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海来

作品数:36 被引量:417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东省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12篇天文地球
  • 4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气候
  • 21篇气候变化
  • 9篇气候适宜性
  • 9篇淮河流域
  • 7篇亚热带
  • 7篇中国亚热带
  • 7篇中国亚热带地...
  • 7篇适宜性
  • 7篇气候适宜度
  • 7篇柑桔
  • 6篇灾害
  • 5篇降水
  • 4篇水稻
  • 4篇气候学
  • 4篇气象
  • 4篇晚稻
  • 4篇干旱
  • 3篇冬小麦
  • 3篇全球气候
  • 3篇全球气候变化

机构

  • 19篇广州大学
  • 19篇广东省气候中...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湖州职业技术...
  • 1篇广东省气象台

作者

  • 36篇段海来
  • 20篇千怀遂
  • 12篇俞芬
  • 9篇杜尧东
  • 8篇宋秋洪
  • 6篇唐力生
  • 5篇王春林
  • 5篇陈慧华
  • 3篇伍红雨
  • 3篇赖纯佳
  • 3篇郑璟
  • 2篇张静芬
  • 2篇张轶秀
  • 2篇罗晓玲
  • 1篇孙春健
  • 1篇范绍佳
  • 1篇王娟怀
  • 1篇李明霞
  • 1篇陈健飞
  • 1篇刘尉

