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炳慧

作品数:23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黄斑
  • 8篇血管
  • 8篇视网膜
  • 8篇网膜
  • 7篇水肿
  • 7篇脉络膜
  • 7篇黄斑水肿
  • 6篇断层扫描
  • 6篇成像
  • 5篇体腔
  • 5篇腔注射
  • 5篇注射
  • 5篇相干断层扫描
  • 4篇新生血管
  • 4篇血管成像
  • 4篇血流
  • 4篇治疗糖尿病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脉络膜新生血...

机构

  • 16篇西安市第一医...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3篇武炳慧
  • 12篇陆慧琴
  • 7篇王雨生
  • 5篇李曼红
  • 5篇苏晓娜
  • 5篇吴惠琴
  • 4篇王海燕
  • 4篇李晓
  • 3篇马强
  • 2篇郝兆芹
  • 1篇王小东
  • 1篇胡丹
  • 1篇贺竹宁
  • 1篇宋金鑫
  • 1篇葛莉莉
  • 1篇张红兵
  • 1篇陈承
  • 1篇乔瑛
  • 1篇杜军辉
  • 1篇朱锦婷

传媒

  • 5篇陕西医学杂志
  • 4篇临床医学研究...
  • 3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眼科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 1篇第三届中国眼...
  • 1篇中国眼底病论...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动力疗法治疗国人常见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的二年随访观察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研究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病理性近视(PM)和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CNV)三种国内常见CNV相关疾病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西京医院眼科确诊的CNV患者91例(101眼)。方法患者经常规PDT治疗,治疗后每3个月进行复查,复发的患者再次行PDT治疗。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12、24个月时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ETDRS视力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图像上CNV病灶情况、治疗次数及不良事件等。患者治疗后均完成24个月随访。主要指标BCVA,CNV病灶大小和活动性。结果 AMD、PM和特发性CNV的平均治疗次数分别为1.50、1.38和1.19次。AMD组治疗后BCVA和CNV病灶大小均无明显变化,保持稳定;PM组和特发性CNV组视力提高(分别为7.0和7.7个字母,7.6和11.6个字母),并且CNV病灶缩小。三组病例视力稳定和提高者12个月时分别为77.1%、76.2%和87.5%;24个月时为79.2%、81.0%和87.5%。CNV进展者12个月时各组分别为18.8%、19.0%和12.5%;24个月时为14.6%、14.3%和6.2%。除3例(2.2%)AMD患者因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导致眼部严重不良反应外,未发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2年的随访期间,PDT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或稳定我国临床常见CNV患者的视功能,控制病变进展。
王海燕王雨生胡丹张鹏贺竹宁汪春归苏晓娜李曼红李晓武炳慧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理性近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黄斑血流变化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黄斑区表层血管骨架、血流密度和无血管区,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表层血流变化。方法:研究组纳入38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38眼,取年龄相匹配的60例,健康者60眼作为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均进行裂隙灯、眼压、B超和眼轴测量,应用OCTA对黄斑区视网膜行3 mm×3 mm、6 mm×6 mm范围模式扫描,测量黄斑区视网膜表层血管骨架长度、血流密度和无血管区。结果:3 mm×3 mm范围和6 mm×6 mm范围扫描模式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表层血管骨架长度下降、血流密度降低、黄斑无血管区扩大、充实度降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黄斑区表层视网膜血流下降,OCTA可以量化黄斑区视网膜表层血流变化的情况,可作为监测病情进展、评估预后的有效手段。
张分队陆慧琴武炳慧黎彦宏索琰吴惠琴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
高血压患者早期视网膜和脉络膜微血管结构改变的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SS-OCTA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视网膜和脉络膜微循环改变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2022-07/11于西安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检查确诊的2级或3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7例(高血压组)。其中,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龄(57.11±3.36)岁。选取同期年龄、性别匹配且无高血压病史的正常人27名(对照组):男性12名,女性15名;年龄(55.74±2.95)岁。均行BCVA(LogMAR)、眼压、眼轴、裂隙灯检查、眼底彩色照相及SS-OCTA检查。采用SS-OCTA对受检者右眼黄斑区6mm×6mm范围进行扫描。将视网膜及脉络膜根据ETDRS分区划分为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直径分别为0~1mm、1~3mm、3~6mm的3个同心圆。分析并记录黄斑区0~1mm、1~3mm、3~6mm的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及深层毛细血管丛(DCP)的血管密度(VD)、灌注面积(P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脉络膜厚度(CT)、脉络膜血管容积(CVV)及脉络膜血管指数(CVI)。对比观察两组之间VD、PA、CMT、CT、CVV及CVI的变化。两组之间VD、PA、CMT及CVI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CT、CVV及LogMAR视力采用独立样本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高血压组在黄斑区0~3mm区域内DCP的VD较对照组降低(0~1mm,t=-3.144;1~3mm,t=-3.611,P<0.05);3~6mm区域内的VD较对照组有增高的趋势(t=1.715,P>0.05)。高血压组在黄斑区0~1mm区域内CMT较对照组降低(t=-2.624,P<0.05),两组之间CT、CVV及CV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组黄斑区0~3mm区域内DCP的VD降低,0~1mm区域内CMT降低。两组之间CT、CVV及CVI均无统计学差异。黄斑区DCP的VD及CMT可能成为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视网膜和脉络膜微循环改变的指标。
