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美慧

作品数:22 被引量:198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主题

  • 6篇粒度特征
  • 4篇地貌
  • 4篇沙丘
  • 4篇土壤
  • 4篇粒度
  • 3篇东江流域
  • 3篇流域
  • 3篇环境意义
  • 3篇风沙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地质
  • 2篇沙垄
  • 2篇塔克拉玛干沙...
  • 2篇铜矿
  • 2篇铜矿区
  • 2篇土壤特征
  • 2篇盆地
  • 2篇气候

机构

  • 13篇北京师范大学
  • 9篇西北师范大学
  • 7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

  • 22篇潘美慧
  • 12篇伍永秋
  • 4篇宋春晖
  • 3篇张健枫
  • 3篇张平
  • 3篇张军
  • 2篇程宏
  • 2篇贾志磊
  • 2篇夏维民
  • 2篇江源
  • 2篇李吉均
  • 2篇董一帆
  • 2篇刘平
  • 1篇匡永生
  • 1篇胡思虎
  • 1篇刘维明
  • 1篇张红艳
  • 1篇王修喜
  • 1篇黄文敏
  • 1篇高红山

传媒

  • 4篇中国沙漠
  • 2篇沉积学报
  • 2篇干旱区地理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黄金科学技术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地理学核心问...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天水地区中新世古土壤的微形态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10
2009年
通过对甘肃天水地区中新世古土壤(孙家剖面的第17~20层古土壤、下山剖面的第79~82层古土壤)微形态、粒度、碳酸钙含量、Rb/Sr、CIW、磁化率和色度指标的综合分析,揭示出该区中新世古土壤发育强度普遍高于当地现代土壤,其中早中新世中晚期古土壤发育程度相对较弱,古土壤类型为森林-森林草原型褐土-碳酸盐褐土,成壤时期气候为湿润-半湿润,指示亚洲季风可能在早中新世中晚期已经出现,强度较弱,但仍高于现代当地季风强度;中中新世古土壤发育程度强,古土壤类型为森林淋溶型褐土至棕壤,成壤时期气候温暖湿润,说明中中新世夏季风可能已很强盛,并且明显高于现在当地季风强度。
潘美慧宋春晖李吉均张军张平惠争闯
关键词:古土壤微形态古环境
基于USLE的东江流域土壤侵蚀量估算被引量:66
2010年
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对东江流域年均土壤侵蚀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东江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总量为16.2×108t,土壤侵蚀模数为18.73t/(hm2.a),侵蚀强度属轻度。占流域面积94.62%的区域土壤侵蚀强度在中度以下,对流域土壤侵蚀量的贡献率为9.94%,而占流域面积仅5.38%的中度以上侵蚀区域对流域土壤侵蚀量的贡献率达90.06%。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差异性大,分析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类型和坡度之间的关系表明:裸地和灌草地为区内主要侵蚀地带,土壤侵蚀模数随着坡度的递增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5°25°为区内主要土壤侵蚀坡度段。通过以上研究分析以期为构建东江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指标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潘美慧伍永秋任斐鹏董一帆江源
关键词:土壤侵蚀USLE东江流域
东江上游地貌特征与水系结构关系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流域地貌和水系结构对流域的水生态功能起支撑作用。本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将东江流域15m空间分辨率DEM与1:100万地貌图和1:25万水系图等相结合,分析了东江流域上游地貌特征,提取了东江上游水系结构特征与流域面积-高程积分值,探讨了地貌特征与水系结构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东江上游的地貌以200~500m高程、坡度<8°的丘陵和中小起伏山地为主;本文将东江上游地区水系划分为10级结构,河网总数目33.81万条,总长度8.12万km,沟谷密度5.29km/km2,河网频度22条/km2,平均分支比为3.86;东江上游面积-高程积分值为0.23,整体地貌发育阶段处于晚年期。东江上游流域整体水土流失为轻度,但局部为中度到重度。在地势比降平坦,人口密集的新丰江水库、浰江、船塘河三个流域,河网密度和频度相对较小,水生态与水环境相对脆弱。
张健枫伍永秋潘美慧江源康慕谊
关键词:地貌特征水生态
西藏朋曲流域不同地貌部位流动沙丘粒度特征被引量:2
2021年
沙丘粒度特征不仅能反映沙丘沙物质的来源与动力,也可以体现地形对风沙流运移的改变。对西藏朋曲流域不同地貌部位流动沙丘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朋曲流域流动沙丘表层沉积物粒度组分以中沙(46.51%)和细沙(40.52%)为主,粗沙(5.87%)与极细沙(5.87%)次之,黏土(0.37%)与粉沙(0.85%)含量最低。流动沙丘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1.41—2.32Φ,分选系数0.45—0.79Φ,偏度0.01—0.24,峰度0.98—1.80。(2)从河漫滩到河流阶地到山坡,流动沙丘粒度逐渐变小,频率分布曲线逐渐变高变窄,粒径越来越集中,沿主导风向自西南向东北概率累积曲线斜率逐渐增大,分选性逐渐变好。(3)河漫滩至河流高级阶地流动沙丘表层沉积物随海拔升高粒径变小,坡麓至坡顶随海拔升高粒径变大,分选却变好,表明山坡上沙丘与阶地上沙丘的沙物质来自于不同河段的河床或河漫滩。
潘美慧郝泽文齐宇涵杨安娜陈有桂李晨露
关键词:流动沙丘粒度河漫滩河流阶地山坡
