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嵘

作品数:30 被引量:137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动脉
  • 15篇主动脉
  • 9篇麻醉
  • 7篇体外循环
  • 7篇主动脉夹层
  • 7篇外循环
  • 7篇夹层
  • 6篇胸腹主动脉
  • 6篇置换术
  • 6篇腹主动脉
  • 5篇心脏
  • 5篇移植术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4篇动脉旁路
  • 4篇胸腹
  • 4篇术后
  • 4篇氙气
  • 4篇脊髓
  • 4篇冠状动脉旁路

机构

  • 3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航空工业中心...

作者

  • 30篇王嵘
  • 13篇卢家凯
  • 12篇董秀华
  • 12篇程卫平
  • 8篇金沐
  • 7篇卿恩明
  • 6篇马月华
  • 4篇王岳锋
  • 4篇孙立忠
  • 4篇马志高
  • 4篇朱俊明
  • 4篇侯思雨
  • 3篇赵丽云
  • 2篇张雅慧
  • 2篇王盛宇
  • 2篇吴宪宏
  • 2篇王学勇
  • 2篇王义军
  • 2篇陈宏
  • 2篇赵铁夫

传媒

  • 13篇心肺血管病杂...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第七届北京五...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小儿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我院心脏儿科2005至2008年择期行心导管射频消融术患儿106例,随机分为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组(A组,50例)和改良警觉镇静(OAA/S)评分组(B组,56例),按需以靶控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A组维持BIS值55~65;B组以改良OAA/S评分1分控制麻醉深度。分别于麻醉诱导前、诱导后1min、术中、术毕时,测定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丙泊酚用量、辅助呼吸时间、清醒时间及术后有无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结果示两组心率、MA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辅助呼吸时间、丙泊酚用量及清醒时间较短(P〈0.05),两组术后均无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提示应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小儿射频消融术中能正确判断麻醉深度,可保持患儿呼吸循环平稳,减少麻醉药用量,缩短术后清醒时间,提高麻醉质量。
王嵘卿恩明丁雪峰李秋霞董秀华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儿童射频消融术
依托咪酯在心血管患者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用法的依托咪酯对心血管麻醉诱导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360例冠心病搭桥手术患者,并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先给予0.3mg/kg依托咪酯,而后依次静脉注射0.1mg/kg力月西、0.1mg/kg哌库溴铵、5μg/kg芬太尼;B组先静脉注射0.1mg/kg力月西、0.1mg/kg哌库溴铵及5μg/kg芬太尼,5min后再静脉注射0.3mg/kg依托咪酯。2组均于6min时行气管插管,并比较2组麻醉效果。结果 2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下降,插管后MAP均开始上升,但A组患者插管前后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插管前后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麻醉诱导过程中,2组患者心率(HR)与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依托咪酯在心血管患者麻醉诱导中能发挥较好的麻醉效果,麻醉诱导过程中后期注射依托咪酯对患者血压波动影响较小,更适用于心血管患者的临床麻醉手术。
王嵘
关键词:依托咪酯麻醉诱导血流动力学
术中诱发电位监测对胸腹主动脉置换患者术后脊髓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价术中诱发电位监测(SEP)能否减少胸腹主动脉置换患者术后脊髓损伤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安贞医院自2011年7月至2018年1月,择期胸腹主动脉置换术患者204例围术期资料,根据是否使用SEP将患者分为SEP组(n=69)与未监测组(n=135)。结果:10例患者术后发生脊髓损伤,其中SEP组4例,未监测组6例,脊髓损伤发生率为4.9%(10/204)。两组术后脊髓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6)。术中近端胸主动脉阻断期间、肋间动脉阻断期间、术毕体感与运动诱发电位阳性的患者均无人发生术后脊髓损伤。监测组4例术后脊髓损伤患者术中体感与运动诱发电位均为阴性。结论: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中采用SEP能发现脊髓缺血情况,但其不能降低术后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应注意术中诱发电位阴性的患者术后仍有发生脊髓损伤的可能。
袁芬董秀华王嵘卢家凯程卫平
关键词:胸腹主动脉置换术脊髓损伤诱发电位监测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的麻醉处理被引量:1
2006年
