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杰

作品数:85 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专利
  • 3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经济管理
  • 1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8篇发电
  • 25篇循环发电
  • 25篇发电系统
  • 23篇联合循环发电
  • 23篇联合循环发电...
  • 18篇有机朗肯循环
  • 18篇朗肯循环
  • 14篇轻烃
  • 12篇有机朗肯循环...
  • 12篇传热
  • 11篇LNG冷能
  • 8篇气轮机
  • 8篇燃气轮机
  • 8篇燃气轮机系统
  • 8篇聚光
  • 8篇聚光型
  • 8篇超临界
  • 7篇气化
  • 7篇SUB
  • 6篇闪蒸

机构

  • 79篇西安石油大学
  • 10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3篇中国石油长庆...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西安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丹麦技术大学
  • 1篇哈尔滨锅炉厂...

作者

  • 84篇潘杰
  • 50篇李冉
  • 27篇白俊华
  • 16篇吴刚
  • 14篇吕涛
  • 9篇杨江
  • 9篇肖荣鸽
  • 9篇秦文龙
  • 7篇杨冬
  • 6篇陈军斌
  • 6篇邓志安
  • 5篇毕勤成
  • 4篇朱探
  • 4篇李文军
  • 4篇董自春
  • 4篇张丽
  • 4篇吕涛
  • 3篇王武杰
  • 2篇王玉龙
  • 2篇孙雪姣

