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鸣

作品数:358 被引量:3,477H指数:30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1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8篇糖尿
  • 57篇糖尿病
  • 51篇肿瘤
  • 46篇死亡率
  • 39篇发病
  • 38篇血压
  • 34篇代谢
  • 33篇2型糖尿
  • 33篇2型糖尿病
  • 31篇代谢综合
  • 31篇代谢综合征
  • 31篇综合征
  • 30篇高血压
  • 28篇恶性
  • 27篇恶性肿瘤
  • 26篇糖尿病患者
  • 26篇流行病学
  • 26篇病患
  • 25篇流行病
  • 24篇发病率

机构

  • 339篇江苏省疾病预...
  • 67篇南京医科大学
  • 52篇苏州大学
  • 50篇常熟市疾病预...
  • 42篇东南大学
  • 33篇苏州市疾病预...
  • 30篇淮安市疾病预...
  • 15篇中国疾病预防...
  • 12篇赣榆县疾病预...
  • 9篇南通市疾病预...
  • 9篇张家港市疾病...
  • 7篇北京大学
  • 7篇常州市疾病预...
  • 7篇江苏省大丰市...
  • 7篇宜兴市疾病预...
  • 6篇苏州卫生职业...
  • 6篇徐州市疾病预...
  • 5篇牛津大学
  • 5篇南京市疾病预...
  • 5篇苏州市吴中区...

作者

  • 347篇武鸣
  • 129篇周金意
  • 95篇覃玉
  • 87篇苏健
  • 65篇杨婕
  • 58篇俞浩
  • 54篇韩仁强
  • 50篇郭志荣
  • 50篇罗鹏飞
  • 49篇潘晓群
  • 47篇陶然
  • 40篇张永青
  • 40篇吕淑荣
  • 39篇赵金扣
  • 36篇周正元
  • 34篇向全永
  • 33篇王培桦
  • 28篇潘恩春
  • 26篇胡晓抒
  • 22篇沈冲

传媒

  • 47篇中华流行病学...
  • 44篇江苏预防医学
  • 39篇中国肿瘤
  • 30篇中国慢性病预...
  • 25篇中华疾病控制...
  • 2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6篇中华预防医学...
  • 9篇中华内分泌代...
  • 8篇中国健康教育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地方病学...
  • 4篇江苏卫生保健...
  • 3篇实用肿瘤学杂...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中国学校卫生
  • 3篇中国卫生统计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上海预防医学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年份