急性心肌梗死可诱发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使内环境严重紊乱,文献报告心肌梗死后1月内施行手术治疗死亡率高达15.8%,手术安全时限为心肌梗死后3月以后。近年来的观点认为,对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无PTCA适应症或PTCA失败后,应及时考虑施行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CABG),但麻醉处理上难度很大,风险极高。于2000年7月至2004年9月本院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1月内病人实施了CABG,本研究拟对其麻醉处理方案进行回顾性总结,以评价麻醉的效果。
王慧敏赵丽云王嵘梁孝平卿恩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麻醉处理病人应激反应
肾病综合征患儿行胸腹主动脉替换手术麻醉一例
2015年
患儿,女,12岁,158 cm,59 k,因“突发左腋下疼痛伴胸闷”入院,BP 140/100 mm Hg,HR 70次/分.患肾病综合征7年,强的松效果不佳,加用环磷酰胺及环孢霉素A后可缓解.入院时无水肿,尿蛋白1000 mg/L,血浆白蛋白27 g/L;超声示左锁骨下动脉起始处内膜剥脱,延续至腹主动脉,假腔内有血栓形成,胸主动脉扩张(内径54 mm),腹主动脉近端增宽(内径32 mm),诊断为“主动脉夹层B3C型”.经高血压科、肾内科会诊,停用激素类药物,维持白蛋白水平.1个月后病情改善,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
马志高王嵘程卫平卢家凯
关键词:胸腹主动脉肾病综合征患儿麻醉左锁骨下动脉环孢霉素A血浆白蛋白
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比较不同效应室浓度的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42例择期OPCAB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术中使用0.4ng/mL(组Ⅰ)、0.6ng/mL(组Ⅱ)和0.8ng/mL(组Ⅲ)固定效应室浓度的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观察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双频普指数(BIS)值,记录术中舒芬太尼、丙泊酚、多巴胺用量,术后恢复时间及围手术期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3组患者术中都能维持满意的血流动力学。术中丙泊酚、多巴胺的用量,术后恢复时间和围手术期心肌酶谱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Ⅱ组与Ⅲ组患者舒芬太尼用量多于Ⅰ组(P<0.01),Ⅲ组患者心脏指数(CI)在手术开始时低于Ⅰ组(P<0.05),心率(HR)自搭桥开始后增快(与搭桥前比较P<0.01),Ⅰ组患者术中BIS值高于Ⅱ组与Ⅲ组(P<0.05)。结论:采用0.4ng/mL、0.6ng/mL或0.8ng/mL固定效应室浓度的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对OPCAB患者术中均可以维持满意的血流动力学,但0.6ng/mL为最合适的靶控浓度。
董秀华卿恩明王义军吴宪宏王嵘张雅慧
关键词: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心脏外科手术麻醉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重度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AAD)术后发生重度急性肾损伤(AKI)是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2013年至2015年,确诊为AAAD并接受急诊手术患者227例。根据KDIGO制定的标准,将患者分为重度肾损伤组(3期)和非重度肾损伤组(无AKI、AKI1期及2期),在对围手术期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之后,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227例AAAD患者术后发生重度AKI 41例(18.1%)。其中16例(7%)需要行肾脏替代治疗(RRT)。重度AKI患者院内病死率显著高于非重度AKI组(17.1%vs.3.2%,P=0.028),ICU停留时间显著延长[18.00(14.0,41.5)vs.144.0(63.0,247.5)h,P=0.001]。性别、术前中性粒细胞(NEUT%)、术前CRP、术前TNI、术前FDP、手术时间、CPB时间、阻断时间、术中输注血浆、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延迟拔管、术后输注红细胞、术后TNI及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NEUT%(OR=1.091),TNI(OR=2.041),体外循环时间(OR=1.011),术后延迟拔管(OR=4.169)以及女性(OR=4.573),是AAAD术后发生重度AKI的危险因素,而术后LVEF(OR=0.924)为保护性因素。结论:重度AKI患者院内病死率以及ICU停留时间显著提高。术前NEUT%,术前TNI,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延迟拔管以及女性是AAAD术后发生重度AKI的危险因素;术后LVEF为保护性因素。
曹亮王嵘金沐董秀华程卫平卢家凯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A型主动脉夹层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
