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继宏
- 作品数:28 被引量:299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新的膀胱出口梗阻形式--盆腔脂肪增多症病人的尿动力学研究
- 吴士良肖云翔虞巍段继宏杨洋陈宇珂
- 膀胱引流对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的改善作用研究
- 为了解尿管引流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我们对尿潴留患者设计了临床前瞻性研究,进行尿动力学连续观察。我们自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对25例尿潴留需要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即刻的尿动力学检查,其中发现存在逼尿肌肌力减退或膀胱顺应...
- 段继宏吴士良肖云翔那彦群
- 琥珀酸索利那新片与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比较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的临床研究
- 目的 通过对5mg琥珀酸索利那新片(5mg/日)与2mg酒石酸托特罗定片(2mg/次,2次/日)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比较,评价二者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安全性.
- 杨洋吴士良肖云翔段继宏金杰
- 膀胱测压检查尿流率与自由尿流率比值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膀胱测压检查时尿流率与自由尿流率比值在诊断尿道狭窄中的意义。 方法 对 79例患者行自由尿流率及尿动力学检查 ,其中无膀胱出口梗阻 (BOO)组 37例 ,良性前列腺梗阻组 2 7例 ,尿道狭窄组 15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37例非梗阻患者自由最大尿流率和测压检查最大尿流率分别为 (17.4± 8.1)ml/s和 (16 .7± 5 .5 )ml/s(P >0 .0 5 ) ;2 7例良性前列腺梗阻(BPO)患者分别为 (9.4± 3.4)ml/s和 (8.5± 2 .7)ml/s(P >0 .0 5 ) ;而 15例尿道狭窄患者为 (11.0± 4.5 )ml/s和 (5 .0± 2 .8)ml/s(P <0 .0 0 1) ,即尿道狭窄患者测压检查的最大尿流率仅为自由最大尿流率的45 %。 结论 当尿动力学检查尿流率值明显低于自由尿流率值时应考虑尿道狭窄的可能。在判断梗阻时应结合参考自由尿流率。
- 吴士良杨勇段继宏潘柏年那彦群郭应禄
- 关键词:膀胱测压尿动力学尿道狭窄
- 中药癃闭舒胶囊对逼尿肌肌力弱所致排尿困难的治疗机制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中药癃闭舒胶囊对逼尿肌肌力弱所致排尿困难患者的治疗机制。方法:将30例经尿动力学检查证实为逼尿肌肌力弱而未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1组),给予癃闭舒胶囊治疗,每天2次,治疗4周;对照组15例(2组),给予压腹排尿治疗4周。治疗前后均进行尿流率检查随访。又对30例经尿动力学检查证实为逼尿肌肌力弱而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3组),给予癃闭舒胶囊治疗;对照组15例(4组),未服药,4周后行尿动力学复查。结果:经4周治疗后,1组平均最大尿流率(Q_(max))自(14.1±1.0)ml/s升至(16.6±3.6)ml/s(P=0.042),2组Q_(max)自(11.1±2.6)ml/s降至(10.7±2.5)ml/s(P=0.209),两组平均Q_(max)改善值分别为(2.5±3.6)ml/s和(-0.3±0.9)ml/s(P=0.007)。3、4组患者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max)平均改善值分别为(2.401±1.607)kPa和(1.264±1.362)kPa,两组改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癃闭舒胶囊能明显改善逼尿肌肌力弱患者的尿流率,其作用机制之一是改善患者的逼尿肌肌力。
- 吴士良杨才胜段继宏肖云翔果宏峰
- 关键词:排尿困难癃闭舒胶囊最大尿流率
- 经阴道和经腹术式治疗复杂型膀胱阴道瘘的经验总结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 探讨经阴道和经腹修补术式治疗复杂型膀胱阴道瘘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3例复杂型膀胱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6~60岁,中位年龄46岁.体重指数16.0~30.0 kg/m2,中位数为24.2 kg/m2.96.8% (61/63)的患者为妇科手术继发膀胱阴道瘘,其他发病原因包括:剖宫产手术(1例),阴道整形手术(1例).1例病程30年;其余62例病程3~84个月,中位数为45个月.其中32例接受经阴道逐层缝合修补法(经阴道修补组),31例接受经腹腹膜后组织垫入修补法(经腹修补组).经阴道修补组中有既往修补手术失败史的比例(93.8%,30/32)显著高于经腹修补组(74.2%,23/31,P=0.034).经阴道修补组和经腹修补组中瘘口数量≥2个者分别为6例(18.8%)和9例(29.0%).经腹修补组的瘘口最大径显著大于经阴道修补组(中位数:1.0cm与0.5cm,P<0.001).结果 经腹修补组31例中,2例术后出现伤口脂肪液化,予规律换药后愈合;经阴道修补组无手术伤口并发症出现.经腹修补组中1例出现粘连性肠梗阻,予保守治疗后好转.经阴道修补组和经腹修补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4个月(8~102个月)和29个月(8 ~78个月),手术成功率分别为75% (24/32)和93.5%(29/31).经腹修补组中,除1例修补失败患者出现明显的下尿路症状(尿频、夜尿增多)外,其余患者均于术后3~6个月恢复正常膀胱容量,无明显下尿路症状和手术相关并发症出现;经阴道修补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 考虑到两种术式的创伤程度和瘘口情况等因素,术者应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经阴道逐层缝合法或经腹腹膜后组织垫人法治疗复杂型膀胱阴道瘘,同时术者也应重视术前检查、术前准备和术后随访.
