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伟
- 作品数:70 被引量:375H指数:14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新疆不同来源细粒棘球蚴原头节DNA杂交分析
- 1992年
- 用曼氏血吸虫核糖体 RNA 基因的 BamHI 酶解片段之一 pSM889做探针,对新疆不同来源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 DNA 进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分析。结果显示新疆的南疆(和田)和北疆(阿勒泰)地区羊源细粒棘球绦虫样本之间以及羊源、牛源和人源样本之间的区别不明显,骆驼源细粒棘球绦虫样本与羊源、牛源及人源样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骆驼源细粒棘球绦虫 DNA 经内切酶 EcoRI、BamHI、Hind Ⅲ和 PistⅠ消化后分别与探针 pSM889杂交产生的图型均不同于其他样本。这一差异的生物学和流行病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此结果对新疆细粒棘球绦虫虫株问题的研究将提供有力的依据。
- 李新兰张文林瞿群焦伟柴君杰
-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DNA杂交DNA探针虫株
- 新疆北部地区囊型包虫病的流行现状被引量:27
- 2004年
-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确定本世纪初新疆北部地区囊型包虫病的流行态势及主要流行特征。方法选择在自然地理条件、民族组成、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县、通过血清学调查确定居民包虫病的感染率;B 超普查确定患病率。通过屠宰场调查确定绵羊包虫病的患病率和通过粪抗原的检测确定家犬中细粒棘球绦虫成虫的感染率。以入户调查结合问卷调查确定居民养犬状况。对1991-2000年期间手术治疗的包虫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对调查结果与以往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5个县的调查点中.居民血清抗体的阳性率从18.3%至51.2%;包虫病的患病率从0.39%至3.01%,5个县的平均患病率为1.93%。家犬中成虫感染率从23.4%至34.8%。1岁龄绵羊患病率从43.7%至47.3%。两个县居民养犬户所占比例在40%以下,3个县在70%以上。1991-2000年期间额敏、木垒两县10年累计手术病例率各为337.31/10万和573.47/10万。结论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除布尔津县冲乎尔乡外,居民感染率和患病率、绵羊患病率、家犬感染率均处于高位,手术病例增加,表明北疆地区人、畜中的囊型包虫病在总体上处于稳定向上发展的流行态势,这与多年来除了在小范围内进行过包虫病防治试点工作外,没有进行过有计划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 柴君杰焦伟伊斯拉音常青孟贺巴特付承韩玲玲徐世东孙立峰白国琦赛力克马合木提多鲁肯薛海筹冯正
- 关键词:囊型包虫病自然地理条件细粒棘球绦虫预防控制措施手术病例B超普查
- 犬用吡喹酮缓释药棒的改进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在原有皮下埋植型犬用吡喹酮缓释药棒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 ,使其有效缓释时间达 2年以上。设计和提供配套使用的埋植工具和方法。方法 通过对药物装量和惰性填料配比的调整 ,达到在保持有效剂量条件下 ,提高其缓释效率 ,并通过现场大面积应用确定其有效缓释时间。结果 经过改进的SRPⅢ型药棒降低了埋植后第 1年的药物释放量 ,相应地增加了第 2和第 3年的药物释放量 ,药物在埋植后的第 3年末释放完毕。在此期间完全控制了家犬中细粒棘球绦虫的自然感染。结论 SRPⅢ型犬用吡喹酮缓释药棒在家犬皮下埋植后可保持有效缓释时间达 3年。大规模现场验证表明可以在 3年内完全控制家犬中细粒棘球绦虫的自然感染。为人畜包虫病的预防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
- 焦伟付承瞿群柴君杰奴尔别克徐世东韩新魁韩玲玲孙立峰木汉也尔夏提
- 关键词:囊型包虫病家犬
- 三株分泌抗细粒棘球蚴囊液抗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建立和初步鉴定被引量:6
- 1991年
- 以羊肝细粒棘球蚴囊液抗原免疫BaLb/c鼠脾细胞与SP2/o骨髓瘤细胞常规方法融合。用人肝棘球蚴囊液抗原间接ELISA法检测,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G_4、2F_1和2F_(10)。对人肝包囊液抗原ELISA的终点分别为1∶204800,1∶819200和1∶3200。对纯化羊肝包囊液抗原致敏羊血球IHA的终点均为1∶512,但3株单抗等量混合后IHA滴度达1∶4096。对猪囊尾蚴抗原的ELISA滴度分别为1∶4000、1∶2000和1∶2000。对泡球蚴抗原ELISA滴度分别为1∶2000、1∶1000和1∶2000。交叉阻断ELISA试验的结果初步显示此3株单抗可能识别不同的抗原表位。3株细胞在液氮中冻存两年复苏后,仍继续稳定分泌抗体。
- 王伟李雄杨旭焦伟
- 关键词:棘球蚴病细粒棘球绦虫免疫学
- 新疆绵羊源和骆驼源细粒棘球蚴超微结构的初步比较观察被引量:1
- 1996年
- 用透射电镜对新疆乌鲁木齐绵羊源和骆驼源细粒棘球蚴囊壁及原头节标本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发现二者之间在囊壁角质层和原头节生发层结构上有明显区别。绵羊源囊壁角质层高电子密度颗粒多,密度大,形成显著的板层状结构;原头节生发层远端胞浆厚,含有多量囊泡。骆驼源囊壁角质层高电子密度颗粒少,不形成明显的板层状结构,原头节生发层合胞体带薄,囊泡少。讨论了这一发现在分类学上的意义。
- 焦伟相川正道柴君杰依斯拉音
-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绵羊超微结构角质层
- 阿苯达唑乳剂治疗包虫病的研究
- 柴君杰肖树华高芳华焦伟孟贺巴特王漪尤纪青毛一丁王鸣杰付承
- 包虫病是主要流行于我国西部地区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全国有22个省、市自治区有本病发生。由于患病后劳动能力丧失,农牧民因治疗包虫病而倾家荡产,包虫病已经成为农牧民因贫致贫和因贫返贫的主要因素之一。包虫病手术后复发...
