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喈

作品数:149 被引量:374H指数:9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0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7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7篇肿瘤
  • 36篇细胞
  • 29篇涎腺
  • 24篇腺肿瘤
  • 23篇涎腺肿瘤
  • 20篇免疫
  • 18篇基因
  • 17篇口腔
  • 13篇免疫组织
  • 12篇上皮
  • 12篇组织化学
  • 12篇免疫组织化学
  • 11篇蛋白
  • 10篇病理
  • 9篇成骨
  • 8篇端粒
  • 7篇牙周
  • 7篇淋巴
  • 7篇免疫组化
  • 7篇活性

机构

  • 115篇吉林大学口腔...
  • 28篇白求恩医科大...
  • 13篇吉林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吉林大学中日...
  • 3篇华盛顿大学
  • 2篇东京医科齿科...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吉林省第四人...
  • 2篇波恩大学
  • 1篇北海道大学
  • 1篇大连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华北光电技术...
  • 1篇河北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大庆市第四医...

作者

  • 149篇欧阳喈
  • 72篇孙宏晨
  • 12篇汤晓飞
  • 9篇张泽兵
  • 9篇胡晓文
  • 9篇高文涛
  • 9篇邱文彦
  • 8篇朱虹
  • 7篇臧光祥
  • 5篇文胡实
  • 5篇宋文植
  • 5篇穆亚冰
  • 5篇刘明
  • 4篇林崇韬
  • 4篇汪玲丽
  • 4篇李纯纯
  • 4篇苏涛
  • 4篇刘勇
  • 4篇倪雪岩
  • 4篇徐辉

