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再岭
- 作品数:26 被引量:17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组(简称"结合组"),各40例.治疗1周后、2周后采用洼田饮...
- 马金娜宁丽娜王再岭朱婧熊杰
- 关键词:针刺吞咽障碍脑梗死
- 卒中后吞咽困难的针灸治疗进展被引量:7
- 2013年
- 介绍卒中后吞咽困难的针灸治疗进展,分析近年来针灸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文献,从体针疗法,项针疗法,舌针疗法,眼针疗法,电针疗法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综述。目前现代医学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针灸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显著,且具有费用低廉,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但目前临床研究尚存些问题有待今后改进。
- 刘冰虹王再岭熊杰
- 关键词:吞咽障碍针刺疗法
- 大黄防治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系统评价大黄防治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Embase收集关于大黄防治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所有检索均截止至2015年12月。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 Man5.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8项RCT,697例患者入选。与对照组相比,中医药组总有效率(OR=3.70,95%CI[2.42,5.65],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黄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在防治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有一定的优势。但纳入文献数量较少,质量较低,仍需更多大样本、设计更加严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证明大黄防治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有效性。
- 常城武建婷王再岭熊杰
- 关键词: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META分析
- 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观察运用针刺法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组(简称"结合组"),每组各25例。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结合组给予针刺治疗加用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治疗14 d后采用洼田饮水实验、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的吞咽困难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吞咽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2组间的评分差值,较结合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合组总有效率(96.0%)优于针刺组总有效率(88.0%)(P<0.05)。结论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通过刺激咽喉部,使吞咽肌群运动障碍缓解,实现吞咽反射的恢复和重建,明显提高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 马金娜秦晓勇王再岭王智达熊杰
- 关键词:针刺吞咽障碍吞咽反射脑出血
-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5年
-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确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不同的针刺方法或选穴,疗效各异,因此,综合分析近3年关于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研究进展,着重从针刺的选穴和操作方法两方面总结,为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更规范有效的疗法提供基础,以减少面瘫后遗症。
- 宁丽娜王再岭熊杰石学敏
- 关键词:针刺周围性面瘫
- 医院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初探被引量:5
- 2014年
- 在参阅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医院开展医疗风险管理的实践,对医疗风险的概念、特点及成因进行简要介绍与分析,并从树立正确医疗风险意识、强化能力培养、完善相关处理机制、加大监管力度等方面,提出加强医疗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旨在健全与完善医疗风险管理机制,促进医院安全、健康发展。
- 毕桂泉王再岭
- 关键词:医疗风险管理
- 针刺结合颈部皮肤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0
- 2015年
-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治疗仪组及结合组,各40例。针刺选风池、翳风、上廉泉、金津、玉液等穴,吞咽治疗仪治疗时在颈部皮肤上沿正中垂直放置2对电极,或在气管正中线左右两侧分别放置1对电极,均每日1次,治疗2周。治疗1周、2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的吞咽困难亚量表进行评定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1周、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各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1周后及2周后,针刺组及治疗仪组各评分差值与结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合组优于针刺组及治疗仪组;3组临床疗效比较,结合组总有效率高于针刺组及治疗仪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法可明显提高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 马金娜王再岭宁丽娜杨慧熊杰
- 关键词:针刺脑梗死吞咽障碍
- 从经络脏腑角度浅析健身气功“八段锦”的作用机理被引量:6
- 2012年
- “八段锦”之“八”字含“八卦”之意,寓多种要素相辅相成,循环统一,浑然一体之意。如明·高濂在《遵生八笺》“八段锦导引法”所述“于后午前做,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锦”由“金”、“帛”组成,为丝织品,绝美华贵,这里暗喻其动作如丝帛连绵不断、
- 吴名陈资如王再岭
- 关键词:健身气功脏腑《遵生八笺》相辅相成八卦
- 《续名医类案》刺络放血疗法浅析被引量:2
- 2012年
- 为研究刺络放血法在《续名医类案》中的应用,分析《续名医类案》中涉及的药、针、砭、灸以及外治法等内容,发现《续名医类案》详细记载了放血疗法的适宜疾病、放血工具、方法、部位、放血量以及禁忌,说明在《续名医类案》时期放血疗法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吴名靳冬王再岭
- 关键词:刺络放血续名医类案针灸
-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疗效的系统评价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评价国内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库、CBM,手工检索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过刊资料库及相关会议论文集,收集国内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4.2.10软件,并进行失安全数分析;用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共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05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效率:电针与非针刺(RR=2.10,95%CI[1.79,2.45])、毫针与非针刺(RR=1.29,95%CI[1.19,1,40]),针刺组优于对照组。失安全数分析显示评价结果较为稳定;漏斗图图形不对称,考虑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针刺在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
- 王再岭傅立新熊俊祁营洲李胜
- 关键词:针刺脑卒中尿失禁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