丁国龙武炳慧巨欣李婵李英英陆慧琴
关键词: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血管密度视网膜微血管
误诊为葡萄膜炎的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3例
2022年
例1患者男,33岁。因双眼视物模糊伴视力下降8年,逐渐加重2年于2020年7月9日到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就诊。否认外伤史和家族遗传病史。患者曾于2010年5月在外院诊断为"双眼葡萄膜炎、双眼黄斑水肿",并接受3次球后注射曲安奈德和地塞米松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双眼裸眼视力均为0.15,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为0.3。右眼、左眼眼压均为16 mm Hg(1 mm Hg=0.133 kPa)。双眼角膜透明,角膜后沉着物(KP)(+),前房深度正常,房闪(-),玻璃体可见少许灰白细胞。眼底检查:双眼视盘颜色淡红,视网膜血管走行正常,视网膜动脉明显变细,周边视网膜呈青灰色,黄斑水肿(图1A)。眼底自身荧光(FAF)检查,双眼围绕视盘的放射性弱荧光,围绕黄斑中心凹的背景荧光增强(图1B)。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双眼黄斑区视网膜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视网膜外层结构连续性缺失(图1C)。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双眼围绕视盘的放射状弱荧光背景,随造影时间延长略有增强,视网膜中周部可见毛细血管荧光壁染(图1D)。全视野视网膜电图(ff-ERG)检查,双眼暗适应a、b波振幅均重度下降,振荡电位振幅重度降低;双眼明适应视锥细胞反应右眼b波振幅轻度降低,左眼b波振幅在正常范围内;双眼明适应30 Hz闪烁光反应N1-P1波振幅轻度降低。视野检查,双眼鼻侧视野损害。实验室免疫全套及传染病系列检测结果均正常。
武炳慧丁国龙索琰李婵陆慧琴
关键词:色素性视网膜炎葡萄膜炎误诊病例报告
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66眼)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初始均行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观察患眼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黄斑水肿分级、黄斑水肿渗漏类型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和黄斑总体积的变化情况。对其中前3个月内仅接受单次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的38例(41眼)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6周和12周的各项指标进一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5例(66眼)DME患者治疗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字母数、平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和黄斑总体积分别为39.81±17.18、(514.11±247.43)μm和(11.70±2.37)mm3,末次随访时分别为43.45±14.38、(455.47±193.34)μm和(10.64±2.13)mm3。其中前3个月内进行单次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的38例(41眼)患者治疗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字母数为45.09±12.68,治疗后2周、6周和12周时分别为52.45±13.67、59.09±12.31和50.36±11.72,治疗后视力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平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治疗前为(503.95±246.79)μm,治疗后2周、6周和12周分别为(348.91±209.76)μm、(327.93±127.60)μm和(444.00±193.61)μm,治疗后厚度明显变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前黄斑总体积为(11.07±2.23)mm3,治疗后2周、6周和12周时分别为(10.25±1.81)mm3、(9.76±2.01)mm3和(9.92±1.49)mm3,治疗后体积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见明显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可减轻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视网膜水肿程度,提高患眼视力,但疗效持续时间有限,单次注射疗效约可维持812周。其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仍有待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
武炳慧王雨生王海燕李曼红苏晓娜朱锦婷李晓孙董洁葛莉莉
关键词:糖尿病黄斑水肿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
回旋状脉络膜萎缩
2012年
患者女性,55岁。因双眼视物不清伴夜盲17年,出现视物变形半年,于2010年3月11日来西京医院眼科就诊。否认家族病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0.1(矫正视力为0.5),左眼为0.05(矫正视力为0.1);双眼角膜透明,瞳孔圆,对光反应正常;晶状体轻度混浊;
武炳慧王雨生李曼红苏晓娜孙董洁
关键词:脉络膜萎缩矫正视力视物不清视物变形家族病史眼部检查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42例临床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眼底、造影表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特征及对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雷珠单抗)药物后的治疗反应。方法:取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氰绿造影(ICGA)及OCT确诊的42例(42只眼)PCV患者,观察PCV患者的眼底、造影及OCT的表现,并对这42只眼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每月1次,连续3次,观察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变化,OCT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RT)的变化,脂状突起及双层征的变化。结果:PCV患者视网膜下出血、橘红色病灶及脂质沉着为眼底镜下特征性表现;息肉(Polyps)及脉络膜异常分枝血管网(BVN)为ICGA的影像特征;脂状突起,双层征为OCT的影像特征。抗VEGF治疗3个月,患者的BCVA多数有改善;所有患者的CRT均较治疗前降低,部分患者脂状突起及双层征消退。结论:PCV有其特征性的眼底、ICGA和OCT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把握可更好的诊断PCV;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对PCV的治疗有明确的效果,可做为治疗方法之一。
