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花

作品数:9 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甲基化
  • 3篇
  • 2篇毒素
  • 2篇皮肤
  • 2篇皮肤光老化
  • 2篇曲霉毒素
  • 2篇吲哚
  • 2篇黄曲霉
  • 2篇黄曲霉毒素
  • 2篇黄曲霉毒素B...
  • 2篇甲基化水平
  • 2篇甲烷
  • 2篇光老化
  • 2篇AFB1
  • 2篇DNA甲基化
  • 2篇HEPG2细...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毒性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
  • 6篇广州市疾病预...
  • 5篇厦门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职业病...

作者

  • 9篇殷花
  • 5篇朱伟
  • 5篇林忠宁
  • 4篇李文学
  • 3篇林育纯
  • 3篇张波
  • 3篇李金慧
  • 3篇廖昆
  • 3篇李军涛
  • 3篇张玉静
  • 3篇何承勇
  • 3篇夏斌
  • 2篇杨光宇
  • 2篇吴锦银
  • 2篇马艳
  • 1篇庄群瑛
  • 1篇陈慧峰
  • 1篇骆冰
  • 1篇邱杨
  • 1篇吴燕

传媒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癌变.畸变....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皮肤光老化发生机制及预防被引量:38
2014年
皮肤老化是一个复杂、多因素所致的过程,其结果是皮肤弹性和功能发生改变。引起皮肤老化的原因包括内源性(如年龄等)和外源性(如紫外线等)因素,后者所致的皮肤老化即皮肤光老化。本文以国外文献为基础,着重介绍皮肤光老化的发生机制,描述与之相关的主要信号通路,总结皮肤光老化的预防措施,以指导进一步的研究。
殷花林忠宁朱伟
关键词:皮肤光老化外源性因素
全氟辛烷磺酸诱导HepG_2细胞凋亡的线粒体损伤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FOS)诱导人肝肿瘤Hep G_2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PFOS对Hep G_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不同剂量PFOS染毒48 h后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JC-1试剂盒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核的形态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PCR)检测Cytochrome C、Caspase-3、AIF和Bax等凋亡相关蛋白mRNA表达水平。结果 PFOS对Hep G_2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随着PFOS浓度的增加Hep G_2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PFOS染毒使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并使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ytochrome C、Caspase-3、AIF以及Bax的mRNA表达量增加。结论 PFOS可抑制Hep G_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影响Cytochrome C、Caspase-3、AIF和Bax等凋亡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有关。
马艳李梦承李文学杨光宇殷花章霞李军涛吴锦银朱伟张波
关键词:全氟辛烷磺酸HEPG2细胞细胞凋亡线粒体
3,3’-二吲哚甲烷对UVA所致皮肤光老化干预作用的研究
<正>目的明确3,3’-二吲哚甲烷(3,3’-Diindolylmethane,DIM)是否能通过抗氧化应激以及抗炎性反应来预防或者延缓UVA诱导的光老化。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和昆明小鼠建立皮...
殷花李梦承杨光宇李军涛梁晓芸吴锦银李文学朱伟
文献传递
镉暴露对人胚肾细胞TET酶表达及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人胚肾细胞(HEK293)短期暴露于高剂量氯化镉(CdCl2)时,TET酶表达及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方法 HEK293细胞经CdCl2染毒24、48和72 h后,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并记录细胞形态,Real-time PCR法检测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ET3酶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结果细胞增殖及细胞存活率监测结果显示,CdCl2对HKE293细胞有毒性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78μmol/L;CdCl2处理HEK293细胞24、48和72 h后,细胞形态发生改变,2.0μmol/L染毒组细胞呈空泡样变化且形态模糊。染毒剂量分别为0.0、0.5、1.0和2.0μmol/L时,TET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3±0.13、0.48±0.12、0.59±0.16和0.95±0.39(F=182.89,P=0.002);TET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3±0.12、0.32±0.02、0.31±0.10和0.34±0.07(F=18.91,P〈0.001);TET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6±0.10、0.27±0.11、0.25±0.11和0.28±0.09(F=1.76,P=0.036)。TET1 mRNA、TET2 mRNA和TET3 mRNA相对表达量在染毒时间和染毒剂量均有交互作用(F值分别为32.94、23.04和13.78,P值分别为〈0.001、0.041和〈0.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TET酶蛋白表达量在不同时间梯度和浓度梯度的改变趋势与mRNA相对表达量一致。染毒时间分别为24、48和72 h时,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分别为(55.01±3.62)%、(48.31±8.99)%、(48.76±6.60)%(F=18.50,P〈0.001);染毒剂量分别为0.0、0.5、1.0和2.0μmol/L时,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分别为(55.29±2.83)%、(55.35±3.11)%、(48.58±6.40)%和(43.56±7.89)%(F=7.03,P=0.048)。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在剂量组和时间点有交互作用(F=2.73, P=0.043)。结论在CdCl2短期暴露下,随着染毒剂量和染毒时间的增加,TET酶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且全基因组DNA也表现出去甲
