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君超

作品数:22 被引量:380H指数:14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生物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赤潮
  • 8篇长江口
  • 7篇中肋骨条藻
  • 4篇海域
  • 4篇赤潮发生
  • 3篇水域
  • 3篇浮游
  • 2篇多发
  • 2篇夜光藻
  • 2篇植物
  • 2篇群落
  • 2篇群落结构
  • 2篇物种
  • 2篇南麂列岛
  • 2篇南麂列岛海洋...
  • 2篇海洋自然保护...
  • 2篇浮游动物
  • 2篇浮游植物
  • 1篇淡水
  • 1篇盐度

机构

  • 19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宁波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浙江海洋大学

作者

  • 21篇洪君超
  • 9篇黄秀清
  • 8篇蒋晓山
  • 4篇王桂兰
  • 3篇沈竑
  • 3篇纪焕红
  • 3篇刘星
  • 3篇王桂兰
  • 3篇徐韧
  • 3篇叶属峰
  • 2篇吕颂辉
  • 2篇尤仲杰
  • 1篇张楚瑜
  • 1篇李建伟
  • 1篇顾学俊
  • 1篇金左文
  • 1篇陶然
  • 1篇王一农
  • 1篇陈海芳
  • 1篇李小锋

传媒

  • 4篇海洋通报
  • 3篇海洋环境科学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浙江水产学院...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全国第二届海...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7
  • 3篇1995
  • 5篇1994
  • 3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分布被引量:8
2007年
根据2004年5月、8月、11月和2005年2月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海域调查资料,阐述了该海域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分布,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分析了保护区建区14a后丰度和生物量的变化以及不同季节生态类群丰度的组成特点。结果表明,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8月丰度最高,为(267.05±100.94)ind./m3,其他依次为11月、5月和2月;5月生物量最高,为(403.64±331.41)mg/m3,其他依次为8月、11月和2月;相关性分析表明,浮游动物丰度与生物量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63,丰度、生物量与水温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表现为负相关;与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叶绿素a含量未表现出相关性;与1990年相比,2004年春季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均有所下降,秋季变化不大;不同季节各生物类群丰度和百分比均有差异。
纪焕红叶属峰刘星洪君超
关键词:浮游动物丰度生物量
夜光藻的实验室培养及对其带触手二分裂现象的观察被引量:2
1995年
夜光藻的实验室培养及对其带触手二分裂现象的观察LABORATORYCULTUREANDOBSERVATIONOFEQUALBINARYFISSIONWITHTENTACLEINNOCTILUCASCINTILLANS(MACARTNEY)¥XuRen...
徐韧沈竑王桂兰洪君超
关键词:夜光藻触手
温州浅滩一期围堤、灵霓海堤、建设开发区、养殖区、蓄淡区海域使用可行性论证报告
金左文尹萍何佺陈海芳洪君超顾学俊彭立攻
温州浅滩一期围堤、灵霓海堤、建设开发区、养殖区、蓄淡区是是温州(洞头)半岛工程的五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海域使用论证目的是为政府审批该项用海提供科学依据。论证单位通过社会调访、外业现场调查和有关资料的收集,了解该五个项...
关键词:
关键词:海域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浮游动物的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被引量:45
2006年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首批五个海洋类自然保护区之一。作者根据2004年5月至2005年2月南麂列岛海域的4个季节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该区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类、生态类群与物种多样性等特征参数的季节变化。调查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动物69种,隶属于6门12个类群,其中桡足类最多,占39.1%;可划分为5种生态类群,暖水性广布类群和暖温带近海类群为两种主要生态类群;出现优势种类15种,主要有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concinna)和肥胖箭虫(Sagittaenflata)等。多样性分析显示,除冬季外,其他三个季节Shannon-Wiener指数(H′)值均大于2,且秋季最高,达3.29。相关性分析表明,种类数与水温的正相关性非常显著。与1990年调查结果相比,春季和秋季种类类群及种类数有所减少,这与调查时水温变化有关。研究分析认为,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到江浙沿岸流和台湾暖流的影响。