  • 19篇2023
  • 17篇2022
  • 16篇2021
  • 9篇2020
  • 15篇2019
  • 14篇2018
  • 20篇2017
  • 11篇2016
  • 22篇2015
  • 30篇2014
  • 27篇2013
  • 21篇2012
  • 17篇2011
  • 25篇2010
  • 22篇2009
  • 20篇2008
  • 13篇2007
  • 6篇2006
  • 9篇2005
  • 3篇2004
3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省成年人二手烟暴露及相关危害认知情况调查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成年人二手烟暴露水平及对二手烟导致疾病的认知情况。方法依托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江苏省的14个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点选取≥18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二手烟暴露水平及相关危害认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不吸烟者6352人,二手烟暴露率为47.7%,苏北居民二手烟暴露率是苏南的1.324倍,60~69岁和≥70岁组暴露率分别是18~29岁的59.9%和32.0%,已婚/同居者的暴露率是未婚者的1.719倍(P均<0.05)。二手烟暴露会造成严重疾病的知晓率为70.5%,二手烟暴露会造成3种疾病的知晓率为29.7%,城乡、区域、文化程度、年龄是二手烟相关知晓率的影响因素(P均<0.05)。知晓二手烟暴露会造成严重疾病者的二手烟暴露率是不知晓者的1.283倍(95%CI:1.138~1.440,P<0.001),知晓二手烟暴露会造成3种疾病者的二手烟暴露率是不知晓者的83.2%(95%CI:0.742~0.933,P<0.001)。结论江苏省成年人二手烟暴露水平较高,对二手烟的危害认知缺乏,今后应继续加大控烟力度,加强烟草危害宣传。
管芳覃玉苏健吕淑荣周金意武鸣
关键词:知晓率
江苏省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正>高血压目前已成为全球和我国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1]。由于快速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构成的改变,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张永青苏建吕淑荣潘晓群陶然武鸣
文献传递
江苏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22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心血管病(CVD)高危人群检出类型和聚集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CVD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纳入筛查的120211名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收集相关资料信息。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对象CVD高危检出率为25.03%,其中高血压型、血脂异常型、CVD史型和WHO评估患病风险≥20%型检出率分别为19.01%、4.85%、3.18%和5.31%。男性、农村、年龄增长、文化程度低、家庭年收入低、饮酒、腰围超标、超重和肥胖都是CVD高危的危险因素(均P<0.01)。CVD不同高危类型的聚集1、2、≥3种高危类型聚集的构成比分别为74.01%、22.91%、3.08%。年龄、农村居民、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随着聚集种类的增多,关联强度也在不断增强。结论江苏省CVD的防控应根据不同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争取达到以最小的花费取得最大的防控成效。
吴洵覃玉崔岚苏健苏健陶然陶然周金意
关键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
1990—2019年江苏省膀胱癌疾病负担与吸烟归因疾病负担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江苏省膀胱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和吸烟导致的归因疾病负担,为制定膀胱癌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全球疾病负担2019(GBD 2019),选取1990—2019年不同性别、年龄别和年份的膀胱癌发病、死亡、疾病负担数据,采用Joinpoint软件分析膀胱癌疾病负担的时间变化趋势,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运用人群归因分值(PAF)估计归因于吸烟的膀胱癌疾病负担。结果 1990—2019年,男性膀胱癌标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APC=1.50%),标化死亡率和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均呈下降趋势(AAPC分别为-0.40%和-0.64%);女性以上3个指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AAPC分别为-0.33%、-2.34%和-2.42%),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均高于女性。江苏省膀胱癌粗发病率、粗死亡率和粗DALY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7.85%、11.68%和8.29%),55岁以后明显升高。1990—2019年,江苏省膀胱癌标化发病率由3.34/10万增加至4.85/10万,标化死亡率由2.60/10万减少至2.04/10万,标化DALY率由47.95/10万减少至36.64/10万,AAPC分别为1.26%、-0.90%和-0.97%,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990年和2019年,江苏省膀胱癌归因于吸烟的DALY率百分比分别为46.47%和47.32%,全人群PAF分别为46.49%和45.91%,其中男性的PAF分别为55.00%和52.33%。结论 江苏省膀胱癌疾病负担有所缓解,应重点关注中老年男性人群和吸烟人群膀胱癌的防控。
楚楚徐红武鸣
关键词:膀胱癌疾病负担发病伤残调整寿命年吸烟
通州市石港镇农村居民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通州石港地区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现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有效样本5494人,采用入户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和血糖、血脂检测。结果通州石港农村居民MS粗患病率为15.8%,男性为11.0%,女性为18.4%,女性高于男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农民MS的粗患病率为15.6%,男性为6.7%,女性为19.9%,女性高于男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上学人群MS粗患病率为19.1%,男性为6.7%,女性为22.0%,女性高于男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学人群粗患病率为15.9%,男性为7.0%,女性为22.4%,女性高于男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MS组分中高甘油三酯+高血压患病率最高(4.7%)。结论通州石港地区农村居民MS患病率较高,应尽早开展MS的病因和农村人群MS综合防治研究。
黄建萍嵇红杨自力蓝绍颖沈洪兵顾东风曹杰武鸣刘伟圣刘明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流行病学
