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文

作品数:12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房
  • 3篇未闭
  • 3篇卵圆孔
  • 3篇卵圆孔未闭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血管
  • 2篇血管
  • 2篇血栓
  • 2篇造影
  • 2篇膜性
  • 2篇介入
  • 2篇介入封堵
  • 2篇介入封堵术
  • 2篇梗死
  • 2篇房颤
  • 2篇非瓣膜性
  • 2篇封堵
  • 2篇封堵术

机构

  • 12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莱州市人民医...
  • 1篇南昌大学第三...

作者

  • 12篇沈文
  • 7篇吴清华
  • 3篇程应樟
  • 3篇杨璐
  • 2篇杨人强
  • 2篇陈静
  • 2篇邬涛
  • 2篇姜宇
  • 1篇鲍慧慧
  • 1篇孙兴兰
  • 1篇黄慧萍
  • 1篇许美珍
  • 1篇周慧
  • 1篇吴永兵
  • 1篇黄晓
  • 1篇郭俊
  • 1篇姜宁
  • 1篇杨萍萍
  • 1篇谭向宇

传媒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被引量:2
2021年
本文报道1例卵圆孔未闭患者在外院选择34 mm房间隔缺损封堵器行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后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经药物治疗无效,选择胸腔镜取出封堵器,同时行卵圆孔未闭修补治疗。术中患者即恢复窦性心律,卵圆孔未闭修补正常。
肖紫荆卢旭李涛杨璐沈文吴永兵鲍慧慧程应樟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肾功能不全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及其血栓与出血事件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肾功能不全与房颤的发病率密切相关,也会改变某些生理机制,对凝血机制造成潜在的影响。多项实验及临床研究认为肾功能不全不仅增加房颤及房颤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而且增加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出血风险,但并不能作为抗凝治疗的禁忌证。初始小剂量,严格控制国际标准化比率,并反复评价病人血栓及出血风险,及时谨慎的调整药物剂量将使病人受益。
沈文杨靓淇黄晓吴清华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肾功能不全心房颤动血栓抗凝
非奈利酮在心血管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2年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螺内酯、依普利酮等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使心力衰竭和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获益,但易导致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降低了临床使用率。非奈利酮是一种新型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不仅在治疗心力衰竭和慢性肾脏疾病等方面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心房颤动和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非奈利酮在心血管及相关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余万乾沈文杨萍萍甘路金姚雄达邬涛吴清华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中右心房造影临床评价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右心房造影在卵圆孔未闭(PFO)介入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9月于我院行介入封堵术的PFO患者185例。经右股静脉送6F猪尾巴导管至右心房行高压造影(投照体位LAO45^(0)+CRA10-15^(0),对比剂量25 mL,压力500 PSI,注射速率18 mL/s),初步显示PFO的位置、形态及有无并发房间隔缺损等,测量其直径;使用多功能端侧孔导管从右心房顺利通过PFO至左心房,通过手推对比剂(8~10 mL)行选择性造影,显示PFO的直径、形态,并再次测量。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建立静脉输送轨道并送入封堵器输送系统,释放封堵器前再次行右心房造影明确是否存在房间隔残余分流。术后3 d、1个月和3个月复查心脏彩超,并于术后6个月复查发泡试验。结果:右心房造影可清晰显示PFO,其中隧道型106例(57.30%),火山口型56例(30.27%),裂隙型23例(12.43%)。此外,术中发现8例合并小的继发房间隔缺损;右心房造影与选择性造影测量PFO直径无统计学差异[(3.12±0.98) mm∶(3.06±0.65) mm,P>0.05]。根据造影结果,直径<3 mm者选择18/18 mm封堵器(2例),直径3~4 mm者选用18/25 mm封堵器(112例)或25/25 mm封堵器(60例);直径>5 mm或合并小房间隔缺损者选用30/30 mm封堵器(7例)或25/35 mm封堵器(4例)。所有病例封堵成功,造影证实封堵效果满意,未见残余分流。术后3 d复查心脏彩超提示封堵器位置、形态良好,未出现心包积液、残余分流等。随访6个月,患者无恶性心律失常、脑卒中与偏头痛复发。结论:右心房造影安全有效,可清晰显示PFO位置、形态及大小,精准引导导管通过PFO通道。
许美珍肖紫荆沈文杨璐孙兴兰郭俊肖珊程应樟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
先天性卵圆孔未闭相关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生化及全血细胞计数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卵圆孔未闭(PFO)相关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生化和全血细胞特征。方法入选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先天性PFO致缺血性卒中并行介入封堵术的患者91例(PFO组);匹配同样数目其他病因(非PFO)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人口学资料、脑血管传统危险因素、血清生化、全血细胞计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PFO组患者较对照组平均年龄更小[(55.22±15.18)岁比(64.74±12.14)岁,P<0.001],且高血压病比例更低(27.47%比69.23%,P<0.001)。PFO组总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4.15±0.96)mmol/L比(4.52±1.32)mmol/L,P=0.033],而嗜酸性粒细胞在白细胞计数中占比高于对照组[(2.26±1.76)%比(1.53±1.13)%,P=0.00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嗜酸性粒细胞占比对PFO相关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效能,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621,最佳临界值为1.42%,诊断敏感度为65.90%,特异度为56.00%。结论先天性PFO相关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血清生化及全血细胞计数检测均有其特征性,可为临床尽早识别、辅助缺血性卒中的病因诊断提供参考。
