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烈
- 作品数:49 被引量:13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巴以冲突:主要影响因素及预测分析被引量:6
- 2003年
- 本文从多种纷乱复杂的矛盾中提取对巴以冲突有重大影响的 7个最重要因素(联合国有关决议、领导机构、主要对抗方式、军力对比、外交与国际环境、社会发展状况、民众意愿等要素 )进行系统研究 ,并根据诸多因素的互动关系对巴以冲突的未来发展态势做出预测分析。虽然美国已经公布所谓“路线图” ,但和平还不是就能“按图索骥”的。鉴于巴以边界划分、水资源分配、耶路撒冷地位、难民回归等一系列涉及国家利益的棘手问题都是无法回避的 ,巴以问题的最终解决可能会分几步走 。
- 王京烈
- 关键词:巴以冲突影响因素互动关系水资源
- 埃及外交政策分析被引量:13
- 2006年
- 阿拉伯世界、非洲大陆和伊斯兰世界是埃及外交活动能够发挥重大作用的三个重要舞台,即构成所谓的“三个圈子”,也是埃及容易获取支持和协调行动的同盟军与重要外交资源。“三个圈子”的排列是相对变化的,体现埃及外交政策发展、变化和调整的轨迹,阿拉伯世界是埃及外交的中心舞台。埃及总统在外交决策上有“主导权”,同时也听取近臣和幕僚的意见。埃及成功地利用其外交资源,使外交力得到延伸,扩大了自身在地区事务和世界舞台上的影响,为本国社会经济发展赢得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 王京烈
- 关键词:外交圈子
- 扼住中东控两洋
- 2003年
- 中东是美国“两洋战略”中的“连接点”,控制中东可使美国的“两洋战略”遥相呼应,形成强有力的“哑铃态势”。
- 王京烈
- 关键词:石油军事政策
- 伊拉克战后中东形势评估被引量:2
- 2004年
- 通过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美国进一步实现了其战略构想——在全球地缘战略中建构扼住中东、控制两洋的"哑铃态势",推导出规范世界秩序的"中东模式",但是并没有给中东带来和平,相反使局势更力口动荡。解决巴以冲突并不缺少"方案",关键在于如何落实方案,如果以色列继续坚持强硬立场,那么无论谁出任巴总理都将难有作为。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之后,国际社会更不应无视巴勒斯坦人民继续生活在以色列的军事占领下。动荡的伊拉克充满变数,未来局势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伊民族矛盾、伊拉克重建问题、伊拉克各派势力的矛盾、主要大国与美国的争斗等4种矛盾的相互作用。此外,伊拉克还存在被肢解的危险。
- 王京烈
- 关键词:伊拉克战争战后重建民族矛盾地缘战略巴以冲突巴勒斯坦问题
- 阿富汗能否在战乱中再生被引量:2
- 2021年
- 美国及其盟友联手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并持续了20年。美国在战争中伤亡一万多人,消耗两万多亿美元,在阿富汗留下了一个百孔千疮的烂摊子,最终狼狈撤军。塔利班以更强势的姿态又回到了喀布尔,夺取了政权。塔利班接手了一个百废待兴、危机重重的阿富汗。塔利班面临太多挑战和棘手问题,诸如反恐与禁毒、建立包容且有广泛代表性的政府、解决民生发展经济、推动民族国家构建、处理好政教关系、解决社会发展两元化等问题。如果上述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阿富汗有可能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建设时期。
- 王京烈
- 关键词:战争损失
- 整体考察美国的中东政策(上)被引量:6
- 2007年
- 无论在冷战时期还是后冷战时代,中东地区因其拥有丰富的能源和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而成为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部分。依照美国中东政策的源起、美在中东的利益、冷战和后冷战时期的美中东政策等历史线索和逻辑关系,本文对美国中东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整体考察,构建了"分析美国中东政策的框架"。其中,作者多年前提出的"考察美国中东政策的坐标"在实证研究中是可行且有效的。冷战后,中东成为美国全球战略重点"两洋战略"的"连接点"和"支撑点",具有"不可替代性",从而与"两洋战略"遥相呼应,构成强有力的"哑铃态势",加强了"两洋战略"。此外,美国发动了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三场有重大影响的战争,进一步说明中东地区对美来说不仅有着无法割舍的利益需求,而且还是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舞台。
- 王京烈
- 大国与中东被引量:2
- 2001年
- 6月 8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在北京联合召开学术研讨会 ,双方十几名专家学者就当前中东的一些热点问题交换了看法。
- 伊塔马尔·拉比诺维奇王京烈等
- 关键词:伊斯兰教政治联合国阿以冲突
- 美国伊朗新一轮对抗及爆发战争的危险
- 2020年
- 新年伊始,美国就再一次打开了"潘多拉盒子",用无人机发射导弹刺杀了伊朗高级军事将领苏莱曼尼,不仅使美伊直接对抗,还引发中东局势进一步动荡。美伊关系不仅有延续四十多年的对抗冲突,也曾有相互支持、利用的"蜜月期",甚至美国等西方国家还是伊朗核发展项目的始作俑者。延续至今的冲突对抗皆因意识形态上的分野和现实利益矛盾。美伊之间的博弈还将继续:制裁与反制裁,挑战与威胁甚至代理人战争还会发生,但形式和程度会有不同。美国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但伊朗也拥有很强的反制能力,使美国不能小视。尽管美伊对抗冲突加剧,但爆发大规模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不大。双方都没有把接触、谈判的大门关闭。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更可能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
- 王京烈
- 关键词:核问题
- 巴以和平可能要走更长的路
- 2002年
- 3月底以来急剧恶化的巴以局势虽然在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介入下于近期出现了暂时的缓和 ,但这种缓和丝毫不能让人对巴以冲突的和平解决抱有轻松、乐观的心态 ,因为巴以之间持续了几十年的恩怨与纷争实在是剪不断理还乱。巴勒斯坦人民渴望和平 ,以色列人民也渴望和平 ,全世界人民没有一个不渴望和平 ,可和平离巴以人民就是这样可望而不可及。这样的局面还会延续多久 ?对近期巴以几近失控的局势演变进行反思 ,或许有助于我们对未来事态发展的把握。— 2 0 0 2年 5月 1 5日—
- 王京烈安维华李国富殷罡王建陈沫
- 关键词:巴以和谈巴以冲突
- 奥巴马时代美伊关系博弈被引量:1
- 2009年
- 迄今为止奥巴马并未对其中东政策做出系统的阐述,但是从奥巴马执政100多天来其本人和美国政府高官的一系列讲话和对外宣示中的表态,我们仍可以厘清奥巴马中东政策和对伊朗政策。奥巴马对伊政策的确有别于布什,但实质仍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胡萝卜不多、也不新鲜,而大棒早已高高举起并随时都可能打下来。美伊开始了新的博弈。
- 王京烈
- 关键词:美伊关系美国政府对伊政策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