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杰
- 作品数:15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 大型志愿者项目管理体系及育人模式研究——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小甜橙”铁路志愿者服务项目为例
- 2015年
- 大型志愿者项目作为城市国际化、现代化的体现,也成为了高校通过实践育人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小甜橙"铁路志愿者服务项目为例,进行了基于实践经验的管理体系和育人模式研究,探讨了如何以大型志愿者项目为契机,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奉献意识和领导才能的志愿者管理者。
- 王佳杰
- 关键词:志愿者管理育人模式
- “双创加速期”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的思考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文以'双创加速期'为切入口,分析了高校'双创'教育的发展趋势,指出了'双创'教育存在'四重四少'的问题,通过国内外'双创'教育的启示,提出要以'协同'理念贯穿各个环节,并从问题导向出发,阐述了构建高校'双创'教育新生态的相关思路。
- 王佳杰
- 基于“微时代”的大学生网络虚拟人格引导策略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微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部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判断能力并未完全成熟大学生的虚拟人格却产生了"网络暴力"、"群体极化"、"网络成瘾"、"人格异化"等偏差现象。本文阐述了"微时代"网络思政教育的挑战及虚拟人格的产生原因和特点,并对高校思政工作者如何做好引导教育进行了研究分析。
- 茅华伟王佳杰
- 关键词:群体极化
- 高校“微创业”教育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微创业"作为新型创业模式,有其自身优势。将"微创业"纳入高校创业教育为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的不足,探讨了"微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微创业"教育策略提出了设想和意见。
- 王佳杰
-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校
- 以高校学术性社团带动地方工科院校学风建设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作为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参与科研活动、提升综合素质的高校学术性社团,在地方工科院校的学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专业归属感的增强、创新意识的提升、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针对地方工科院校的学风现状和在学术性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孕育学术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好学术性社团在学风建设中的优势作用。
- 王佳杰茅华伟
-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学风建设
- 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系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高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化大学的发展进程中,第一、第二课堂相辅相成、互为连接,共同承载着高校的育人功能,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本文从多个角度梳理第一、第二课堂的特点和逻辑关系,旨在进一步探究基于第一课堂范式的高校第二课堂科学化、规范化建设。
- 王佳杰
- 关键词:第二课堂
- “乐活”理念的倡导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被引量:2
- 2010年
- 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多元文化进入高校校园。坚持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乐活”方式逐渐成为年轻人喜好的时尚生活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推行“乐活”理念,不仅能促进和谐校园的发展.而且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出新时期学生们对环境保护和自我成长的诉求。
- 王佳杰
-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 基于协同化、朋辈化、课程化特点的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思考——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为例
- 2017年
- 本文聚焦大学生领导力面临的五方面突出问题,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协同化、朋辈化、课程化特点下创新设计与特色发展为例,具体阐述了如何强化领导力教育内涵、提升领导力教育实效的新思考和新途径。
- 王佳杰
- 关键词:协同化课程化领导力教育
- 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开展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被引量:1
- 2010年
- 在上海世博会即将召开的时代大背景下,针对新时期下大学生特点,通过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途径,大力开展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环保责任意识和创新发展意识。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贯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 王佳杰
-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思想政治教育
- 智慧教育理念下高校艺术教育转型与创新研究
- 2024年
- 智慧教育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引领教育发展的理念。面对传统模式下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小众化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滞后、技术与资源不匹配、师资队伍适应性挑战和评价体制机制僵化等发展瓶颈问题,本文阐述了智慧教育理念的内涵及特点,并从构建新生态系统、拓宽普及覆盖面、增加教育方式多样性、提升课程思政性和评价科学性等方面探讨智慧教育理念指引高校艺术教育转型与创新的适切性,提出应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全过程、立体化、体验式”智慧教育模式,结合“用户思维、大数据思维、社会化思维、迭代思维”,并加强领导机制体制、师资队伍和教育评价体系建设来实现艺术教育转型与创新。
- 王佳杰
- 关键词:智慧教育高校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