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俊
- 作品数:19 被引量:41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碳化硅中点缺陷对热传导性能影响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碳化硅(SiC)由于性能优异,已广泛应用于核技术领域.在辐照环境下,载能入射粒子可使材料中的原子偏离晶体格点位置,进而产生过饱和的空位、间隙原子、错位原子等点缺陷,这些缺陷将改变材料的热物性能,劣化材料的服役性能.因此,本文利用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Green-Kubo方法)采用Tersoff型势函数研究了点缺陷对立方碳化硅(β-SiC或3C-SiC)热传导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过程中考虑的点缺陷包括:Si间隙原子(Si_(I))、Si空位(Si_(V))、Si错位原子(Si_(C))、C间隙原子(C_(I))、C空位(C_(V))和C错位原子(C_(Si)).研究结果表明,热导率(λ)随点缺陷浓度(c)的增加而减小.在研究的点缺陷浓度范围(点缺陷与格点的比例范围为0.2%-1.6%),额外热阻率(ΔR=R_(defect)–R_(perfect),R=1/λ,R_(defect)为含缺陷材料的热阻率,R_(perfect)为不含缺陷材料的热阻率)与点缺陷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其斜率为热阻率系数.研究表明:空位和间隙原子的热阻率系数高于错位原子的热阻率系数;高温下点缺陷的热阻率系数高于低温下点缺陷的热阻率系数;Si空位和Si间隙原子的热阻率系数高于C空位和C间隙原子的热阻率系数.这些结果有助于预测及调控辐照条件下碳化硅的热传导性能.
- 王甫周毅高士鑫段振刚孙志鹏汪俊邹宇付宝勤
- 关键词:碳化硅热导率分子动力学点缺陷
- 调强放射治疗中角度优化必要性的研究被引量:7
- 2002年
- 用模拟动力学最优化方法 ,研究了在调强放射治疗 (IMRT)中角度优化的必要性 .作者在一个模拟体模上 ,采用 9,7,5和 3束照射方式 ,从不同角度共面照射 ,然后采用模拟动力学最优化方法进行调强优化计算 .在最优化计算中 ,考虑了对紧要器官的硬约束和体积约束 .在优化完成后记录下每一组参数下的目标函数、剂量体积直方图 (DVH曲线 )、强度分布和剂量分布 .通过比较不同射束角度设置下的DVH曲线表明 :在 9束照射时 ,不需进行角度优化 ;但7,5 ,3束照射时 。
- 汪俊吴章文侯氢
- 关键词:调强放射治疗照射方式目标函数剂量体积直方图
- 金属钨中氦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7
- 2011年
-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氦在金属钨中的扩散聚集行为.首先,建立了氦与钨原子间相互作用势,短程部分采用ZBL势形式,长程部分采用从头算法数据,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平滑连接.通过计算氦在钨中不同间隙位的形成能发现,单个氦原子更易存在于金属钨中的四面体间隙位,这与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一致的.在400—1200K的温度范围内,考察了氦原子在金属钨中的扩散行为,获得了扩散迁移能,其值介于实验值和从头算法结果之间.最后,研究了氦的聚集行为,从能量的角度考察了氦团簇形成初期的生长机理.研究发现,在氦团簇形成初期,氦团簇对氦的结合能随着氦团簇的生长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说明氦团簇吸收氦的能力逐渐增强.
- 汪俊张宝玲周宇璐侯氢
- 关键词:辐照损伤分子动力学模拟
- 钨中不同构型的双自间隙原子扩散行为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钨作为一种重要的核材料,在辐射环境下的微观演化行为与自间隙原子缺陷的扩散行为密切相关.研究不同构型自间隙原子的扩散行为有助于全面理解材料的微观演化过程.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重点考察了钨中具有不同构型的双自间隙原子随温度变化的扩散行为.结果表明:彼此互为最近邻的<111>双自间隙原子,随着温度的升高,从一维扩散演变成三维扩散,在<111>方向保持稳定的最近邻结构;次近邻<111>双自间隙原子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沿<111>方向一维扩散,当温度高于600 K将解离成两个独立运动的自间隙原子;而三近邻结构在温度高于300 K就将解离.非平行结构的双自间隙原子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形成固着性结构,几乎不移动,但在温度高于1000 K时将转化成移动性缺陷.通过将微动弹性带算法获得的自间隙原子迁移能与阿伦尼乌斯关系拟合的结果进行对比,表明了钨中单自间隙原子和双自间隙原子的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不适于用阿伦尼乌斯关系来描述,而线性关系则能合理地描述这一规律.