2017年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中血压及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OPCABG患者94例,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持续监测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p)、舒张期血流速度(EDV)及脑中动脉内径(DM)值],并记录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心率。分别记录术前(T0)、插管时(T1)、开胸时(T2)、前降支吻合时(T3)、吻合毕(T4)、术闭(T5)各时点的上述不同指标,同时对血压变化及脑血流参数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T0时点比较,患者T1~T5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MAP、心率、Vm、Vp及T1~T2时点的BIS值和T1~T4时点的EDV均不同程度降低[(119±10)、(121±12)、(107±12)、(100±10)、(117±12)mmHg(1 mmHg=0.133 kPa)比(139±11)mmHg,(59±5)、(62±7)、(60±6)、(59±6)、(62±8)mmHg比(76±6)mmHg,(78±8)、(80±7)、(75±5)、(72±7)、(82±7)mmHg比(96±8)mmHg,(46±8)、(42±4)、(51±5)、(48±5)、(56±6)次/min比(67±6)次/min,(44.2±4.6)、(45.4±4.4)、(42.7±3.1)、(50.4±2.5)、(54.3±4.0)cm/s比(58.1±3.3)cm/s,(76±5)、(77±4)、(69±4)、(86±5)、(88±4)cm/s比(92±5)cm/s,(60±3)、(63±5)比(68±4),(29±5)、(28±3)、(25±4)、(33±4)cm/s比(35±3)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m、Vp、EDV均与DM值呈明显正相关(r=0.74、0.68、0.51,均P<0.01),其中Vm值与DM值的相关性最强。对手术过程中的血压变化(Δ收缩压、Δ舒张压、ΔMAP)与脑血流参数变化(ΔVm、ΔVp、ΔEDV)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Δ收缩压、Δ舒张压�
肖巍张健群孔晴宇迟立群王嵘朱俊明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大脑中动脉
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对不停跳冠脉搭桥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对不停跳冠脉搭桥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初次行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脏麻醉方案,实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切皮前(T2)、切皮时(T3)、劈胸(T4)、搭桥前(T5)、搭桥时(T6)、手术结束时(T7)共7个时间点进行心率(HR)和平均动脉血压(MAP)监测,同时对2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术前和术后的心肌酶及术中麻醉的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结果对照组T3和T4的MAP和HR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P=0.002和t=2.58,P=0.012;t=2.33,P=0.023和t=3.05,P=0.004),且T3和T4时间点的MAP和HR较同组切皮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23和t=3.05,P=0.004);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组患者术后24 h的CK-MB和CK值相比有显著差异(P=0.04和P=0.03)。组内比较时,对照组和实验组的CK-MB和CK在术后24 h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心脏手术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肌细胞起保护性作用。
王嵘
关键词:不停跳冠脉搭桥麻醉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PMN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对比研究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不同时间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核因子κB(NF-κB)活性成分p65蛋白含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OPCAB患者40例,年龄42~72岁,麻醉诱导后,经右颈内静脉置入双腔中心静脉管,常规放置Swan-Ganz导管,分别于麻醉前、麻醉诱导后、吻合血管后、术毕、术后24h和48h抽取肘静脉血20mL,分别用于检测NF-κB亚单位p65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及p65蛋白含量(western blotting方法)。记录2组患者正性肌力药用量,同时连续监测各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锲压(PCWP),心脏指数(CI)、左心室作功指数(LVSWI)、右心室作功指数(RVSWI)、鼻温、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分别计算和比较2组患者各项心脏功能指标。结果:S组较F组使用正性肌力药少(P〈0.01);PMNp65mRNA及p65蛋白在F组术后各检测点均较术前升高,而S组仅术后24h与术前相比有升高(P〈0.05),2组间术后各对应时间点比较,p65mRNA和p65蛋白F组均较S组升高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术后心脏功能部分指标S组明显优于F组(P〈0.05,P〈0.01)。结论:舒芬太尼组对机体PMNNF-κB激活程度明显低于芬太尼组,术后炎性反应程度轻,对心脏功能恢复有益。
赵丽云卿恩明王嵘徐源刘醒帅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核因子-ΚB舒芬太尼芬太尼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