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以巧

作品数:15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肝移植
  • 5篇细胞
  • 5篇大鼠肝移植
  • 4篇免疫耐受
  • 3篇胆道
  • 3篇胆道并发症
  • 3篇术后
  • 3篇活体
  • 3篇活体肝
  • 3篇活体肝移植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2篇胆管
  • 2篇胆管细胞
  • 2篇胆管细胞癌
  • 2篇凋亡
  • 2篇凋亡诱导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移植术

机构

  • 1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沈柏用
  • 15篇王以巧
  • 13篇彭承宏
  • 11篇李宏为
  • 10篇祝哲诚
  • 9篇詹茜
  • 8篇鲍国清
  • 8篇邓侠兴
  • 6篇汪小辉
  • 4篇钱道海
  • 3篇程东峰
  • 3篇潘春鹏
  • 1篇施源
  • 1篇金佳斌
  • 1篇郑聪
  • 1篇陶然
  • 1篇翁原驰
  • 1篇刘钦
  • 1篇董阳

传媒

  • 4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2013中国...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上海医学
  • 1篇新疆医学
  • 1篇器官移植

年份

  • 1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胞凋亡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诱导移植受体存活的影响,并分析骨髓输注诱导移植肝长期存活的机制。方法Kamada法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随机法分四组(n=8);A组:同品系组;B组:免疫排斥组;C组:B组+免疫抑制剂;D组:C组+骨髓输注...
祝哲诚王以巧沈柏用程东峰彭承宏李宏为
Th1/Th2细胞因子变化在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2014年
目的:研究大鼠肝移植术后移植肝和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并分析其在急性排异反应和耐受诱导中的作用。方法:Kamada法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A组:同品系组;B组:免疫排异组;C组:B组+免疫抑制剂;D组:C组+骨髓输注。RT-PCR和ELISA技术分别检测移植肝和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2、INF-γ、IL-4、IL-10、TGF-β1的表达,并观察受体存活率。结果:在B组中Th1型细胞因子(IL-2、INF-γ)表达高于A、C和D组(P<0.05);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和TGF-β1表达低于C和D组(P<0.05);细胞因子在C组与D组大鼠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A、C、D组大鼠术后近、远期存活率明显优于B组。结论:Th1型细胞因子(IL-2、INF-γ)参与肝移植急性排异反应的发生,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和TGF-β1可能参与移植物免疫耐受的诱导,延长移植物存活。
王以巧祝哲诚沈柏用邵去非郑聪彭承宏李宏为
关键词:肝移植TH1TH2排异反应免疫耐受
小型猪小体积肝移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构建成熟稳定小型猪小体积肝移植模型的方法。方法选用体重一致的广西巴马小型猪20只,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供体组和受体组各10只。在获取供肝的过程中即进行减体积操作,切除左半肝并保留肝中静脉主干。受体采用经典原位非静脉-静脉转流法行小体积肝移植。记录受体肝移植的手术时间,供肝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受体无肝期时间。观察移植术后2周存活情况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5~7h,平均6h;供肝热缺血时间2~3min;冷缺血时间(116±16)min;无肝期时间(35±4)min。术中小型猪均无死亡。10只受体猪中,2只死于手术相关并发症,其中1只于术后10h死于肝断面出血,另1只于术后2d死于切口疝。其余8只受体猪皆存活超过2周,2周存活率达80%,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在供体手术中切除左半肝并保留肝中静脉主干,受体采用经典原位非静脉-静脉转流法行小型猪小体积肝移植模型构建是可行且稳定的。
鲍国清王以巧汪小辉钱道海沈柏用詹茜潘春鹏翁原驰金佳斌祝哲诚邓侠兴彭承宏李宏为
关键词:肝移植动物模型移植物转流术
活体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缓冲效应与胆道并发症及小体积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活体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缓冲效应(hepatic arterial buffer response,HABR)与肝功能恢复、早期胆道并发症及小体积综合征(small—fov size syndrome,SFSS)的关系。方法通过监测34例活体肝移植受者术前及术后肝动脉缓冲效应相关参数(肝动脉及门静脉流量等),结合肝功能、超声、CT及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分析其与早期胆道并发症及小体积综合征的关系。结果34例患者中11例术后早期(被动)肝动脉缓冲效应一直存在(组1),23例消失(组2)。组1患者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11.6±9.0)d、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0.6±8.8)d、总胆红素(TBil)(平均29d)的恢复快于组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1患者在早期胆道并发症和小体积综合征(SFSS)的总发生率(分别为9%和37.0%)上显著低于组2(分别为39.0%和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活体肝移植术后早期多数患者(被动)肝动脉缓冲效应消失,这很可能是导致早期胆道并发症及小体积综合征的原因;术后早期监测肝动脉缓冲效应能预测并防治早期胆道并发症及小体积综合征,避免移植手术失败。
钱道海刘钦汪小辉潘春鹏沈柏用鲍国清王以巧彭承宏祝哲诚邓侠兴詹茜李宏为
关键词:活体肝移植肝动脉缓冲效应胆道并发症
多黏菌素B对大鼠移植肝的保护作用
2012年