- 关键词:
- 关键词:阿苯达唑乳剂囊型包虫病
- 阿苯达唑乳剂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寄生虫药阿苯达唑的新剂型—乳剂,本发明含有阿苯达唑0.125-10.0(重量比),同时还含有液状油脂、乳化剂和防腐剂及调味剂。用于治疗包虫病或其他寄生虫病,上述制剂可增加血药浓度,提高疗效,毒性低,制备简...
- 肖树华高芳华柴君杰焦伟
- 文献传递
- 粪抗原检测法诊断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研究Ⅱ.粪抗原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实验感染犬排出粪抗原的动态观察被引量:20
- 1999年
- 用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虫体抗原及其抗体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滴定成虫抗原的结果A450值与抗原含量呈指数曲线关系,高度相关(r=0.98)。实验感染家犬粪抗原含量在2.5-8.0μg/ml之间,因此本法在检测粪抗原中具有足够的敏感性。家犬泡状带绦虫的感染引起的交叉反应是影响本法特异性的主要问题。选择最适的抗体包被浓度可消除交叉反应。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感染家犬后,粪抗原呈低滴度阳性,至21天后迅速升高。实验感染泡状带绦虫的家犬观察50天粪抗原均在临界水平之下。作者推荐本法可用于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感染的诊断。
- 焦伟焦伟伊斯拉音.乌斯曼柴君杰瞿群
-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抗原ELISA粪便
- 新疆和布克赛尔县首次发现黄兔尾鼠感染多房棘球蚴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调查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境内国营牧场秋季荒漠草原黄兔尾鼠(Lagurus luteus Eversmann)的数量及是否感染多房棘球蚴。方法2009年9月24—28日,采用洞口系数法调查鼠密度,用中号板夹捕获鼠类。对捕获的黄兔尾鼠进行解剖,检查是否感染棘球蚴,解剖后用肉眼观察肝脏和脾脏感染棘球蚴状况。结果黄兔尾鼠密度为103.68只/hm2(1hm2=10000m2),共捕获野生黄兔尾鼠28只,解剖发现1只自然感染棘球蚴,切片和染色观察其具有囊泡结构、成熟的原头节、角质层和生发层,病原学鉴定为多房棘球蚴,感染率为3.57%。结论黄兔尾鼠体内查获的多房棘球蚴为该绦虫中间宿主的首次发现。
- 杨东生赵登科郭宏吴中山沙依拉吾蒋卫焦伟
- 关键词:多房棘球蚴
- 青海省包虫病的生态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7
- 2002年
- 目的 评价 1997~ 2 0 0 1年在青海省青南高原区、柴达木盆地区、祁连山地和河湟谷地区进行的人与动物两型包虫病的生态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方法 人群包虫病感染情况采用 Bu- EL ISA、EM1 8- EL ISA和 B超、X线进行检查和评价。动物棘球蚴病 /棘球绦虫感染调查采用解剖学方法和寄生虫学方法进行确认和鉴别。 结果 1女性人群的血清阳性率 2 9.5 3% (797/2 6 99)和患病率 6 .5 6 % (177/2 6 99)总是显著高于男性人群的 2 1.2 2 % (5 82 /2 74 3)和 4 .2 2 % (114 /2 74 3) ;随年龄增长 ,人群包虫病血清阳性率和患病率升高 ;以牧民、半农半牧民的血清阳性率和患病率最高 ,显示出青海省两型包虫病流行的人群分布特征。2青海省人与动物包虫病 /棘球绦虫的血清阳性率和感染 /患病率呈南北高、东西较低的地理学分布特征。3青海省是囊型和泡型包虫病的混合流行区 ,主要以囊型包虫病 /细粒棘球绦虫为主 ,这是青海省两型包虫病流行的生物学分布特征。 结论 青海 3个不同地形区两种棘球绦虫的生活史循环链十分复杂 ,家养动物相互之间、野生动物相互之间、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之间均参与其中 ,这是青海省两型包虫病流行病学的重要特点。
- 王虎柴君杰刘凤洁江莉焦伟马淑梅曹得萍吴献洪何多龙
- 关键词:包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