江苏省城乡居民超重与肥胖流行状况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超重和肥胖的流行水平及其在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为开展相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和KISH表法确定15~69岁城乡常住居民4318人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人群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并测量体重、腰围。结果江苏省15~69岁城乡居民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32.90%,9.94%,42.55%,农村均高于城市(P<0.05);男性在20~30岁间、女性在30岁后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增速最快;76.65%的中心性肥胖者同时存在超重或肥胖,95.58%的调查对象患肥胖相关疾病的危险度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超重与肥胖是该省当前亟需应对的公共卫生问题,已出现农村高于城市的新的分布特点,应探索体重管理的有效模式。
吕淑荣潘晓群向全永武鸣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
血压是代谢综合征中对心血管疾病影响最大的组分被引量:3
2009年
背景代谢综合征(MS)能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其单个组分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影响尚存在争议。目的评估MS各组分与心血管疾病的联系,寻找其中最主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组分。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MS综合防治研究队列的资料,具有完整分析数据的对象共3598人(男:1451人,女:2147人)。MS诊断采用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3次指南标准,χ2检验和COX回归模型用于估计MS及其各个组分与心血管疾病的联系。结果在MS的5个组分中,仅血压和三酰甘油在两性中随年龄有增高趋势(P<0.05);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和心血管病家族史以及将MS组分代入模型互为调整,结果均显示仅血压升高和高三酰甘油是心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血压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对危险比最大,调整后相对危险比为2.34(95%CI:1.41~3.90);仅血压升高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高于无血压升高的MS患者。结论MS的各组分预测心血管疾病的能力不同,其中血压是MS中对心血管疾病影响最大的组分。
俞浩郭志荣胡晓抒周正元武鸣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血压心血管疾病
PPARα基因单体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分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基因3个多态位点(rs1800206、rs135539、rs4253778)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联。方法对820名研究对象(男270名,女550名)进行PPARα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单体型关联分析。结果在显性模型中,携带162V等位基因(LV+VV)和携带1C等位基因(AC+CC)与EH的发生风险降低有关(OR=0.48,95%C10.40~0.64,P〈0.01;OR:0.75,95%C10.62~0.93,P=0.005)。在共显性模型中,162V杂合子(LV)和1c杂合子(ac)基因型和对应的野生型纯合子相比,可降低EH的发生风险(OR=0.48,95%C10.33~0.70,P〈0.01;OR=0.71,95%C10.56~0.88,P=0.003);相反,携带7C纯合子(CC)基因型是野生纯合子高血压发生风险的3.16倍(95%CI1.86~6.94,P=0.002)。A—G—V和C—G—V单体型(rsl35539,rs4253778,rs1800206)会降低EH发生风险(OR=0.56,95%C10.33~0.82,P=0.027;OR=0.53,95%C10.30~0.84,P=0.033)。结论PPARα基因的单体型A-G-V和C—G—V可能是EH的保护因子,可降低EH的患病风险,PPARα基因是EH的重要易感基因。
丁一郭志荣武鸣周正元陈秋俞浩骆文书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高血压单体型单核苷酸
江苏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7
2014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城乡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慢性病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江苏省14个区/县随机抽取的8 400名≥18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江苏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75.55%,江苏省标化患病率为68.46%,全国标化患病率为67.35%;患病率居于前3位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49.14%)、中心性肥胖(41.86%)和血脂异常(32.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35岁、居住区域为苏中和苏北地区、戒烟、肉食性膳食模式得分最高四分位数组是江苏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健康膳食模式得分第二和最高四分位数组是江苏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高血压、中心性肥胖和血脂异常是江苏省城乡居民的主要慢性病,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区域、吸烟情况和膳食模式。
吕淑荣苏健张凤云向全永武鸣
关键词:慢性病患病情况
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和高血压与心理行为因素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 了解心理行为因素对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及高血压的影响,为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病心理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宿豫区和沭阳县的1 928名5~15岁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应用Conners问卷等量表对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常见行为问题倾向进行调查。分析主要采用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血压偏高或高血压总检出率为18.0%。除年龄(OR=0.75)、性别(女性OR=1.64)、地区(城区OR=2.93)、学习阶段(小学1~3年级OR=0.44,小学4~5年级OR=0.26)和体重(OR=1.07)是主要影响因素外,品行问题(OR=2.34)是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或高血压的重要心理行为危险因素。结论 研究地区高血压检出率高于国内外平均水平。建议加强心理因素的研究,制定对未成年人品行问题为重点的心理干预策略,以降低儿童青少年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陆慧沈冲赵启慧沈谨武鸣施晓明倪川陈宏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血压流行病学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