李金慧李文学殷花张波朱伟
关键词:DNA甲基化
3,3'-二吲哚甲烷对过氧化氢诱导人角质形成细胞氧化应激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究3,3'-二吲哚甲烷(DIM)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氧化应激作用的预防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acCaT细胞,用H2O2建立氧化应激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1~20μmol/L)DIM对HaCaT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IM作用前后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DIM(0、5、10μmol/L)对HaCaT氧化应激相关蛋白核因子(NF-k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磷酸化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了HacaT氧化应激模型。CCK-8法研究结果显示1~10μmol/LDIM对HacaT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10μmol/DIM预处理可有效预防由H2O2诱导的HacaT内ROS产生(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随着DIM浓度的增加,HaCaT中p38-MAPK、JNK和NF—kB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均逐渐降低(P均〈0.05)。结论:DIM预处理可减弱HaCaT中由H2O2引起的氧化应激,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ROS的产生及对NF—kB、MAPK家族等氧化应激相关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来实现的,提示DIM可作为预防或改善氧化应激型皮肤细胞损伤的一种有效药物。
殷花李文学李梦承邓宇婷李金慧李军涛吴锦银杨光宇林忠宁朱伟
关键词:HACAT细胞氧化应激
镉亚急性暴露对小鼠肝肾功能及甲基化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初步探讨氯化镉(cadmium chloride,Cd Cl2)亚急性暴露(4周染毒)对小鼠肝肾功能、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及去甲基化酶Tet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SPF级KM小鼠(昆明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dd H2O)、Cd Cl2 17.5 mg/kg组、25 mg/kg组、35 mg/kg组。经口灌胃染毒(每天1次、每周5 d),共染毒4周,CO2麻醉法处死动物。测定肝脏和肾脏的脏器系数、血液常规及血液生化检查、肝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及Tet1酶表达水平。[结果]35 mg/kg染毒组小鼠活动度及精神状态较差。小鼠体重在各染毒周期和染毒剂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存在交互作用(P<0.05)。与对照组相比,雄性小鼠肝脏质量和肝脏脏器系数在25 mg/kg和35 mg/kg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常规检查结果显示,雌、雄性小鼠35 mg/kg染毒组血液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淋巴细胞(LYM)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雄性小鼠在各个染毒剂量组间,WBC、PLT、LYM、RBC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血生化实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雄性和雌性小鼠中肝功能的主要指标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的主要指标尿酸(UA)、血尿素氮(BUN)、肌酐(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分析发现25 mg/kg和35 mg/kg组雄性小鼠肝脏及肾脏呈现明显的病理性改变。Tet1 m 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仅在雄性小鼠的肝脏、肾脏中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磷酸测序结果显示,雄性小鼠肝脏、肾脏甲基化水平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与Tet1 m RNA表达呈负相关(r=-0.473,P<0.05;r=-0.134,P<0.05)。[结论]Cd Cl2亚急性染毒可以诱导小鼠肝肾功能损伤,且对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和去甲基化酶Tet1表达呈现出性别差异影响,雄性小鼠的肝肾组织Tet1表达参与调控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改�
李金慧李文学李军涛马艳吴燕殷花苏艺伟张波朱伟
关键词:DNA甲基化肾功能小鼠