- 陈宇珂杨洋虞巍段继宏肖云翔吴士良
- 关键词:经腹修补
- 经阴道修补不同位置膀胱阴道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 探讨瘘口位置高低对经阴道膀胱阴道瘘修补术难易程度和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8月我院68例接受经阴道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3~64岁,中位年龄46岁.对手术成功与否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同时比较了瘘口位置位于膀胱颈、膀胱三角区、三角区以上病例的手术时长和术中出血情况.结果 瘘口分布于膀胱颈、膀胱三角区和膀胱三角区以上的比例分别为7.4% (5/68)、33.8% (23/68)、58.8%(40/68).修补手术总成功率为88.2% (60/68).对修补术成功与否进行危险因素分析,位于膀胱颈区、膀胱三角区和膀胱三角区以上的膀胱阴道瘘修补的成功率分别为80.0% (4/5)、91.3% (21/23)和87.5% (35/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7).既往手术次数是瘘口修补成功与否的唯一危险因素(P=0.019),而瘘口位置高低、病程长短、瘘口大小和瘘口数量不是瘘口修补成功与否的危险因素(均P>0.05).瘘口位置高低对修补术时长和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影响(均P >0.05).结论 瘘口位置的高低对经阴道膀胱阴道瘘修补术的成功率、手术时长和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影响.术者不应该仅根据瘘口位置的高低来选择手术入路方式.
- 陈宇珂虞巍杨洋段继宏肖云翔吴士良
- 关键词: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 存在尿等待的男性青年患者的尿动力学结果分析
- 为了解存在与不存在尿等待的下尿路症状青年患者的尿动力学结果的差异性,我们对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的14-45岁的青年男性患者的尿动力学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标准为:存在LUTS症状、最大尿流率<15ml/s、...
- 段继宏吴士良肖云翔果宏峰
- 文献传递
- 女性排尿困难患者的尿动力学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比较女性排尿困难患者的尿动力学诊断分型在不同年龄组的差别。方法1997年3月至2008年7月,门诊以排尿困难为主诉的女性患者616例,无神经系统病史和下尿路手术史,行膀胱压力-流率测定及自由尿流率检查,按3个年龄组统计诊断分型。结果在〉18且≤40岁、〉40且≤60岁及60岁以上3个年龄组中,膀胱出口梗阻的比例均较高,分别为54.8%、59.1%和45.0%。逼尿肌过度活动、逼尿肌肌力弱、正常三项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在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而膀胱出口梗阻、逼尿肌无反射两项分布有显著性差异。将〉18且≤40岁组与〉40且≤60岁组合并形成的中青年组与60岁以上的老年组比较,膀胱出口梗阻、逼尿肌无反射、逼尿肌肌力弱三项有显著性差异,膀胱出口梗阻在两组的比例为57.3%和45.0%,逼尿肌无反射在两组的比例为15.6%和23.9%,逼尿肌肌力弱在两组的比例为17.4%和25.0%。在逼尿肌肌力弱患者中,存在膀胱感觉减退的比例在老年组中明显升高。结论女性排尿困难患者的尿动力学诊断中,膀胱出口梗阻的比例最高,其比例在老年患者中有所下降,而逼尿肌无反射和逼尿肌肌力弱的比例在老年患者中增高。
- 果宏峰段继宏肖云翔吴士良那彦群
- 关键词:女性排尿困难尿动力学
- 索利那新治疗尿急及急迫性尿失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 论文题目:索利那新治疗尿急及急迫性尿失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邮编:100034电话:13311330014作者:吴士良肖云翔段继宏丁强孙颖浩黄翼然宋波蔡松良那彦群摘要:目
- 吴士良肖云翔段继宏丁强孙颖浩黄翼然宋波蔡松良那彦群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