传媒

  • 25篇口腔医学纵横
  • 23篇口腔医学研究
  • 2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7篇国外医学(口...
  • 7篇吉林大学学报...
  • 6篇华西口腔医学...
  • 4篇中华口腔医学...
  • 4篇实用口腔医学...
  • 3篇口腔颌面外科...
  • 3篇临床口腔医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吉林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 9篇2005
  • 20篇2004
  • 21篇2003
  • 11篇2002
  • 19篇2001
  • 5篇2000
  • 6篇1999
  • 9篇1998
  • 4篇1997
  • 3篇1996
  • 5篇1995
  • 6篇1994
  • 5篇1993
  • 4篇1992
  • 5篇1991
1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温度煅烧牛骨粉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煅烧骨的骨缺损修复作用。方法:将经不同温度煅烧后的牛骨,植入新西兰大白兔颅骨的骨缺损处,分别于5、6、8、12周观察其引导骨生长的作用,检测其组织相容性,对其作为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出实验性评价。结果:850℃煅烧牛骨粉具有骨引导和骨缺损修复作用。引导形成的骨组织生长良好,形态未见异常。150℃煅烧的牛骨粉,虽具有骨引导和骨缺损修复的作用。但早期可见局部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煅烧骨是骨缺损修复较好的支架材料。
高心何钟勤张志民田晓华钟丞欧阳喈
关键词:兔骨髓间质干细胞相容性
数值化评分方法在预测下颌骨骨折术后合并症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形成一个数值化评估骨折的得分系统 ,以研究接受骨折治疗患者的得分情况与外科手术术后合并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6 8例下颌骨骨折接受小夹板内固定的患者进行研究 ,通过下颌骨骨折损伤评分方法对每处骨折进行评分。术后随访 6个月 ,记录术后合并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骨折的得分值分布范围较广 ,但呈正态分布 ,合并症发生率随骨折严重性即骨折损伤评分值增大而增加。
胡晓文张红玲欧阳喈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术后合并症
涎腺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1994年
涎腺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欧阳喈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或称免疫细胞化学(Immmunocytochemistry)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研究细胞和组织内抗原或抗体物质定性和定位的技术。它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结...
欧阳喈
关键词:肌上皮细胞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抗角蛋白抗体肌上皮瘤透明细胞
骨缺损修复材料煅烧牛骨粉的理化特性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获得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骨引导作用的骨修复材料——煅烧骨粉并探讨其理化特性,为骨缺损修复寻找理想支架。方法:以牛骨为材料,通过煅烧彻底去除其有机成分(相应的抗原性和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保留其与人体骨基本一致的无机成分和天然的三维交通结构,经前期处理后煅烧至850℃的牛骨制成颗粒状,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光谱法、电镜及光电子能谱检测煅烧骨理化特征及化学成分。结果:X-射线(粉末)衍射显示煅烧后牛骨粉的成分为羟基磷灰石(HAP),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光谱法检测煅烧骨未检出氮元素,表明无蛋白、无有机成分;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清晰的天然骨的骨小梁、小梁间隙及骨内管腔系统;孔隙大小为200~850μm,平均孔隙率为(84.9±0.6)%。结论:高温煅烧后的牛骨粉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与骨组织有亲合力,具有三维交通孔隙结构,基本符合骨缺损修复理想支架的要求。
高心何钟勤王成坤张志民王志刚钟丞欧阳喈
髁部骨折小夹板内固定术后复位及固定效果的评析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评价坚固内固定技术在髁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4例单侧髁部骨折小夹板内固定治疗术后病人不同时期拍摄的X线片 ,观察术后头 6个月内复位准确性及固位稳定性情况。结果 :大多数病人获得了良好的复位及稳定的固位。结论 :髁突骨折解剖复位是可能的 ,坚固内固定治疗方法较少发生术后骨折片段的移位 。
胡晓文张伟欧阳喈
关键词:髁部骨折术后复位
涎腺肿瘤中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测定的意义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端粒长度及端粒活性变化在涎腺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和端粒酶活性水平与涎腺肿瘤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TRAP法分别测定 35例良性涎腺肿瘤及 2 4例恶性涎腺肿瘤的端粒酶活性 ,分析其表达情况及与涎腺肿瘤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利用Southern杂交方法测定良、恶性涎腺肿瘤及正常涎腺的端粒长度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良性肿瘤端粒酶表达率为 17.14% ,而恶性肿瘤表达率为 90 %。 5例有触压痛的良性涎腺肿瘤及 3例有面神经受累症状的恶性涎腺肿瘤患者均为端粒酶强阳性。 35例良性肿瘤中 ,有 32例端粒酶长度是缩短的 ,有 2例长于正常涎腺端粒长度 ;2 4例恶性肿瘤中 ,有 15例短于正常涎腺端粒长度 ,有 5例长于正常涎腺端粒长度 ,有 4例处于正常涎腺端粒长度范围内。 15例短于正常涎腺端粒长度的恶性涎腺肿瘤均有酶表达 ,而32例良性肿瘤端粒酶活性表达率为 10 .34 %。结论 端粒缩短并激活端粒酶是涎腺肿瘤形成的重要因素。端粒酶可能会成为涎腺恶性肿瘤的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恶性涎腺肿瘤不良的生物学行为与端粒酶活性水平间有高度相关性。
胡晓文孙宏晨欧阳喈
关键词: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涎腺肿瘤生物学行为
过量氟对大鼠切牙成釉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5
2003年
目的 研究氟牙症的发生机制。方法 选择 2 0只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 2组 :Ⅰ组 (对照组 )和Ⅱ组 (5 0mg/LF-)。 8周后处死动物 ,利用磨片、HE染色、核仁形成区嗜银染色 (AgNORs)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 (TUNEL)技术观察过量氟对大鼠切牙形态及机能的影响。结果 Ⅱ组大鼠切牙釉质生长线明显 ,分泌期成釉细胞嗜伊红颗粒蓄积 ,分泌前期成釉细胞AgNORs颗粒数低于Ⅰ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成釉细胞凋亡增多 ,并伴有凋亡现象向分泌期迁移。结论 过量氟可抑制成釉细胞增生 ,促进成釉细胞凋亡 。
孙宏晨刘明欧阳喈李广生
关键词:过量氟切牙成釉细胞细胞增殖氟牙症
关于唾液分泌机制的研究(Ⅱ)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研究生理状态下细胞内Ca2 + 池的分布以及IP3 引起Ca2 + 释放的量 ,以进一步了解唾液分泌机制。方法 :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分离的大鼠颌下腺腺泡细胞进行膜电流测量。结果 :乙酰胆碱引起定量Ca2 + 释放 ;光分解CagedIP3 引起定量Ca2 + 释放 ;电流振动是细胞内Ca2 + 浓度振动性变化的结果。结论 :IP3 敏感的细胞内Ca2 + 池其释放量依赖于IP3 浓度 ,主要分布在CL- 通道存在的细胞膜下。
张伟王晓容徐勇忠欧阳喈
关键词:唾液分泌膜片钳三磷酸
复合矫治弓丝接头的力学性能及接头组织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测试复合矫治弓丝接头的机械性能及分析接头、接头断口变化。方法 测试复合矫治弓丝接头的拉伸强度、剪切强度、扭转强度、弯曲形变残余角,TiNi形状记忆合金丝超弹性,扫描电镜观察及分析接头、断口组织变化。结果 复合矫治弓丝接头抗拉伸强度为32 0~36 0MPa ,剪切强度为2 2 0~2 5 0MPa ,抗扭转强度为30~4 0N·m、断裂时扭转角度不小于1 4 4 0°,弯曲形变残余角为1 2~1 7°;钎焊异质接头中TiNi形状记忆合金丝超弹性几乎没有破坏;接头钎料与TiNi形状记忆合金界面不存在扩散层,与不锈钢丝界面之间有一较宽的扩散层,接头断裂多发生在钎料与TiNi形状记忆合金超弹界面处,部分发生在钎缝中心。结论 复合矫治弓丝机械性能符合正畸临床要求,可应用于临床。
朱宪春欧阳喈邱小明孙大谦
关键词:接头TINI形状记忆合金力学性能形状记忆合金丝扫描电镜观察扭转角
探讨原子力显微镜在变形链球菌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原子力显微镜在口腔变形链球菌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在自然干燥状态和在态条件下观察变形链球菌血清c型MT6R菌株和MT814 8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缺陷型菌株B2 9的超微结构。结果 :原子力显微镜在自然干燥观察变形链球菌MT6R可见 ,表面形态呈不规则状 ,有大量的不定性物质 ,有呈囊状突起 ,菌细胞之间靠大量的不定性物质相互连在一起 ;水不溶性葡糖基转移酶 (GTFI)缺陷型菌株B2 9菌细胞表面相对光滑 ,无囊状突起 ,有颗粒状物 ,菌细胞间不定性物质较少。在液态条件下观察细菌的超微结构与自然干燥下的相似 ,但更加清晰。结论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可以在液态条件下观察变形链球菌表面超微结构 。
邱文彦吴爱国张柏林欧阳喈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原子力显微镜超微结构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