乔瑛陈承武炳慧陆慧琴
关键词: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最佳矫正视力
人工晶体单襻缝线固定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临床效果
2018年
目的探讨保留晶状体囊袋人工晶体(IOL)单襻缝线固定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21例(22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其中男17例(17眼),女4例(5眼);年龄16~62岁,平均(45.54±12.44)岁。保留晶状体半脱位眼晶状体囊袋,IOL一襻植入悬韧带正常结构侧睫状沟,另一襻经巩膜缝线固定在晶状体脱位侧。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患者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和IOL位置。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有1例(1眼)术后1 d发现前部玻璃体线状积血,经药物保守治疗5 d后吸收;术后6个月检查,患者的术眼眼压为(16.13±2.12)mm Hg,明显低于术前眼压(18.36±2.30)mm Hg(P<0.01);患者的BCVA(0.42±0.17)Log MAR,明显高于术前BCVA(0.08±0.06)Log MAR(P<0.01);且术眼IOL位置居中,未发现倾斜、脱位改变。结论保留晶状体囊袋的IOL单襻缝线固定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能够减少手术创伤,手术方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武炳慧卓玛央吉李曦冉范晶晶德吉卓嘎次仁顿珠马强
关键词:晶状体半脱位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并黄斑水肿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并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视网膜静脉阻塞并黄斑水肿患者27例27眼,其中中央静脉阻塞(CRVO)8例8眼,分支静脉阻塞(BRVO)19例19眼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适时眼底激光光凝治疗,观察患眼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的转归情况。结果:患者27例27眼治疗前平均BCVA(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Log MAR)和CRT为0.8822±0.5601和713.8±224.8μm,末次随访时分别为0.5963±0.4481和376.7±185.5μm。其中8例CRVO患者平均注射次数为4.75次,平均随访时间为13mo,治疗前平均Log MAR视力为0.9802±0.6663,接受3次注药治疗后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0.7082±0.4629和0.8517±0.5895,治疗后视力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CRT治疗前为835.1±289.3μm,3次治疗后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306.8±117.7、487.5±201.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BRVO患者平均注射次数为2.2,随访时间为9mo,治疗前平均Log MAR视力为0.8124±0.4529,在接受1次注药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0.4789±0.2792、0.4888±0.3163,治疗后视力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CRT治疗前为662.7±176.6μm,1次注药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83.8±129.3、330.6±161.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见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能够减轻RVO并黄斑水肿患者视网膜水肿程度,提高患眼视力,对BRVO并黄斑水肿的患者疗效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单次注射疗效最长可维持1a。
陆慧琴武炳慧吴惠琴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玻璃体腔注射
全身疾病致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42例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颈部血管彩超、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TCD)、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特征。方法:总结分析明确诊断为NAION的42例患者颈部血管彩超、TCD、头颅MRI和MRA检查。既往体健14例(其中6例住院期间确诊高血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3例;仅有糖尿病2例(其中1例住院期间诊断合并有高血压);仅有高血压22例;甲亢伴雷诺综合征1例。对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TCD、头颅MRI和MRA检查并进行总结。结果:42例患者的颈部血管彩超示颈动脉硬化34例,合并有斑块形成18例;动脉内膜毛糙2例;未见明显异常6例。TCD示未见明显异常16例,血管流速减慢26例。头颅MRI平扫示未见明显异常10例;双侧基底节区大脑白质多发腔梗18例,伴脱髓鞘改变12例;脑白质多发腔梗伴脱髓鞘5例;脑白质脱髓鞘5例;脑白质多发腔梗3例;T2WI和T2Flair双侧枕叶高信号,考虑髓鞘形成变异1例。MRA示单侧椎动脉纤细4例;大脑中动脉纤细2例;未见明显异常36例。结论:NAION患者常常合并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等全身疾病,眼部症状为其全身疾病的预防敲响警钟,对此类患者应进行详细的相关检查,结合内科降脂固斑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再发生。
武炳慧陆慧琴吴惠琴
关键词:视神经病变超声检查多普勒磁共振成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