杨璐周慧沈文邬涛杨人强程应樟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血清生化全血细胞计数
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回顾二甲双胍在糖尿病(DM)合并心肌梗死(MI)中研究的文献,就二甲双胍对DM合并MI的心梗面积、心功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预后四个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指出二甲双胍在这四个方面对DM合并MI有着显著的正效作用,强调应加强其前瞻性的临床研究。
黎欣沈文罗雅静吴清华
关键词:二甲双胍糖尿病心肌梗死心梗面积心功能预后
心电图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室肥厚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合并左室肥厚(LVH)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照分析80例CLBBB合并LVH患者(观察组)与40例单纯性CLBBB患者(对照组)的心电图。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v3、Sv3+Rv6、Sv3>Sv2、Rv6>Rv5、QRS时限>0.16 ms、是否伴有左房异常(Ptfv1≤-0.04 mm.s-1)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v3>2.7 mV,敏感性为78.0%,特异性为79.5%,准确性为67.3%;Sv3+Rv6>4.3 mV,敏感性为68.0%,特异性为68.2%,准确性为73.3%;QRS时限>0.16 ms,敏感性为85.0%,特异性为80.0%,准确性为83.3%;Ptfv1≤-0.04 mm.s-1,敏感性为57.5%,特异性为87.5%,准确性为67.5%。结论 Sv3>2.7 mV、Sv3+Rv6>4.3 mV、Sv3>Sv2、Rv6>Rv5、QRS时限>0.16 ms、Ptf v1≤-0.04 mm.s-1均为诊断CLBBB合并LVH的可靠指标。
沈文黄慧萍陈静
关键词: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室肥厚心电图
小分子脂联素受体激动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研究发现脂肪组织中产生的脂肪因子调节异常被认为是能够促进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而在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中,血浆脂联素水平普遍较低。国内外多项实验表明,通过提高血浆脂联素水平能够对人体产生多种有益作用。目前对脂联素的研究较多,
杨靓淇沈文姜宁吴清华
关键词:血浆脂联素受体激动剂小分子脂肪因子脂肪组织
ST段压低后恢复时间诊断冠心病的价值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平板运动试验(TET)阳性患者ST段压低后恢复时间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TET中ST段压低≥0.1 mm的患者13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血管狭窄是否>50%,分为阳性组79例和对照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在TET中ST段压低的导联中最大的压低幅度以及恢复正常的时间。再分析不同病变血管数量的患者ST段压低的最大幅度以及恢复时间。结果:133例TET阳性患者中,79例冠脉造影阳性,总阳性率为59.4%。阳性组ST段恢复时间在>90 s的造影阳性率为76.9%(60/78),并且阳性组最大ST段下移幅度、ST段恢复时间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支病变组相比,双支及多支病变组最大ST段下移幅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及三支病变组ST段平均恢复时间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的患者结合ST段恢复时间以及ST段压低幅度有利于提高冠心病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杨靓淇吴清华沈文姜宇陈静杨人强
关键词:冠心病平板运动ST段冠脉造影
肌钙蛋白单独与联合和肽素早期诊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肌钙蛋白单独与联合和肽素早期诊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自1995-01起至2015-10公开发表的肌钙蛋白单独及联合和肽素诊断早期NSTEMI的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通过诊断性研究的质量表(QUADAS)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通过Manager 5.2及Meta-Di Sc 1.4软件分析计算肌钙蛋白单独及联合和肽素诊断早期NSTEMI的总敏感性、总特异性,并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曲线(SROC),计算SROC下面积(AUC)。结果:纳入文献11篇,中文1篇。相对于肌钙蛋白对NSTEMI的早期诊断,肌钙蛋白联合和肽素对NSTEMI的早期诊断的总敏感性明显增高(90%vs 75%),但总特异性较低(60%vs 87%)。在SROC曲线中,两种检测方法的AUC均>0.7,但肌钙蛋白联合和肽素对NSTEMI早期诊断的AUC低于肌钙蛋白(0.805 vs 0.891)。结论:肌钙蛋白联合和肽素早期诊断NSTEMI具有更好的敏感性,虽然特异性相对降低,但联合和肽素升高,可提示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疾病,如心力衰竭、卒中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杨靓淇谭向宇沈文庄力钦姜宇吴清华
关键词:肌钙蛋白和肽素心肌梗死META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