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附注射液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连用10d,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血钙、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各项生化指标,促进患者的康复。
- 安宁王俭张刚杨训周晓辉
-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急性胰腺炎疗效
- 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临床处理策略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临床经验。方法对7例肝移植患者采取快速切取和修整供肝、加强术中及术后处理策略。结果7例手术均成功,术后并发急性排斥1例、肺部感染3例、胆道感染2例、肝脓肿1例。结论完善的手术技术、正确的术后处理是提高肝移植围手术期生存率的关键。
- 甘险峰罗澜云杨训周晓辉张刚王俭
- 关键词:同种异体肝移植
- 丝线结扎胆囊颈管和胆囊动脉在LC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用丝线结扎胆囊颈管和胆囊动脉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在13159例LC手术中,97%(12745/13159)不使用钛夹而采用普通丝线结扎胆囊颈管和胆囊动脉。结果占总病例73.0%的单纯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息肉和胆囊炎病例,平均手术时间21min。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52min。全部病例无一例因此方法处理胆囊颈管和胆囊动脉而发生术后胆漏、出血等并发症,恢复较快,术后3~5d出院,患者体内无金属异物存在,无相应不良影响。结论丝线结扎胆囊颈管和胆囊动脉,操作简单,结扎可靠,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损伤肝外胆管和邻近器官,降低术中风险,避免金属异物留置体内引起的不良影响,拓宽手术指征,更适用胆囊急性炎症期、胆囊颈管增粗的病例,其治愈率较高,并发症少。
- 王俭范明修瑞龄杨训安宁杨和清李石沙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丝线结扎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同类型胆管损伤的处理被引量:18
- 2008年
-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的特点和处理经验,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LC术中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肝总管刺破伤,及时于腹腔镜下缝合8例,中转开腹修补33例,术后发现再开腹修补8例;12例胆总管横断伤,术中发现10例中转开腹行胆总管端端吻合术、T管支撑引流,术后发现2例先行腹腔引流,3个月后再行胆肠吻合;8例胆总管部分夹闭者,行剖腹取钛夹、T管支撑胆管引流半年;10例肝总管及胆总管缺损和2例肝总管缺损伴左、右肝管部分夹闭者,均先行引流,3个月后再行肝门胆管空肠吻合术。全组病例经上述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不同类型的胆管损伤应采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进行相应处理可获良好疗效。
- 王俭安宁郑波杨训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
- 胆囊急性炎症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处理技巧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胆囊急性炎症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579例胆囊急性炎症期行LC手术的患者临床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囊管和动脉丝线结扎组1359例术后仅发生胆囊床胆漏1例,经再次手术引流治愈。胆囊颈管缝合组125例术后出现严重胆漏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小胆囊形成伴胆囊管残余结石1例再次开腹手术切除治愈。胆囊管未作特殊处理组43例术后出现胆漏2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活动性出血1例经开腹手术止血治愈;肝下积液继发感染1例,经穿刺置管引流治愈。完成腹腔镜手术组共1527例,其中术后近期发生严重并发症7例(0·46%),全组均治愈出院。结论在胆囊急性炎症期LC术中,采用结扎或缝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等处理技巧可降低术中风险,减少中转开腹手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王俭范明安宁张刚杨训郑波李石莎王刚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炎急性手术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常见出血原因和处理技能
- 200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的处理方法及技能。方法:分析18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的类型及临床处理。结果:本组15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经恰当处理,无副损伤和术后并发症,另有26例术中出血处理不善,造成20例术后黄疸,5例中转开腹手术,1例术后胆漏,经恰当处理全部病例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采用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王俭安宁张刚杨训郑波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出血
- 预防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术并发症的探讨(附36例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手术技巧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以腹腔镜去顶开窗引流术治疗的36例单纯性肝囊肿,以电刀或超声刀去顶开窗,电凝或碘酊处理囊肿内壁。观察术后近期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本组患者均未中转开腹,术后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近期效果良好。结论通过适当筛选患者,术中对去顶开窗和囊肿内壁的恰当处理,可保证腹腔镜手术的顺利完成,防止并发症发生。
- 王俭安宁张刚郑波甘险峰杨训母齐鸣王刚
- 关键词:肝囊肿腹腔镜手术并发症
- 胆道结石合并胆道感染的病原谱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胆道感染常全身播散而发生菌血症,本研究通过了解本院近年来胆道结石并胆道感染的病原谱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情况,为临床经验性治疗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治疗胆道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共237例,进行胆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对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的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汁细菌培养阳性患者204例,共培养出226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53株(67.7%),革兰阳性菌67株(29.6%),真菌6株(2.7%)。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55/226,24.3%)、肠球菌属(40/226,17.7%)、葡萄球菌属(25/226,11.0%)、肺炎克雷伯菌(21/226,9.2%)和铜绿假单胞菌属(17/226,7.5%),其中混合感染率为10.8%(22/204)。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最低(<8%),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钠和左氧氟沙星等耐药率较高(>40%)。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最低(0%),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钠、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噻肟钠等耐药率较高(>40%)。结论胆道结石并胆道感染的病原菌中主要以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属等为主,对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普遍较高;临床上需加强病原菌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以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有效控制胆道感染。
- 安宁王俭杨训周晓辉
- 关键词:胆道结石细菌培养
- 1478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技巧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4月~2012年4月147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成功完成LC 1435例,43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2.9%,其中胆囊三角致密粘连27例,胆囊结肠内瘘3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2例,mirizzi综合征5例,术中出血6例。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3~1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治愈率100%。结论严格按照腹腔镜手术基本原则,掌握如下手术技巧:①发病后72h手术;②采用4孔法并使胆囊周围组织形成张力游离胆囊;③采用多种措施提高胆囊三角的处理质量;④游离胆囊时宁浅勿深。急性胆囊炎行LC是安全可行的。
- 安宁王俭杨训黄锐董科
-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年龄≥65岁的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40ml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5~10d;比较两组症状、体征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多项观察指标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结论参附注射液可能通过改善胰腺微循环,保护或改善心肌、肺、肝等重要器官的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功能,从而快速改善老年患者病情,缩短住院时间。
- 罗兰云王俭郑波黄锐杨训周晓辉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老年参附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