目的探讨多黏菌素B(PMB)抗内毒素处理对大鼠移植肝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取SD大鼠,采用双套管法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鼠分为对照组(移植前肌注生理盐水0.5ml)和实验组(移植前肌注含1mg/ml PMB的生理盐水0.5ml)。肝移植术后,监测受鼠肝肾功能,采用动态浊度法检测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移植肝组织CD14、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NF)-κB、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P-1)等内毒素通路相关指标及热休克蛋白(Hsp)60的蛋白和mRNA水平,观察移植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再灌注后1h,实验组受鼠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再灌注后6h,两组均接近正常水平(P〉0.05)。术后实验组丙氨酸转氨酶、TNF-α和IL-6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肝组织CD14和TLR4 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肝组织Hsp60 mRNA和蛋白及NF-κB、AP-1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PMB可降低大鼠肝移植术后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改善受者肝功能,减轻血清炎症反应,降低肝组织内毒素通路指标,减轻病理损伤。
王以巧沈柏用鲍国清汪小辉钱道海詹茜潘春鹏邓侠兴祝哲诚彭承宏李宏为
关键词:肝移植多粘菌素B
活体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研究及相关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活体肝移植(LDLT)术后的胆道并发症(BC)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瑞金医院肝移植中心2006年6月至2009年9月实施的42例LDLT的临床资料,对LDLT术后BC的发生进行总结和分析。统计LDLT术后BC发生的可能因素,进行单因素对照分析。结果 42例LDLT其中出现BC 16例(A组),未出现BC 26例(B组),BC的发生率为38.1%。A组与B组LDLT患者在右半肝和左半肝所占比例(50%vs 9.1%)(P=0.044)、有无动脉并发症所占比例(70%vs 28.1%)(P=0.045)、冷缺血时间(cold ischemic time,CIT)(P=0.048)、无肝期时间(P=0.037)、移植物受者体重比(graft weight/recipient weight,GWRW)(P=0.04)及GRWR≥1(P=0.029)等6个因素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DLT术后BC的发生率高低与手术医生的熟练程度,手术方法的改进,缩短冷缺血时间、无肝期时间有关,还与左右半肝比例和GWRW有关。
汪小辉王以巧沈柏用鲍国清邓侠兴祝哲诚阿依都.阿不都热依木詹茜彭承宏李宏为
关键词:活体肝移植胆道并发症手术后并发症单因素分析
胆管细胞癌ROS酪氨酸激酶基因融合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胆管细胞癌ROS酪氨酸激酶基因的融合,揭示胆管细胞癌的发生机制。方法:运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PCR检测,Western印迹法分析胆管细胞癌病人ROS酪氨酸激酶融合情况。结果:23例胆管细胞癌组织中2例(8.7%)存在ROS酪氨酸激酶融合,为FIG-ROS(S)和FIG-ROS(L),正常组织未发现ROS酪氨酸激酶融合。结论:胆管细胞癌病人中存在FIG-ROS酪氨酸激酶融合,其可能与胆管细胞癌的发生关系密切。FIG-ROS酪氨酸激酶融合可为初步筛查和靶向治疗胆管细胞癌提供方向。
董阳王以巧邓侠兴詹茜沈柏用彭承宏李宏为
关键词:胆管细胞癌酪氨酸
大鼠不同体积肝移植术后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的动态变化
2010年
目的 比较大鼠不同体积肝移植术后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及其受体CDl4和Toll样受体4(TLR4)的变化以探讨肝移植小肝综合征的病因.方法 参照"Kamada二袖套法"和体内切肝法建立SD大鼠→SD大鼠原位100%(Ⅰ组)、50%(Ⅱ组)、30%(Ⅲ组)体积肝移植组和假手术组.于门静脉重新开放后1、3、6、12和24 h检测各组受鼠门静脉内毒素的水平以及肝组织CD14 mRNA和TLR4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Ⅰ、Ⅱ组术后门静脉血内毒素血症高峰出现在术后1 h,随后下降,Ⅰ组在术后3 h接近正常,Ⅱ组在术后12 h接近正常;Ⅲ组高峰出现在术后6 h,在术后24 h接近正常.Ⅰ、Ⅱ、Ⅲ组再灌注后CD14 mRNA、TLR4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加,都在再灌注后3 h达到高峰,后渐下降,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大鼠原位100%、50%、30%体积肝移植术后出现门静脉内毒素血症,供肝体积越小术后受者内毒素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肝组织CD14 mRNA和TLR4 mRNA的相对表达量也越高,持续时间也越长.
王以巧鲍国清沈柏用汪小辉钱道海詹茜邓侠兴祝哲诚陶然彭承宏李宏为
关键词:肝移植内毒素门静脉CD14
胰岛细胞移植研究进展
2013年
1引言糖尿病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而1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胰岛的β细胞破坏,使胰岛素绝对缺乏,产生一系列代谢障碍,最终导致疾病的产生[1]。胰岛素对于绝大多数患者均有效,然而,1型糖尿病患者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目前,胰岛细胞移植是糖尿病治疗的研究热点,也是最有希望能够治愈糖尿病的一种方法。
汪小辉王以巧沈柏用阿依都.阿不都热依木艾力亚尔.阿依都
关键词:胰岛细胞移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型糖尿病细胞破坏代谢障碍胰岛素
大鼠30%小体积肝移植模型手术技巧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稳定、理想的大鼠30%体积肝移植模型。方法二袖套法和体内切肝法建立非动脉化30%体积肝移植模型,对100只SD大鼠施行50例30%体积肝移植(10例前期操作,不列入统计),对手术操作技巧和细节、术后存活及原因等进行探讨。结果手术成功率100%(40/40),术后1周、2周存活率均40%(16/40),死亡原因主要为肝功能:失代偿、胆管梗阻或胆漏、肝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肝叶坏死和腹腔感染等。结论30%体积肝移植模型改进后供肝残面出血率低,机械损伤小,供肝再灌注色红均匀,存活率好,可作为小体积肝移植有关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
汪小辉沈柏用王以巧鲍国清詹茜彭承宏
关键词:肝移植小体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