传媒

  • 3篇天然气工业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3篇水处理技术
  • 2篇化工学报
  • 2篇核动力工程
  • 2篇高技术通讯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动力工程
  • 1篇油田化学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油气田地面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清洗世界
  • 1篇承德石油高等...
  • 1篇机械工程与自...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8篇2023
  • 13篇2022
  • 15篇2021
  • 13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LNG冷能的轻烃分离耦合并联回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
一种利用LNG冷能的轻烃分离耦合并联回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包括LNG轻烃分离系统、带回热的并联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直接冷却系统和天然气直接膨胀系统;LNG轻烃分离系统用于C2+轻烃资源回收;直接冷却系统用于用冷单元的冷...
李冉吕赟潘杰李默翻朱敏吕涛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微细通道换热器
本发明公开了天然气储存与输送技术领域的一种新型微细通道换热器,热流道换热板和冷流道换热板均包括中间换热段和设置在所述中间换热段两端的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中间换热段由多个采用前置为渐缩式纵向涡发生器与后置为NACA翼形结构...
唐凌虹杨博皓潘杰吕少华李文军
文献传递
一种复合光催化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复合光催化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先进行聚合铁铝制备,将粉煤灰、硫铁矿渣和二氧化锰混合成混合废渣,取硫酸加入混合废渣中,搅拌过滤,滤液即为聚合铁铝溶液;然后进行纳米二氧化钛制备,将钛酸丁酯与无水乙醇混合得到溶液A,将无水乙...
潘杰肖荣鸽吴刚
文献传递
用废弃物制备高效无毒净水剂的方法
用废弃物制备高效无毒净水剂的方法,涉及以废硫酸、粉煤灰和硫酸烧渣为主要原料制备聚硅酸阳离子混凝剂,其特征在于由粉煤灰碱浸取制备,粉煤灰和硫酸烧渣酸浸取制备、和聚硅酸阳离子合成三步过程组成。该方法同时进行硅酸聚合、金属盐羟...
李冉潘杰杨江秦文龙
文献传递
考虑液滴形状影响的气井临界携液流速计算模型被引量:11
2018年
为了判断气井是否积液同时优化气井配产,基于气流中液滴总表面自由能与气相总湍流动能相等的关系,建立了考虑液滴直径、液滴变形及变形对液滴表面自由能影响的气井临界携液流速计算模型(以下简称新模型):基于椭球体假设,通过分析液滴变形对液滴表面积及表面自由能的影响,建立起液滴最大迎风面直径的计算公式;考虑液滴变形对液滴所受曳力的影响,提出针对椭球形液滴的临界携液流速表达式;考虑液滴变形和液滴内部流动的影响,将Brauer模型基于圆球体的曳力系数计算值增大20%作为变形椭球体的曳力系数;基于能量守恒原理提出液滴变形参数与临界韦伯数函数关系式,并将计算结果下调10%;采用考虑气井压力和温度影响的表面张力计算公式。将新模型与Turner模型、李闽模型、王毅忠模型、王志彬模型和熊钰模型进行对比,并在44口气井开展了现场验证。结果表明,新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气井的实际状况吻合最好。结论认为,新模型可用于对气井积液的判断。
潘杰王武杰魏耀奇陈军斌陈军斌
关键词:井底积液曳力系数
一种利用LNG冷能的BOG燃气轮机/超临界CO<Sub>2</Sub>布雷顿/有机朗肯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一种利用LNG冷能的BOG燃气轮机/超临界CO2布雷顿/有机朗肯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包括BOG燃气轮机系统、超临界CO<Sub>2</Sub>再压缩布雷顿循环、有机朗肯循环和天然气直接膨胀系统;将BOG用于冷却有机朗肯循环...
潘杰朱敏李默翻李冉吕涛
文献传递
一种超临界LNG微细通道气化器智能优化设计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临界LNG微细通道气化器智能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采用遗传智能算法和粒子群智能算法等智能优化方法以预先设定的目标函数对微细通道气化器的结构参数进行目标结构参数搜索,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智能算法对优化后的微细通...
唐凌虹潘杰吕少华李文军
油气储运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规范化改革与探索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综合型研究大学毕业传统毕业设计模式面临的矛盾与问题,西安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根据近八年毕业设计实践及积累的经验,进行毕业设计大类划分,就近聘请长庆设计院等单位的高工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建立毕业设计的相关标准和规范。通过在2008级本科毕业生中试行,最终形成按大类进行毕业设计的一整套思路,实现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程序化、规范化。
肖荣鸽姚培芬潘杰邓志安蒋华义
关键词:油气储运工程
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动态特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以集总参数法为基础,建立了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二次建模,得到了能够直接用数值积分法求解的动态方程组.开发了动态特性仿真程序,该程序能对不同负荷工况下,当燃料量、汽轮机进口阀门开度、给水流量与温度发生扰动时的水冷壁动态特性进行计算,为锅炉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了依据.对我国自主开发的1台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在30%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和100%BMCR负荷工况下,当流量、压力、进口焓值、热负荷发生变化时的水冷壁动态特性进行了计算,得到过冷段长度、压力、出口焓值、工质温度与金属壁温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扰动发生一段时间后,响应参数均趋于稳定不变,说明流动系统是稳定的,水冷壁设计和运行是安全可靠的.
杨冬马彦花潘杰张彦军姜孝国
关键词: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动态特性
聚硅酸盐混凝剂处理压裂返排液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2017年
为提高压裂返排液化学处理效率、降低后续深度处理工艺负荷,采用自制聚硅酸盐混凝剂(PSiC)对返排液进行混凝预处理,利用Box-Behnken设计建立连续变量曲面模型进行Si浓度、聚合pH、Si/(Al+Fe)摩尔比(Fe/Al摩尔比9∶1)3因素3水平实验设计,考察了这3种因素对PSiC混凝效果的影响,确定出合适的制备参数。进一步利用统计软件Design Expert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并通过三维立体图像揭示三种因素交互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Si/(Al+Fe)摩尔比对PSiC混凝效果和稳定性影响较大,当Si浓度、Si/(Fe+Al)比和pH值分别取3.41%、1.3、1.8时,PSiC具有最佳的混凝性能,投加量为130 mg/L(以铁铝和计)时压裂返排液的浊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8.52%和70.35%。Si浓度、聚合pH、Si/(Al+Fe)摩尔比与处理效果之间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方程显著、可靠。Si浓度和Si/(Fe+Al)比交互作用不显著,Si浓度和pH有一定的交互作用,Si/(Fe+Al)比和pH交互作用较显著。
李冉潘杰张丽屈肖杨江秦文龙
关键词:压裂返排液混凝响应面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