- 冉琴王欢钟睿伍建春邹宇汪俊
- 关键词:辐照损伤分子动力学模拟
- 高密度氦相变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结合对关联函数分析计算了0—1000 K范围内氦的固—液相变曲线,与实验数据的对比显示,在0—500 K之间与实验数据符合很好,500 K以上还没有相应的实验数据.另外,计算了钛金属中不同尺寸氦泡的压强,并与高密度氦的固—液相变曲线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在低温条件下,随着温度的降低,钛晶体中可能会出现固态氦泡;在300 K以上不会存在固态氦泡.
- 张宝玲宋小勇侯氢汪俊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氦
- 基于射线追踪的数字重建影像增强技术被引量:8
- 2005年
- 数字重建影像是放射治疗虚拟模拟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对于放疗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物理的角度将射线追踪法运用于数字影像重建。在处理过程中 ,采用了一种新的数字重建影像增强算法 ,即对密度进行指数变换 ,通过调整衰减系数和密度指数来实现高密度组织与低密度组织间对比度的提高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明显改善图像质量。为了节省内存开销 ,在追踪过程中采用了逐层插值追踪的办法。
- 汪俊吴章文张从华侯氢
- 关键词:射线追踪图像质量
- SCURTTS:一个用于放射治疗的科研与教学程序包
- 在现代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无论是以加速器产生的射线作为照射源的外照射,还是将放射源植入人体的内照射,治疗计划是临床放射治疗流程中必须的环节。治疗计划是指:根据病人的 X 光断层扫描(CT)或核磁共振断层(MRI)影像,确...
- 侯氢汪俊邹炼
- 关键词:程序包
- 电子射野影像的计算机模拟
- 射野影像(port imaging)技术可以用于放射治疗中摆位校验和误差分析,在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中起重要作用[1]。由于基于胶片的射野影像在实际应用中费时费力而且不便后续分析,因此电子射野影像技术(electronic...
- 王彬冰汪俊侯氢
- 关键词:电子射野影像图形图像处理成像系统
- 钨空位捕获氢及其解离过程的分子动力学被引量:2
- 2019年
- 氢(H)同位素滞留问题是聚变堆第一壁材料设计的关键,而深入理解H在缺陷(如空位)处的非均匀形核长大过程有助于揭示H起泡及滞留的机制.针对第一壁材料钨(W)中空位捕获H及其解离的动力学过程开展研究,通过耦合捕获和解离两过程,构建新物理模型,避免了原单一过程的物理模型需准确记录相应事件首次发生时间的不足,另外新模型可同时提取解离系数和有效捕获半径等动力学参数.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新模型能较好地描述W中空位-H复合体对H捕获和解离的动力学过程,根据空位-H复合体随时间的演化曲线,提取了有效捕获半径和解离系数等动力学参数.一方面能为动力学蒙特卡罗和速率理论等长时空尺度方法提供输入参数,另一方面促进了分子动力学的发展,进而实现了以较低计算资源获得更可靠的计算结果.
- 付宝勤侯氢汪俊丘明杰崔节超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空位
- 氦对钛的体胀及稳定性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5
- 2009年
- 采用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方法研究了不同压力下氦-空位复合物的大小、氦含量对材料肿胀、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影响材料体积改变及稳定性因素:随着氦含量的增加,体系内聚能减小,系统体积膨胀,稳定性降低;当氦-空位复合物较小时,随着氦-空位复合物的增大,体系内聚能增加,系统体胀减小,体系趋于稳定.当氦泡中氦原子达到一定数量时氦泡不再继续长大.
- 陈敏汪俊侯氢
- 关键词:钛分子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