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晏

作品数:13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衰竭
  • 6篇肝衰
  • 6篇肝衰竭
  • 3篇血浆
  • 3篇血浆置换
  • 3篇细胞
  • 3篇慢加急性肝衰...
  • 3篇慢性
  • 3篇急性肝
  • 3篇急性肝衰
  • 3篇急性肝衰竭
  • 2篇血浆置换治疗
  • 2篇乙型
  • 2篇预后
  • 2篇纤维化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慢性乙型
  • 2篇肝病
  • 2篇肝炎

机构

  • 13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3篇熊晏
  • 6篇罗新华
  • 6篇罗燕
  • 4篇邵和军
  • 1篇林炳亮
  • 1篇汪晓凤
  • 1篇陆滢雪
  • 1篇刘天昭
  • 1篇吴云
  • 1篇彭虹
  • 1篇邓蕊

传媒

  • 5篇贵州医药
  • 3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大医生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2
  • 5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浆灌流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效果研析
2020年
目的:探讨用血浆灌流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保肝、抗病毒、补充维生素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对试验组患者进行血浆灌流治疗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CRE)、白蛋白(ALB)的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TBIL的水平、CRE的水平、ALB的水平及PTA均更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ALT的水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更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用血浆灌流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熊晏龙黎罗燕罗新华
关键词:血浆灌流血浆置换慢加急性肝衰竭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病、肝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病、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肝病及肝功能衰竭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 89%,高于对照组的56. 76%(P <0. 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 70%,低于对照组的18. 92%(P <0. 05)。结论内科治疗方案联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病、肝功能衰竭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肝功能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罗燕熊晏
关键词:重型肝病肝功能衰竭人工肝支持系统
高敏HBV-DNA检测在低病毒血症患者抗病毒治疗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高敏PCR在慢乙肝低病毒血症患者抗病毒治疗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采用普通PCR检测HBV-DNA水平低于检测下限(<200IU/mL)的17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采用高敏PCR试剂再次检测其HBV-DNA水平(检测下限<10IU/mL),并将HBV-DNA水平与HBeAg定量、肝硬度值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75份经普通PCR检测HBV-DNA水平低于检测下限(<200IU/mL)的标本再次采用高敏PCR检测后存在以下状况:>200、100-200、10-100、<10IU/mL和阴性,占比分别为8.5%、9.7%、28%、14.9%和38.9%。HBV-DNA水平降低同时HBeAg定量水平也逐渐降低。其中,HBV-DNA阴性组HBeAg定量水平显著低于100-200IU/mL组和>200IU/mL组(P<0.05)。HBV-DNA>200IU/mL组肝硬度值与HBV-DNA阴性组肝硬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敏PCR检测技术更能准确反应感染者的乙肝病毒复制水平;血清HBeAg定量及肝硬度结果也显示了其与HBV-DNA水平的一致性,能更好的对低病毒血症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监测。
龙黎张卿熊晏罗新华邵和军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DNA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槐耳颗粒治疗Ⅰ期肝细胞癌患者的安全性及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槐耳颗粒治疗Ⅰ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安全性及对预后的影响,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TACE治疗后是否口服槐耳颗粒将57例Ⅰ期HCC患者分为联合组(n=29,口服槐耳颗粒)和对照组(n=28,未口服槐耳颗粒)。比较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Ⅰ期HCC患者TACE联合槐耳颗粒治疗后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截至TACE治疗后48周,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31.2周和24.1周;术后48周,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1.0%和14.3%,联合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hild-Pugh分级、病灶数目以及肿瘤滋养动脉数目均是Ⅰ期HCC患者TACE联合槐耳颗粒治疗后疾病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两组患者消化不良、恶心或呕吐、腹泻、疲劳、血细胞计数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联合槐耳颗粒治疗Ⅰ期HCC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可使患者获得更长的TTP以及更好的肝功能状态。
张卿熊晏汪晓凤龙黎
关键词:槐耳颗粒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疾病进展时间
慢性肝衰竭患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慢性肝衰竭患者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感染组,将同期未发生真菌感染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感染组病死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细菌感染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侵入性操作例数分别为78.33%、93.33%、55例,对照组分别为18.33%、46.67%、18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期间合并细菌感染种类、总胆红素指数、住院天数、使用抗菌药物累积时间、侵入性操作及使用抗菌药物种类是慢性肝衰竭患者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针对慢性肝衰竭患者真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能有效地降低真菌感染率。
罗燕熊晏林炳亮
关键词:慢性肝衰竭真菌感染
联合检测血清铁蛋白和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铁蛋白和甲胎蛋白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就诊14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组别划分。其中14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组,100名正常人员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甲胎蛋白(AFP)和血清铁蛋白(SF)测定结果、AFP和SF阳性率。结果研究组的血清AFP和SF测定结果较对照组明显,且与对照组的AFP和SF阳性率比较,研究组数值更高(P<0.05)。结论经血清铁蛋白和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发现实际诊断价值较高,能发挥良好的应用效果。
熊晏龙黎张卿罗燕车盈辰
关键词:血清铁蛋白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癌
实施受控衰减参数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中的运用价值被引量:5
2017年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全球脂肪性肝病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Hepatology[1]2014年综述文章数据显示脂肪性肝病已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中国发病率最高的肝病。既往诊断脂肪肝多基于超声检查结果,而肝穿刺活检则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前者存在检测结果粗略,无法进行定量诊断,后者存在穿刺风险,患者接受度低等问题。
彭虹邓蕊熊晏邵和军刘天昭罗新华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体质量指数甘油三酯
安络化纤丸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效果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系统评估用安络化纤丸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 :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作为检索平台,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检索2010年至2017年期间上述数据库中关于用安络化纤丸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乙肝肝纤维化且设置随机对照试验或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对检索到的文献中的内容和数据进行Meta分析,总结用安络化纤丸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效果。结果 :1)本研究中共筛选出11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这11篇文献中共涉及521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且这些患者均接受了随机对照试验(试验中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为对照组患者均使用核苷(酸)类药物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均使用安络化纤丸联合核苷(酸)类药物进行治疗。2)通过对上述文献搜集到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LN、HA、PCⅢ和ⅣC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 :用安络化纤丸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乙肝肝纤维化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熊晏罗新华吴云
关键词:安络化纤丸核苷(酸)类药物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DPMAS)联合低置换量血浆置换术(LPE)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影响分析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分析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DPMAS)+低置换量血浆置换术(LPE)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本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00例ACL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n=50),对照组给予PE(全量血浆置换术)治疗,观察组给予DPMAS+LPE治疗,两组均在治疗2周后进行效果评价,对比两组肝功能指标、Th1型细胞因子、Th2型细胞因子、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BIL(总胆红素)、ALT(谷氨酸转氨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FN-γ(干扰素-γ)、TNF-a(肿瘤坏死因子-a)、IL-6(白细胞介素-6)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IL-10(白细胞介素-10)、IL-2(白细胞介素-2)、IL-4(白细胞介素-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10.00%)与对照组(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MAS+LPE可有效改善ACLF患者肝功能,纠正Th1/Th2型细胞因子紊乱,治疗期间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
熊晏龙黎张卿罗燕邵和军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T淋巴细胞亚型
一种感染科病房灭菌换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染科病房灭菌换气装置,包括箱体、消毒管和过滤管,所述箱体的左侧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左端连通有集气罩,所述箱体的顶部插接有消毒管,所述消毒管的内腔安装有紫外线消毒灯,所述消毒管的顶部连通有过滤管...
杜阿帅熊晏陆滢雪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