西藏定结地区爬坡沙丘粒度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通过对西藏定结地区典型爬坡沙丘表层沉积物的形态参数、粒度组成和粒度参数等进行分析,揭示其粒度特征。结果表明:(1)爬坡沙丘表层沉积物以细砂和中砂为主,极细砂含量较少,同时含有少量粉砂和粗砂,不含粘土成分。(2)沙丘平均粒径范围1.98~2.41Ф,分选系数变化范围为0.45~0.75,属中等分选,偏度变化范围为0.01~0.12,呈近对称至正偏分布,峰度变化范围为0.94~1.01,呈中等尖锐峰态。(3)从样品PPSQ1~PPSQ6,随着高度和距离的增加,沙丘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先变细后变粗,分选不断变好。(4)爬坡沙丘表层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河漫滩。(5)与雅鲁藏布江、东昆仑山地区爬坡沙丘对比可知,定结地区的沙丘粒径较粗,分选较好,主要是物源及风力分选作用的共同结果。
潘美慧薛雯轩伍永秋黄文敏马建军杨安娜陈玉林
关键词:粒度特征
稳定湖相沉积物和风成黄土粒度判别函数的建立及其意义被引量:39
2008年
沉积物粒度变化主要受搬运介质、搬运方式、沉积环境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控制,通过粒度分析可判别沉积物的成因类型,推断其形成的沉积环境,解释环境演变。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典型稳定湖相沉积物(罗布泊湖相样品282块,岱海湖相样品123块)和典型风成黄土(甘肃兰州榆中样品263块)粒度参数进行定量化分析,并经稳定湖相和风成沉积物验证,获得稳定湖相与风成沉积物的判别公式:F(湖相、风成沉积物)=20.363Mz-56.371Sd-67.922Sk+23.516Kg-55.626,若F>0,为稳定湖相沉积物,反之,F<0,则为风成沉积物。这为研究地史中稳定湖泊与风成环境沉积物的鉴别提供粒度分析定量化判别方法,它对陆相古环境、干旱化事件和尘暴事件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张平宋春晖杨用彪高红山张红艳刘维明潘美慧刘平胡思虎夏维民
关键词:风成黄土粒度分析判别函数
东江流域地质、地貌和土壤特征及空间异质性分析
基于GIS平台,结合东江流域1:250000DEM数据、全国1:100万地质数据、全国1:100万地貌数据和全国1:100万土壤数据,分析了东江流域地质、地貌和土壤特征,统计了东江流域的地层组成、高程、坡度、起伏度、土壤...
潘美慧伍永秋
关键词:地质地貌土壤空间异质性东江流域
塔克拉玛干沙漠沙垄区公路防护带内风场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是世界上穿越流沙区最长的公路,公路两侧防沙治沙工程体系是公路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以塔克拉玛干沙漠沙垄区的公路防护林带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地形测量、防护工程调查以及风沙数据观测,分析沙垄不同地貌部位防护林带内气流特征,揭示防护林带内风场变化规律,探讨不同地貌部位防护林带的防护效果。主要结论是:①垂直于公路的防护林带断面风场存在3个区(防护林带前部风速迅速降低区、防护林带中部风速低值区、防护林带工程后部风速恢复区),气流穿过公路路面时风速呈增大趋势,利于公路防护;②现有防护林带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相对于防护林带上风向流沙区的风速,防护林带中部风速降低幅度在80%以上,多数断面在林带前缘10 H后(H为植株平均高度)风速降低至最小;③沙垄不同地貌部位的工程防护效益存在显著差异,迎风坡底部防护效果最好,迎风坡中部防护最差。其研究结果可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防沙治沙工程体系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汪言在魏殿生伍永秋程宏张春来董一帆潘美慧张洪艳徐兴日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沙漠沙垄风场特征
天水—秦安地区中新世沉积物的土壤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天水-秦安地区处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干旱区与青藏高原高寒区三大自然地理大区的分界部位,也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接壤地带,对气候变化敏感,其新生代沉积较为完整的记录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古气候变迁历史。古土壤是古环境、吉气候信...
潘美慧
关键词:古环境
文献传递
大渡河上游鸡心堡滑坡形成的古堰塞湖及其环境效应
2022年
堰塞湖及其溃决洪水对山地地表过程具有强烈影响,严重危害山地区域的安全,对堰塞湖开展相关研究,可为区域现代堵江风险分析提供参考。以青藏高原东缘大渡河上游支流小金川鸡心堡古滑坡堰塞湖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片再生剂量法与标准生长曲线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度约12.5 m的湖相沉积剖面上的7个光释光样品测试年代,并进行了详细的地层学与年代学研究,恢复该堰塞湖的年代和范围,重建该古滑坡的规模,讨论了该古堰塞湖的成因及其环境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在距今约2~3 ka发生过一次滑坡堵江事件,形成鸡心堡古滑坡堰塞湖,持续一段时间后,形成最大流量约为2.70×10^(3) m^(3)/s的洪水溃决过程;2)该古堰塞湖的堵江残留滑坡坝高约150 m,滑坡坝面积约1.41×10^(5) m^(2),体积约4.19×10^(6) m^(3),堰塞湖的面积约1.84×10^(6) m^(2),库容水量约6.10×10^(7) m^(3);3)依据现有地质证据以及文献记载初步推测鸡心堡古滑坡是由地震引起的;4)滑坡坝对现代河道的地貌形态仍然存在影响,在滑坡坝上游形成较宽的现代河道且河道纵剖面的坡度较小,滑坡坝后的河道陡峭指数(k)较高。通过研究,对大渡河流域的古堰塞湖有更全面、科学的认识,为古地质灾害领域提供了一个研究实例。
李晨露潘美慧杨安娜郝泽文齐宇涵陈有桂
关键词:光释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