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红春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大数据
  • 3篇电视
  • 3篇收视
  • 3篇收视率
  • 2篇卫视
  • 1篇电视节目
  • 1篇电视节目生产
  • 1篇电视收视
  • 1篇电视收视率
  • 1篇电视台
  • 1篇调查性
  • 1篇调查性报道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时代
  • 1篇议程设置理论
  • 1篇娱乐化
  • 1篇政府
  • 1篇政府规制
  • 1篇知识产权
  • 1篇深圳卫视

机构

  • 8篇重庆大学

作者

  • 8篇汪红春
  • 4篇汤天甜

传媒

  • 2篇声屏世界
  • 1篇新闻知识
  • 1篇青年记者
  • 1篇视听界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视听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政府规制对纪录片播出平台建设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卫视执行纪录片“必播令”的实证分析
2016年
本文以激励性政府规制为理论工具,研究省级卫视对2014年国家出台的纪录片"必播令"的执行情况,探讨了政府规制对纪录片播映平台建设产生的影响。
汤天甜汪红春
关键词:纪录片省级卫视政府规制
电视特约评论员的角色定位
2014年
最近几年,电视特约评论员活跃于电视屏幕,以独家解读、深度分析见长,受到各方关注。但是他们的角色定位一直模糊不清,有人认为他们是节目嘉宾,代表公众发表意见;有人认为他们是电视人,充当节目喉舌和发言人;还有人认为他们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针对以上争议,我们需要厘清电视特约评论员的角色定位,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汪红春
关键词:特约评论员角色定位武汉电视台议程设置理论深圳卫视泛娱乐化
收视率调查系统中大数据的运用及反思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介环境的改变以及对受众认识的加深,收视率调查体系在不断的发展中完善。大数据从调查主体、评估指标、测量方法、服务内容等多个层面重构了收视率调查体系,但大数据也容易造成数据独裁和崇拜,损害受众个人隐私,破坏收视率调查市场秩序,给电视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汤天甜汪红春
关键词:大数据收视率
论“节俭令”下电视跨年晚会的理性回归与转型发展被引量:1
2014年
作为舶来品,跨年晚会在中国经历了9年的成长与发展,同质化、过度商业化、娱乐化等问题困扰着中国电视人。受"节俭令"和"限娱令"等政策影响,电视跨年晚会需要在内容和形式、受众定位、节目宗旨、品牌合作等方面作出调整和创新,呈现出新特点和趋势。
汪红春朱凤玖
关键词:跨年晚会
大数据背景下电视收视率调查体系的解构与建构被引量:1
2015年
收视率调查体系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介环境的改变以及对受众认识的加深而不断发展创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收视率调查体系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大数据从调查主体、评估指标、测量方法、服务内容等多个层面重新解构与建构了收视率调查体系。
汤天甜汪红春
关键词:大数据收视率
探析大数据时代收视率调查体系的创新与优化被引量:3
2015年
收视率调查体系吸纳和运用大数据及其挖掘技术,可以重新发现和认识受众收视状况,深入分析受众的认知、心理以及行为,突破全媒体环境下受众分析困境,拓展受众分析的广度与深度。随着大数据时代来临,收视率调查体系将被重新建构,呈现出调查主体多元化、评估指标多样化、测量方法智能化、服务对象广泛化的发展态势。
汤天甜汪红春
关键词:收视率调查大数据
大数据对国内电视节目生产的影响研究
电视节目是科技与艺术的结晶,大数据及其技术作为最新的科学技术,从被提出到发展的短短几年间,已经对电视节目生产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国内电视业界和学界一方面对大数据前景充满乐观与自信,认为大数据成为了电视行业转型发展的突...
汪红春
关键词:电视节目大数据技术创新知识产权
探析新媒体时代调查性报道的困境与创新——以《公安局政委女儿冒名顶替上大学》报道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互联网信息的内容开放性、传播速度的快速性给调查性报道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它要求调查性报道全面、客观、独立、专业,发挥调查报道的特殊作用。
汪红春
关键词:新媒体罗彩霞事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