传媒

  • 4篇广东气象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地理科学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现代商贸工业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市城市电力消费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34
2009年
低纬度地区的城市电力消费对气候变化有较为敏感的响应。该文引入了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和能源影响的研究方法,分别建立了气候变化对电力消费影响强度的动态评估模型和降温度日模型,对广州市城市电力消费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作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城市电力消费量主要受到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因子的影响,其中气温为关键性因子;综合考虑各气候因子和气候变化的稳定性,1956—2005年的近50年,广州市气候变化对城市电力消费影响强度是持续稳定增加的,正强度出现的概率呈现出增大趋势,以10%/10 a的速度增长;通过对广州市降温度日的分析可知,5—10月为主要的降温时期,其气温的升高对降温度日强度变化影响很大,达到46.6%/℃,同时,广州市的降温期长度变率也呈递增趋势,因此,气温的升高引发的降温度日的增加对广州市城市电力消费有深刻影响;在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夏季平均最高气温每升高1℃,广州市全年单位工业产值耗电将增加2.02%,5—10月的平均气温每升高1℃,居民生活用电量的百分比将增加1.25%。在未来,气候变暖将使城市用电压力有继续增大的趋势。
段海来千怀遂
关键词:气候变化电力消费
中国亚热带地区的柑桔气候适宜性分析
柑桔是亚热带重要的常绿经济果树,在诸多外界环境条件中,气候条件对柑桔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是限制柑桔地理分布范围的主要因子。本文应用生态适宜度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柑桔气候适宜度模型,对中国亚热带地区柑桔生产的气候适宜性及其时...
段海来千怀遂
关键词:气候适宜度气候变化柑桔中国亚热带地区
文献传递
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亚热带地区柑桔气候适宜性研究
农业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和最脆弱的领域,气候变化会导致作物气候适宜性的改变。亚热带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柑桔生产基地。本文选取亚热带地区273个气象站1961-2008年逐日气象资料,结合IPCC SRES A2情景下未来亚热带...
杜尧东段海来
关键词:亚热带地区气候适宜性
文献传递
淮河流域单季稻气候风险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综合考虑单季稻气候适宜性水平及其变率变化,构建单季稻的风险度模型,运用滑动建模技术对淮河流域单季稻的气候风险性进行了动态分析与评估。根据风险分布将淮河流域单季稻温度、降水、日照和气候风险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低风险型、中风险型和高风险型;在时间变化上,近几十年来,淮河流域单季稻气候风险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空间上东部风险较低的区域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而西部气候风险高的地区有进一步增大并向东部沿海扩展的趋势。
俞芬千怀遂段海来
关键词:气候变化单季稻淮河流域
广东省耕地安全问题探讨被引量:9
2008年
研究分析了广东省耕地安全存在的问题,如耕地面积减少与人口增加的反差日益明显和人地矛盾突出、经济建设与城市化对耕地保护的强烈冲击、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人粮矛盾日益突出等,指出广东省耕地安全处于警戒状态,而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种植业收入与成本倒挂促使农业结构的恶化、建设用地失控、政策和管理不完善等;同时提出了实现广东省耕地安全的建议,如加大农业投入水平、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正确处理和协调非农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的关系,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对土地的监管力度以及依法保护耕地,强化耕地安全意识等。
俞芬千怀遂陈健飞段海来
关键词:耕地
基于前期降水指数的气象干旱指标及其应用被引量:51
2012年
从气象干旱定义出发,考虑干旱累积效应,借鉴前期降水指数(API)和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建立基于标准化前期降水指数(SAPI)的逐日气象干旱指标,并利用1961—2010年全国632个台站的气象资料分析SAPI的适用性特征。结果表明:逐日SAPI曲线呈典型"锯齿型"特征,在降水持续偏少时段平稳下降,克服了基于"等权累加"建立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由于前期降水移出计算窗口而导致的"不合理旱情加剧"问题,能够精细刻画干旱发生、发展和结束过程。SAPI敏感性分析表明,加剧一个干旱等级需要的无雨日数在降水越少的季节(地区)越多,减缓一个干旱等级需要的日降水量在降水越少的季节(地区)越少。各等级旱日频率总体上与理论频率一致。降水量较少的季节(地区),轻旱、中旱及总旱频率略高于降水量较多的季节(地区),而重旱、特旱频率时空特征相反。1961—2010年全国平均各等级旱日频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特旱较为明显,但具有复杂的时空特征:9—11月各等级旱日频率显著增加,其余月份以减少为主;各等级旱日频率总体上呈"西减东增"趋势。
王春林陈慧华唐力生段海来孙春健
基于数据处理及图件的小麦-水稻种植制度的气候风险评估被引量:3
2011年
淮河流域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是重要的气候变化敏感区,定量研究淮河流域小麦-水稻种植制度的气候风险度,可为科学地评估改品种、改熟制及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可靠的种植制度提供依据。应用生态适宜度理论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适宜度模型,综合作物适宜度及其概率分布,构建风险度模型,并结合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对淮河流域小麦-水稻种植制度的气候风险度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淮河流域稻麦两熟制的气候风险度在0.15~0.50之间变动,主要是由于降水适宜度低、标准差大。气候风险度的空间分布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山区递增,一方面是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另一方面是内陆气候要素的变率较大,因此风险度较高。在未来气候情景下,稻麦两熟制的气候风险度小于0.38,气候风险度减小。
赖纯佳千怀遂段海来宋秋洪俞芬张静芬张轶秀
关键词:淮河流域
淮河流域农用地气候适宜性评价——以冬小麦为例
运用前人建立的气候适宜性评价模型,选取淮河流域36个县市45年的逐日气象数据,以冬小麦为例,对该流域的农用地气候适宜性时空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温度、降水、日照适宜性的空间分布和温度、降水和日照的空间分布有明显...
宋秋洪千怀遂俞芬段海来
关键词:农用地气候适宜性冬小麦
文献传递
2021年广东省气候概况被引量:10
2022年
2021年广东平均气温23.0℃,较常年偏高1.1℃,为1951年有气象纪录以来最高;平均高温日数42.9 d,较常年偏多25.4 d,创历史新高。平均降水量1358 mm,较常年偏少24%,为历史第5少。“龙舟水”偏少,但降水极端性强,5月31日惠州龙门龙华镇3 h降水量400.9 mm破广东历史极值。初台偏晚,有2个台风登陆广东,较常年偏少1.7个,有4个台风影响广东,台风影响程度总体偏轻。温高雨少致阶段性气象干旱严重。年初、年尾寒潮影响,降温显著。广东灰霾日数继续维持较低水平。2021年,广东总体天气气候特征是“温高雨少登陆台风少,阶段性气象干旱造成严重影响”。2021年广东气候年景偏差。
伍红雨李文媛段海来郑璟
关键词:气候学降水气温气候特征气象灾害
华南地区龙眼的温度适宜性及其变化趋势被引量:26
2008年
运用温度适宜度模型对华南地区龙眼生产和生育期的适宜性及其时空差异进行了计算、评价和预测。首先分析龙眼各生育期适宜度,结果表明,休眠期、花芽生理分化期、花芽形态分化期适宜性较低,具有较高的变率,开花期、果实发育成熟期、抽梢期表现出较高的温度适宜性,变率也较小,并且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影响华南地区龙眼生产的关键问题不是冷害,而是冬春季节的热害;其次分析华南地区各县区的平均温度适宜度,结果表明,华南地区龙眼温度适宜性的地域分异呈纬度地带性规律,并根据龙眼减产率将华南地区划分为最适宜型、适宜型、次适宜型、低适宜型和不适宜型五大适宜度类型;最后分析龙眼各生育期温度适宜度的年际变化,发现未来各生育期中除果实发育成熟期和抽梢期无明显变动外,其他生育期的温度适宜度都有下降趋势,同时对华南地区各站点龙眼温度适宜度的变化趋势作分析,结果表明,除福建省部分地区有弱上升外,总体上华南地区温度适宜度有下降趋势,且存在着地区差异,并且未来龙眼的适宜种植区将有可能北移,根据各站点未来适宜度变化的方向和强度进行分类,将华南地区划分为强下降型、次强下降型、弱下降型和上升型四大变动类型。
段海来千怀遂俞芬宋秋洪
关键词:气候变化龙眼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