纪焕红叶属峰刘星洪君超
关键词:南麂列岛浮游动物优势种生态类群
江苏吕泗海域病毒污染现状调查
1995年
1991年~1993年,在江苏吕泗海域选取了若干取样点,共采集海水、沉积物和毛蚶各类样品132个.经过处理后,用空斑法对其中肠道病毒进行检测;用间接免疫荧光和PCR方法对其中甲型肝炎病毒进行检测;用免疫电镜法对部分样品中的甲型肝炎病毒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东凌港1991年10月、1993年4月的沉积物样品和1993年4月的毛蚶样品、以及大洋港1993年4月的沉积物样品中甲型肝炎病毒为阳性,肠道病毒为阴性.其它样品均为阴性.
李小锋王祖卿张楚瑜洪君超
关键词:肠道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病毒污染
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赤潮发生过程中微量元素Fe、Mn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3
1995年
通过一个完整的骨条藻赤潮发生过程(起始─—发展─—维持─—消亡),研究水体中Fe、Mn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赤潮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1)表层水中,赤潮发生的起始阶段Fe、Mn浓度很高,分别为大于17.8μmol/L和0.51μmol/L.随着骨条藻的增殖,藻类细胞的增加,Fe、Mn含量下降,赤潮消失后,水体中Fe含量回升:Mn含量仍保持低浓度(未检出).(2)4m层水体中,在起始和维持两阶段,Fe、Mn含量均较高,其它与表层水一致.(3)底层水体,在起始阶段,Fe、Mn含量比表层和4m层的要高,赤潮消失后,Fe、Mn含量均回升。可见,水体中Fe、Mn含量的异常升高,可能是诱发骨条藻赤潮的因子之一。赤潮发生过程中,Fe、Mn含量的变化是藻类对其吸收利用所致。每年5月到8月,为长江丰水期,迳流携带Fe、Mn入海的量也大,这可能是造成长江口外赤潮多发的原因之一。
沈闳洪君超张开富王挂兰吕颂辉
关键词:赤潮中肋骨条藻微量元素
全文增补中
长江口中肋骨条藻赤潮发生过程环境要素分析──营养盐状况被引量:74
1994年
从长江口1990年6月的一次中肋骨条藻赤潮发生过程中营养盐含量变化可见,由于潮汐的作用,观测水域各营养盐要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周日波动特征,其中NO3-N在一个潮周期内变化幅度可达1倍以上。赤潮发生时表层水体NO3-N,PO4-P和SiO3-Si值都呈下降趋势,降幅最大的PO4-P达3倍以上;N/P值则急剧上升,峰值为450。随着赤潮消亡,NO3-N,NO2-N和SiO3-Si浓度很快恢复正常,NH4-N浓度在赤潮发生时略有升高,但在赤潮末期明显下降,而且恢复过程相对较长。
洪君超黄秀清蒋晓山王桂兰
关键词:长江口中肋骨条藻赤潮营养盐
长江口中肋骨条藻赤潮发生过程环境要素分析:水温、盐度、DO和pH特征被引量:22
1994年
长江口赤潮多发区水域的潮汐基本上为正规半日潮,其相对运动形式为:H(t)=19.62+1.08cos2π/12.36(t-3.78)+0.31cos2π/22.62(t-7.08).正常情况下,海水的水温、盐度、DO和pH都存在一定的规律波动特点,其中水温、盐度受潮汐影响较大,DO、pH值大小则可能与光照强弱有关.赤潮发生时.表层水体的平均水温、DO和pH值分别增加2.01℃、4.28mg/dm^3和0.58,盐度下降-6.15.另外,本文还就赤潮发生过程上述要素的垂直分布变化以及与生物量的关系做简要分析.
黄秀清蒋晓山王桂兰洪君超
关键词:赤潮中肋骨条藻长江口环境要素水温盐度
长江口海区一次骨条藻赤潮发生过程的多元分析被引量:25
2000年
就长江口海区一次骨条藻 (Skeletonemacostatum)赤潮发生过程 (1990年 6月 9~ 15日 )的环境因子与赤潮生物量数据 ,运用SAS软件 ,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赤潮发展与维持期的环境因子呈相似性 ;赤潮消亡时 ,水域环境因子向正常水平恢复。相关、变量聚类及主成分分析三种方法求得的结果基本一致 :影响本次赤潮形成的重要因子是气压、水温、盐度、pH、NO-3 N、PO3-4 P与Fe。逐步回归分析确定了盐度、PO3 -4 P与Fe是本次赤潮形成的主导因子 ,同时建立了赤潮的线性判别函数。选择长江口另外一次骨条藻赤潮发生过程(1990年 8月 11~ 2 2日 )的环境因子数据进行赤潮判别 。
黄秀清蒋晓山陶然洪君超
关键词:赤潮
南麂列岛海域浮游植物生态特征及甲藻赤潮频发原因被引量:13
2008年
根据2004年5月-2005年2月4个季节的调查资料以及2001-2005年赤潮发生时收集的资料,分析了南麂列岛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类、细胞丰度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春季甲藻赤潮发生状况。结果表明,该海域浮游植物共鉴定出105种,硅藻和甲藻分别为73种和28种;优势种主要有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布氏双尾藻Ditylumbright wellii和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等16种;细胞丰度以秋季均值最高,达2.81×108个/m3。与1990年的数据相比,种类组成及细胞丰度均发生较大的变化。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到江浙沿岸流和台湾暖流的影响。多种甲藻赤潮生物以及甲藻孢囊的存在为赤潮的频繁发生提供了种源,适宜的水文气象条件、某些甲藻独特的生活习性以及高N/P比有可能是导致该海域甲藻赤潮爆发的主要原因,富营养化与该海域春季赤潮频繁发生的关系较小。
纪焕红叶属峰刘星洪君超
关键词:南麂列岛海域浮游植物生态特征水质因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