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福民

作品数:99 被引量:573H指数:1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基因
  • 14篇肿瘤
  • 12篇多态
  • 12篇肝癌
  • 11篇系统性红斑
  • 11篇细胞
  • 11篇狼疮
  • 11篇红斑
  • 11篇红斑狼疮
  • 10篇易感性
  • 10篇系统性红斑狼...
  • 9篇易感
  • 9篇原发性
  • 8篇流行病学
  • 8篇肝肿瘤
  • 7篇遗传流行病学
  • 6篇遗传易感
  • 6篇遗传易感性
  • 5篇流行病
  • 4篇豆状核

机构

  • 35篇上海医科大学
  • 26篇复旦大学
  • 6篇启东市肝癌防...
  • 3篇启东肝癌防治...
  • 3篇海门市疾病预...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海门市卫生防...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明尼苏达大学
  • 1篇上海市计划生...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华山医院
  • 1篇北京阜外医院
  • 1篇湖北医学院
  • 1篇癌症研究所

作者

  • 61篇沈福民
  • 12篇江峰
  • 12篇边建超
  • 10篇孟炜
  • 10篇江峰
  • 9篇胡应
  • 7篇刘茶珍
  • 6篇安平
  • 6篇陈建国
  • 5篇崔静
  • 5篇孟炜
  • 4篇王金兵
  • 4篇付朝伟
  • 4篇林文尧
  • 4篇秦万章
  • 4篇倪鹏生
  • 4篇沈镇宙
  • 3篇王姣锋
  • 3篇欧阳凤秀
  • 2篇冯树芳

