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
- 作品数:21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藏族原生态舞蹈文化辨析被引量:4
- 2013年
- 本文以藏族的"原生态"舞蹈文化为切入点,分析原生态舞蹈的基本概念认知,理清藏族舞蹈中"原生态"与"非原生态"各自内部的构成及其将来所应发展的走向,为藏族舞蹈今后的发展道路、文化的跃升提供了一定的探索性思路。
- 江东
- 关键词:藏族原生态舞蹈
- 试论"学院派"民间舞缺失的"生态"背景--以藏族民族民间舞蹈为例
- 毋庸置疑"学院派"占领着中国民间舞蹈"话语权"的制高点,起着导向的作用,并肩负着为社会输送人才,培养人才的艰巨任务。"学院派"民间舞蹈的形成,是历史必然的文化选择,它始终处于提升和奋进阶段。因而,在这样的一个实践过程中,...
- 江东
- 关键词:舞蹈民间舞学院派
- 艺术的话语权要建立在“系统”之上,文艺的大繁荣、大发展需要艺术评论“系统”的支持
- 2016年
- 艺术评论和艺术系统是有机一体的,当以"系统"的或以"非系统"的文化立场评定艺术作品时,往往会出现南辕北辙、大相径庭的意见。本文认为,艺术评论必须建立在艺术系统之上;艺术评论需要专业"系统"角度的审视和把握。由于西藏文化艺术环境常常得不到"系统"的有力扶持和提拔,从而造成艺术作品的动力不足,艺术作品的指向不明确,其品味,规格只能成为区域性的小众、自娱自乐,毫无大的建树。因此,时代要求我们建立一个健康、向上的艺术评论"系统",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艺术评论"系统"的大力支持。
- 江东边巴达瓦
- 关键词:西藏艺术舞蹈
- 西藏传统舞蹈艺术在当代文化视域下的分化与保护被引量:3
- 2020年
-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藏传统舞蹈文化在当代文化诉求下,在动机与功能上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打破了原来稳固的文化生态和文化秩序,使西藏传统舞蹈处于嬗变、转化与动态变化之中,因而增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难度。文章旨在正视、厘清上述问题,寻找新的路径,为传统舞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信息和思路,进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强基固本、添砖加瓦。
- 江东巴桑卓玛
- 关键词: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
- 追寻初心 肩负使命——访西藏舞蹈理论家丹增次仁先生
- 2023年
- 丹增次仁先生是最早对西藏浩如烟海的各类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进行全面、系统挖掘的领头人,也是西藏传统舞蹈理论研究领域的主要奠基人。他曾对西藏传统艺术进行了全面的田野调查和采风活动,并参与相关的收集、分类、解析等研究工作,被业内称之为“西藏舞蹈活词典”。他的成果主要有《西藏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西藏卷》《西藏民间歌舞概说》《西藏宗教舞蹈艺术》(合著)等,近期拟出版《西藏舞蹈品种》;他先后发表学术论文近70篇。其研究成果业内影响甚大,被广为引用,已成为西藏舞蹈、音乐等研究中最重要的典籍蓝本,为西藏传统舞蹈艺术的抢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系统而翔实可靠的研究资料,对拓宽和深化藏学研究领域,促进西藏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章围绕丹增次仁先生的艺术生涯、学术成果及观点,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访谈。相信老一代艺术家倾其一生的思考和认知,能够为西藏传统舞蹈文化的建设带来一定的启发。
- 江东
- 关键词:艺术生涯
- 试论波绒“甲谐”歌舞的历史演传与地域文化特色
- 2022年
- 今西藏聂拉木县境内的波绒一带,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艺术,被学界称之为波绒“甲谐”(■),在国际藏学界颇有影响。文章以相关藏文文献记载、民族学素材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波绒“甲谐”歌舞的起源、历史传承、展演时空构架、在临近地区的流传,以及它的地域文化特色等,以求为西藏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研究提供资料。
- 巴桑卓玛江东阿贵
- 关键词:历史起源文化特色
- 浅析校园舞蹈文化的价值及编创技能被引量:1
- 2014年
- 一、校园舞蹈文化的核心价值
(一)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校园舞蹈在我区表现出了强大生命力,应该说,它天然迎合民族地区文化传统和学生"成长期"的身体机能,贴切了儿童生活中的各种“情趣”。
- 江东
- 关键词:校园舞蹈舞蹈文化编创素质教育身体机能
- 试论“学院派”民间舞缺失的“生态”背景——以藏族民间舞蹈教学为例被引量:5
- 2014年
- 无容置疑"学院派"占领着中国民间舞蹈"话语权"的制高点,对中国舞蹈艺术起着导向作用,并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艰巨任务。学院派民间舞蹈的形成,是历史必然的文化选择和价值追求的结果,但同时,由于它始终追求着当代民族民间舞蹈的审美理想并提升和发展着民间舞蹈的质地,因而,实践过程必然也是一个长期的验证过程,会产生一些问题待我们逐步解决。特别是近几年"学院派"民间舞蹈逐渐呈现出由于长久地远离民间舞蹈文化"生态",从而造成舞蹈文化的"偏离"和"异化"。本论文,以藏族舞蹈为例,旨在解决这一问题,弥补、修正、对位及关照缺失的生态背景,为学院派民间舞蹈添砖加瓦和强基固本。
- 江东付磊
- 关键词:舞蹈民间舞学院派藏族
- 论藏族舞蹈“阿谐”、“强谐”与劳动的关系被引量:5
- 2013年
- "阿谐"与"强谐"是两种西藏传统民间舞蹈,同时也是一种古老的劳动方式。该艺术形态把劳动和舞蹈融为一体,赋予二者间真正意义上相携共存、互为协调的关系。本文通过对"阿谐"与"强谐"两种舞蹈的原生形态进行阐述,并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探讨"劳动"对二者的作用与影响,论证其"劳动性"与其他"劳动舞蹈"之间的异同,以期对藏族舞蹈的形态发掘与文化分类提供参照。
- 江东姜盛
- 关键词:藏族舞蹈
-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芒康谐形态研究——参加“首届全区藏族弦子舞展演暨弦子艺术探讨交流会”后的反思
- 2021年
- 近年来,文化地理学在文化研究的众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学科视角着重于观察地方文化与当地社会之间的关系,擅长发掘文化的地方特质与属性。因此,笔者试图借用文化地理学的景观分析视角,梳理"首届全区藏族弦子舞展演暨弦子艺术探讨交流会"的相关论点,对芒康谐的形态特质方面进行反思,希望给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动力。
- 周方舟江东
- 关键词:文化景观艺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