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贤
- 作品数:10 被引量:12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 广州市构建山水城市的思考被引量:2
- 2002年
- 本文提出广州构建山水城市的两个操作层面——理性层面与感性层面。认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是非自然与自然生态因素的竞争,构建山水城市寻求的是两者和谐共生的平衡点,而不是压制竞争,未来的广州应该是山水文化与山水形体相结合的信息城。
- 魏清泉王冠贤
- 关键词:城市建设山水城市
- 物流企业区位研究:综述与思考被引量:6
- 2008年
- 物流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起才开始逐渐深入并走向白炽化,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物流展开探讨性研究,物流企业区位的相关理论研究也正如物流运作本身具有的特点一样,体现了"集成"的特征,形成有各个学科独立思想存在的综合性理论思路。同时,物流是高度信息化和技术化的服务行业,其区位行为呈现"流动性"和"虚拟化"特征,表现出传统的区位理论无法解释的区位选择现象。文章综述国内外物流企业区位研究理论,寻求物流企业区位选择的共性,以期遵从物流企业行为力规律基础上有效引导物流市场健康发育。
- 王冠贤魏清泉
- 关键词:物流
- 乡村地区协调发展的宏观引导政策探讨——对《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村庄专题研究工作的思考被引量:2
- 2009年
- 城乡协调发展是目前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索乡村地区协调发展的公共政策也成为了新形势下迫切与客观的要求。本文主要是分析国外乡村地区发展历程与经验,结合广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阐述《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村庄专题对乡村地区协调发展的宏观引导政策的思考与探索,提出了制定政策分区科学分类指导村庄发展、明确各层次规划作用倡导公众参与、发挥多部门管理职能等宏观引导措施。
- 王冠贤
- 关键词:乡村地区协调发展公共政策
- 广州市物流企业空间分布研究
- 该文以多案例实证研究的方法,综合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探讨广州市物流企业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并依据规律进一步构建合理的物流空间模式.首先,该文总结了国内外物流研究进展以及物流企业区...
- 王冠贤
- 关键词:物流
- 文献传递
- 东、西部大都市住宅消费倾向差异与机制分析——以广州和成都对比分析为例被引量:2
- 2002年
- 王冠贤
- 关键词:住宅消费居住空间
- 广州城市空间形态扩展中土地供应动力机制的作用被引量:27
- 2002年
- 近 10年来呈剧烈变动状态的广州城市空间形态 ,刻烙着城市有机体内外部矛盾碰撞摩擦的痕迹 ,其中包含着权力行为力在空间的冲突过程。文中拟就从人文主义方法论的角度 ,以土地供应为中介媒体 ,研究分析它的供应机制对近 10年广州城市空间形态生长的影响 ,映视土地供应背后权力行为力对城市空间形态扩展影响的一般规律 。
- 王冠贤魏清泉
- 关键词:城市空间形态
- 珠三角经济区村落形态的演变分析—以中山冈东村为例被引量:10
- 2002年
- 在对中山市冈东村的图形、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该村城市形态进行了分析,提出今后的发展规划应以该村原有形态为背景格局,通过水、路、风、林等贯通性廊道的镶嵌,形成两层面上的双框架形态,利用第二框架生态廊道的传输作用、切割作用、防护作用使城市网络结构得到疏导,从而形成冈东城市形态持续发展的优化机制。
- 王冠贤陈冰
- 关键词:珠三角经济区城市形态
- 湛江历史建筑特征及其保护被引量:11
- 2003年
- 湛江历史建筑具有传统建筑风格的和谐之美和欧式建筑风格的浪漫之美。但它在保护改造,协调其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务之急。作者指出它在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与城市交通、城市市容美化、城市现代化的不协调,以及与现代化商业经营的不适应,提出应定位历史建筑,多渠道进行保护;新旧建筑的衔接附会,利用旧建筑发展新内容;整合弘扬历史建筑文化以及用法制手段严格控制的建议。
- 王冠贤魏清泉
-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欧式建筑风格城市交通城市现代化
- 20世纪90年代珠三角经济区空间分异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7
- 2003年
- 90年代是珠三角经济增长的转折点 ,在原有优势日趋弱化的新形势下 ,珠三角经济区的空间组织在“极化—反极化”的分异运动中呈现新的态势。通过对 1990、1995、1999年 3个年份珠三角经济区各城市代表性指标的因子特征值的分析 ,可以明显观察到珠三角经济区正由不平衡向平衡、单极核向多极核的方向演变 。
- 王冠贤魏清泉蔡小波
- 关键词:珠三角经济区空间分异经济增长
- 广州市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实践、问题及建议被引量:47
- 2012年
- 广州市一直走在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技术探索的前沿,对其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基于此,研究重点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州市村庄规划编制体系与主体内容演变的过程,阐述了新时期广州市村庄规划体制的创新,对村庄规划进行动态的实施评估,从内部规划编制与管理技术因素和外部城乡发展公共政策因素两个层面剖析村庄规划实施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提出对未来村庄规划工作的建议。
- 王冠贤朱倩琼
- 关键词: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