传媒

  • 13篇中华医学遗传...
  • 6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中华预防医学...
  • 4篇复旦学报(医...
  • 3篇国外医学(遗...
  • 3篇上海医学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风湿病学杂志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遗传
  • 1篇Journa...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5
  • 2篇2003
  • 9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10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6篇1994
  • 3篇1993
  • 4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8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6例非综合征型唇腭裂肤纹分析
1994年
206例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病人医院特征分析的结果显示: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的指标有SW频率为38.50%.TFRC男性为149.80.女性122.98.AFRC男性为184.57.女性为175.43.AH(按单手计)男性为36.41.女性为35.3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的指标有I3区真实花纹频率为20.80%.atd角男性为42.89°.女性为43.15°.TPD男性为16.92.女性为18.08.按单手计掌猿线频率(包含过之型及变异型)为28.40%.等等.上述各指标在病例组内均未见显著性别差异.TFRC和AFRC的遗传度估计值分别为0.58和0.54.
张雪飞沈福民刘又鹗安平邹斌胡应边建超孟炜
关键词:非综合征型唇腭裂肤纹
中国南方汉族人群HLA-DQA1位点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分析被引量:12
1994年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CR/SSOPH)方法,探讨了我国东南沿海汉族人群HLA-DQA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易感性关系。对50例SLE患者和67例健康人对照血样本分析,表明SLE患者具有显著高的DQA1*0102等位基因频率,OR=46.04,P<0.001,可能是一易感等位基因;而DQA1*0501在病例与对照中呈相反结果,OR=0.042,P=0.003,可能为一拮抗等位基因。
孟炜沈福民秦万章胡应江峰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人白细胞抗原多态性
全文增补中
中国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模式探讨被引量:5
1996年
为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遗传模式,应用Penrose法、最大似然计方法和Falcon-er法对215名SLE病人及其家系进行了分离分析和遗传度计算,以探讨SLE的可能遗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SLE先证者家系一级亲属患病率为0.85%,高于一般人群患病率(0.03%)。应用Penrose法计算,S/P接近1/P;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进行简单分离分析,其分离比θ=0.029,经拟合优度χ2检验,χ2=0.0001,P>0.05;而经遗传度计算,h2=56.7%,P<0.05。遗传模式分析提示,SLE不符合单基因遗传模式,而可能是多因子疾病的遗传模式。
孟炜沈福民胡应江峰秦万章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红斑狼疮遗传学汉族
现代遗传学若干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
1993年
Nance WE是Virginia州立大学Virginia医学院人类遗传学教研室主任、美国人类遗传学学会主席(1991~1993)、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Genetics)主编。Nance于1992年6月来上海故地重游时在上海科学会堂报告了以下精彩的内容。本文部分加入了作者的理解。
安平沈福民胡应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
Wilson病与微卫星DNA的连锁分析被引量:10
1998年
目的探索国人Wilson病(WD)基因位点(WND)与AFM238vc3、D13S301、D13S316、D13S296、及AFM084xc5等5个微卫星DNA(STR)之连锁关系,对WND进行精确定位。为WD基因克隆奠定基础。方法对20个WD家系113名成员及100名正常对照组成员的DNA进行5个STR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WND及5个STR进行二点配对及多点连锁分析。结果WND与D13S301、D13S316、D13S296呈紧密连锁,与AFM238vc3及AFM084xc5呈中度连锁。
王丽娟梁秀龄刘焯霖刘焯霖潘锡榜徐评议沈福民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微卫星DNA
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度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调查了83名原发性高血压儿童的1级亲属(183名)和2级亲属(367名)的血压值和高血压病史,同时对80名血压正常儿童的1级亲属(184名)和2级亲属(346名)进行了调查作为对照组。在对高血压的患病率进行年龄校正的标准化处理后,得到1级亲属资料计算的遗传度为70±9.8%,用2级亲属资料计算的遗传度为57±7.9%。文章对二者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后者较为可靠。
徐剑锋王文英张国栋沈福民钱鸣钮鹰周珠芳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遗传度
应用微卫星DNA单体型检测Wilson病症状前患者及杂合子被引量:14
1998年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有效的Wilson病(Wilsondisease,WD)患者早期诊断及杂合子检测的基因诊断技术。方法应用D13S301、D13S316、D13S296、AFM238vc3、AFM084xc5等5个微卫星DNA(shorttandemrepeat,STR),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FLP-PAGE),对23个WD家系120名成员的DNA进行单体型分析。结果2例拟诊患者得到确诊。在31例WD同胞中,检出肯定症状前患者4例、杂合子8例、正常人17例、可疑患者2例。结论STR单体型可提供高信息量的遗传诊断信息。
王丽娟梁秀龄刘焯霖沈福民沈福民徐评议孟炜陈彪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微卫星DNA单体型杂合子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4
1995年
对9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以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可能危险因素。数据分析应用相关软件,进行了条件Logistic回归计算和遗传度估计。结果表明,SLE病人在年龄方面未发现异质性;遗传度为53.44%,提示可能为一多因子疾病。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冻疮和光敏感两个病前伴随因素,OR分别为3.13(P=0.004)和33.42(P<0.001)。上述结果提示,该病可能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受某些诱发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
孟炜沈福民胡应泰万章江峰
关键词:红斑狼疮遗传流行病学遗传度系统性红斑狼疮
上海市女性乳腺癌的遗传流行病学及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5
1994年
1990年9月~1992年6月在上海市进行了乳腺癌的遗传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了46例双侧和67例单侧乳腺癌病人。对调查数据进行的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家族史、乳腺良性疾病史、教育年限长、初潮年龄早、体重大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简单分离分析表明:双侧和单侧乳腺癌可能是单基因隐性遗传。复合分离分析表明:所有的、非同时发生的、非同时绝经前发生的双侧乳腺癌符合单基因隐性遗传,同时绝经前发生的双侧乳腺癌符合单基因显性遗传。所有单侧乳腺癌符合单基因共显性遗传。
邹斌沈福民沈镇宙韩企夏
关键词:乳腺癌遗传学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对红斑狼疮易感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华东地区汉族人群中肿瘤坏死因子α、β基因突变及其单倍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易感性影响。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对99例SLE患者、116例健康对照进行肿瘤坏死因子(TNF)α、TNFβ基因分型,进行分层分析,同时进行单倍型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在我国华东地区汉族人群中,与未携带突变等位基因的TNFα1-TNFβ1基因型相比,TNFα1-TNFβ2和TNFα2-TNFβ1突变基因型患SLE的危险性均有所升高(OR=2.31,95.0%CI=0.99~5.57;OR=2.60,95.0%CI=0.47~13.86),而TNFα2-TNFβ2突变基因型个体患SLE的危险性升高接近10倍(OR=9.53,95.0%CI=1.88~61.17)。同时,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患SLE的危险性随着携带突变基因增加明显增加(χ2趋势=10.16,P=0.001)。两位点等位基因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精确P=0.000),病例和对照中TNFα2-β1和TNFα1-β2以及TNFα1-β1单倍型分布不同,TNFα2-β1和TNFα1-β2可能为SLE的易感单倍型(P<0.0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和β基因突变及其易感单倍型可能增加了SLE的易感性。
付朝伟孟炜江峰沈福民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狠疮单倍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