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富华
- 作品数:32 被引量:205H指数:9
- 供职机构:武汉纺织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从语感机制谈外语的自主学习——以大学英语写作为例
- 2016年
- 在大学英语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写作一直放在较为次要的位置。大学英语写作课程至今都没有一部清晰的指导纲要。课程教学目标、实施手段都比较模糊。教师究竟在教翻译还是在教写作技能?本文认为国内教师大部分不具备母语语感,英语的使用凭借的是后天习得的二语语感。而写作牵涉灵感,语感等因素,仅凭一点二语语感是不可能独立写作的,这时只能是用母语语感构思,将之译为目标语。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英语的二语学习环境中不能改变的现象。那么写作教学的本质就应该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母语尽量模仿英语母语者的写作构思方式,然后正确地把自己的母语翻译成英语。抓住了实质,大学英语写作的本质面貌就清晰显现。
- 华敏汤富华
- 关键词:语感写作翻译
- 大学英语教育的自我主张——以惠州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例被引量:1
- 2009年
- 大学英语教学从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已历经30年,总体来讲利大于弊,一个长期封闭的国家通过大范围接触外国语言可以很大程度地影响国民思维方式。21世纪的地球已成为地球村,英语在目前是主要的交流语言。意识形态决定语言的发展,语言又对意识形态起反作用。学生的成长是多维度的,英语教学不仅是语法教学,更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国家的语言政策与语言策略应以各高校的教育实践来决定其内容和方向。从这个角度考虑,适合惠州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了我们一件极为重要的大事。
- 汤富华曾方本郭苏马越
-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语感语言政策教学策略
- 语感的向度——以“五四”诗歌翻译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语感范畴在人文学科领域鲜有理论介入,但现有的探讨还停留于感觉层面,大多是一种心理的表述。事实上语感的内涵不能只局限于语言的本能感觉(intuition),还有人们对语言的知识体系构建(sense)。语感的更高层次应该是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美的一种感觉(feel),即诗感。诗感是跨语言的,诗歌翻译就给出许多的印证。"五四"译诗催生了中国新诗,从而导致文学的整体革命,其效度与译者的双语语感能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语感的翻译向度与诗学向度分别做出阐述并详述了语感养成的内部机制。
- 汤富华
- 翻译的向度被引量:2
- 2018年
- 翻译在语言、诗学及意识形态的向度对中国诗歌的流变起了决定性的影响。文章甄别了中西诗学与诗话的渊源与异同,强调了翻译作为语言的诗学功能及文学的互文性特质,阐述了诗歌翻译对中国新诗在主题、语言、结构及文本的重构。文章认为翻译不仅带来了新的抒写方式,创造了新的语言、"新诗"及新的"诗人",同时也重构了中国诗歌的当代诗学意义~①。
- 汤富华
- 关键词:诗歌翻译
- 语感范畴与语言策略被引量:24
- 2007年
- 二语习得过程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大众耳熟能详的“语感”。然而语感的定义多种多样未有定论。笔者试图从行为主义结构论找寻二语习得过程中带有公差的英语“语感”内涵并通过英语语感训练模式中六个假设的自由途径获取二语语能所需的语感。本文就语感研究提出了本体的质疑,并指出理论与实际相悖相连的节点,并就母语语感与二语语感进行了甄别。针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CET行业中的弊端,笔者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理性的教改策略。
- 汤富华
- 关键词:研究方法语言策略
- “语言发展”观与语感知识论被引量:3
- 2015年
- 从诗歌翻译入手,分析翻译作品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译者所具有的语言转换能力,也就是语感能力。将语感细分为母语语感与二语语感。与母语语感的本能特点不同的是,二语语感呈知识结构图式。韩礼德质疑乔姆斯基等"语言习得"之说,认为语言学习应该遵循"语言发展"的自然程序。通过阐述"工作英语"和"语言公差"概念进一步论证了语言发展观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指导意义。
- 汤富华华敏
- 关键词:语感工作英语语言公差
- 语感与语言本能被引量:20
- 2008年
- 语能研究最终聚焦于人的语言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操练的结果。心智主义与行为主义论并未能给予满意的解释。本文从汉诗英译的不对等现象,提出语感应分为母语语感与二语语感两种层次。正是这两种似是而非、层次无法对应的感觉在主使着我们的诗歌翻译活动,使得源语诗学意义无法完整诠释至目标语,对等、忠实等译学范畴也就成了神话。翻译维度的不对等现象引发我们对语言本质及习得规律的思考,而语感层次的剖析着力于语言政策与语言策略的最佳选择。
- 汤富华
- 关键词:语言本能
- 大学英语课堂应导入语感训练步骤被引量:9
- 1999年
-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在语汇(Vocabulary)和篇章(Text)之间有一个很大的难以逾越的障碍(Gap)。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忽略对学生进行单句逐句的语感基本功训练,也许是学生走出校门后不能用英语交流的原因之一。努力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一些范文来获得一些语言感觉,自然地成为其语言交际的硬件和支持材料(Supportingmaterial),从而拥有一种信心。
- 汤富华
- 关键词:语汇篇章语感
- 企业简介英译技巧浅谈被引量:14
- 1999年
- 本文就企业简介英译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 汤富华
- 关键词:翻译技巧
- 论翻译之颠覆力与重塑力--重思中国新诗的发生被引量:13
- 2009年
- "五四"文学革命得以成功始自诗歌体裁的革命,而这场革命就是通过翻译这个犀利的武器引进了更为强大的外力而终成正果。这次变革属于语言与社会环境互动的过程。翻译行为(包括误译)最终演变成了社会行为,它推动构建了新诗体裁、语言结构及诗歌审美新标准。本文从诗歌翻译诠释自我、融合他者、超越自我的审美过程着力审视翻译行为的颠覆力与重塑力。
- 汤富华
- 关键词:翻译新诗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