镉对肝细胞中PPP2R1A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转录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镉染毒处理肝细胞中蛋白磷酸酶2A( PP2A)-Aα支架亚基基因PPP2R1A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转录水平的改变。方法采用永生化人正常肝L02细胞及肝细胞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以下分组和处理:①低、中和高剂量氯化镉( CdCl2)处理组,分别予浓度为20.0、40.0和60.0 μmol/L CdCl2处理24 h;②低、中和高剂量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处理组,分别予浓度为2.5、5.0和10.0 μmol/L 5-Aza-dC处理48 h;③5-Aza-dC组予浓度为5.0 μmol/L的5-Aza-dC处理48 h,CdCl2组予浓度为40.0 μmol/L 的 CdCl2处理24 h,(5-Aza-dC+CdCl2)组予浓度为5.0 μmol/L的5-Aza-dC预处理48 h后再予浓度为40.0 μmol/L CdCl2处理24 h;④ CdCl2处理组予浓度为40.0 μmol/L CdCl2处理24 h。上述4种分组均设对照组,予等体积生理氯化钠溶液或二甲基亚砜处理。经①~③处理后的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PPP2R1A、金属硫蛋白1B(MT1B)和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的mRNA转录水平(以对照组水平为1.00)。经④处理后的细胞采用亚硫酸氢盐修饰后PCR扩增PPP2R1A启动子区克隆测序检测CpG岛的甲基化情况。结果 L02细胞和HepG2细胞中,不同剂量CdCl2处理组PPP2R1A mRNA转录水平随镉处理剂量增高呈剂量依赖性下降( P〈0.05);不同剂量5-Aza-dC处理组PPP2R1A mRNA转录水平随5-Aza-dC处理剂量增加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2种细胞中,分别与对照组和5-Aza-dC处理组比较,CdCl2处理组和(5-Aza-dC+CdCl2)处理组PPP2R1A mRNA转录水平均下降(P〈0.05),MT1B和DNMT3A的mRNA转录水平均升高(P〈0.05);与CdCl2处理组比较,(5-Aza-dC+CdCl2)处理组PPP2R1A mRNA转录水平均升高(P〈0.05),MT1B和DNMT3A的mRNA转录水平均下降(P〈0.05)。甲基化测序结果显示,L02细胞 CdCl2处理组 PPP2R1A 启动子区甲基化率高于对照组(6.35% vs 2.31�
张玉静陈慧峰廖昆夏斌殷花何承勇林育纯林忠宁
关键词:L02细胞HEPG2细胞启动子区甲基化
自噬参与促进AFB1致肝细胞DNA损伤的修复进程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黄曲霉毒素B1(AFB1)肝毒性修复进程中细胞自噬的作用。方法以经50μmol/L AFB1预处理24 h的永生化人正常肝L02细胞建立模型,检测AFB1处理撤除不同时间点的细胞DNA双链损伤指标γH2AX蛋白和自噬标志物LC3-Ⅱ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AFB1撤除后细胞中γH2AX蛋白荧光焦点和自噬体形成情况;在AFB1撤除后联合应用自噬抑制剂3-MA进行干预实验,检测细胞内γH2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L02细胞中γH2AX蛋白的动态表达在AFB1处理撤除12 h后达到最高,并在24 h后逐渐降低;自噬蛋白LC3-Ⅱ和自噬体的形成在AFB1处理撤除后逐渐增强;3-MA可明显减缓AFB1撤处理后细胞内γH2AX蛋白的降低进程。结论细胞自噬参与了AFB1诱导肝细胞毒性损伤的修复进程,与促进DNA损伤的修复有关。
夏斌廖昆张玉静邱杨骆冰庄群瑛殷花何承勇林育纯林忠宁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自噬肝细胞DNA损伤修复
孕烷X受体参与AFB1诱导的人肝L02细胞坏死性凋亡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孕烷X受体(PXR)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导肝细胞DNA损伤和坏死性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已构建的PXR高表达L02-PXR和空白载体对照L02-p B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细胞NR1I2和CYP3A4 m RNA水平改变;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PXR和坏死性凋亡下游效应自噬分子LC3-Ⅰ和LC3-Ⅱ蛋白相对表达含量;双核微核试验(CBMN)检测细胞遗传损伤情况;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AFB1对细胞活性抑制影响;利用坏死性凋亡抑制剂Nec-1构建坏死性凋亡抑制的细胞模型,验证AFB1诱导的坏死性凋亡的效应。结果与L02-p B细胞相比,L02-PXR细胞NR1I2 m RNA和PXR蛋白显著上调(均P〈0.001)。AFB1显著地诱导L02-p B和L02-PXR细胞中CYP3A4 m RNA上调(均P〈0.05),在L02-PXR细胞中的效应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AFB1在5-30μmol/L呈剂量反应关系诱导L02-p B和L02-PXR细胞的微核率增高(均P〈0.05),L02-PXR细胞更为明显;同时,AFB1明显地诱导两株细胞的核芽率和核桥率,但随AFB1剂量增高都有下降趋势。细胞活性随AFB1浓度(1.875-120μmol/L)增加呈剂量反应关系抑制(均P〈0.05);且相对于L02-p B细胞,L02-PXR细胞对AFB1处理48 h诱导的细胞活性抑制作用更为敏感(P〈0.05)。Nec-1可显著性抑制AFB1诱导的L02-PXR细胞活性抑制率(P〈0.05),然而却不能降低AFB1诱导L02-p B细胞活性抑制率。此外,AFB1显著性诱导L02-p B和L02-PXR坏死性凋亡下游LC3-Ⅱ的上调(均P〈0.05);且与L02-p B细胞相比,Nec-1对AFB1诱导的L02-PXR细胞活性抑制和LC3-Ⅱ上调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 PXR参与AFB1诱导人肝细胞DNA损伤介导的坏死性凋亡,与PXR促进AFB1诱导CYP3A4基因上调有关。
廖昆夏斌张玉静殷花何承勇林育纯林忠宁
关键词:孕烷X受体黄曲霉毒素B1肝细胞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