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帆

作品数:20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专利
  • 6篇学位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电子电信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蛋白
  • 5篇语音
  • 4篇鲁棒
  • 3篇弹性蛋白
  • 3篇语音识别
  • 3篇语音特征
  • 3篇语音特征提取
  • 3篇生物工程
  • 3篇特征提取
  • 2篇蛋白纤维
  • 2篇制动
  • 2篇制动器
  • 2篇数字语音
  • 2篇稳定性
  • 2篇纤维
  • 2篇可逆
  • 1篇带噪语音
  • 1篇动态电路
  • 1篇端点
  • 1篇端点检测

机构

  • 19篇清华大学
  • 1篇意法半导体研...

作者

  • 19篇王帆
  • 7篇刘凯
  • 4篇吴文虎
  • 4篇郑方
  • 3篇张欣研
  • 3篇徐明星
  • 1篇孙义和
  • 1篇马超
  • 1篇李俊峰
  • 1篇王建龙
  • 1篇喻国策

传媒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微电子学与计...
  • 1篇中文信息学报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2
  • 2篇200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子带信息的鲁棒语音特征提取框架被引量:6
2002年
本文提出一种鲁棒语音特征提取框架。通过使用一种基于子带能量分布的噪声估计方法 ,无需静音段 ,就可以估计出带噪语音的子带噪声 ,同时提出结合谱减和谱加权方法对特征进行处理 ,最终生成具有较高鲁棒性的特征实验证明 ,在语音识别系统中 ,这种特征可以有效提高语音识别的鲁棒性 ,在噪声较强 (信噪比 0dB到15dB)的情况下 ,识别率可以提高 2 0 %以上 ;并且 ,在干净语音的情况下又能保证识别率没有大的下降 ;同时 ,这种特征上的处理方法对各种噪声的适应能力都很强 。
张欣研王帆郑方徐明星吴文虎
关键词:语言识别噪声估计语音识别系统
锌离子和三氟乙醇对鸡肝脂肪酸合成酶作用的研究
王帆
关键词:脂肪酸合成酶锌离子三氟乙醇去折叠
鲁棒语音识别中声学特征的提取与处理研究
该文从新特征挖掘、特征鲁棒处理、与识别基元集相关的特征选取三个方面研究适合鲁棒语言识别的声学特征提取与处理方法,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1)提出了基于最小分类错误的特征加权矢量树及相应的分级识别方法以及详细的理论推导,实现...
王帆
关键词:鲁棒语音识别语音端点检测数字语音信号
一种基于生物工程蛋白的高强蛋白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工程蛋白的高强蛋白纤维,由类弹性蛋白与蛋白交联剂经湿法纺丝形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高强蛋白纤维由致密的动态亚胺键网络构成,该网络结构使得纤维具备高强度、高韧性、高力学稳定以及耐高低温的特...
刘凯何浩男王帆张洪杰
文献传递
蛋白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领域,尤其涉及蛋白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蛋白粘合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鲑鱼精DNA中的一种或两种,和类弹性蛋白。本发明通过分子工程设计表达类弹性蛋白,然后通过超分子组装方法将类弹性蛋...
刘凯李敬敬王自立王帆孙瑶马超张洪杰
基于面向服务构架和工作流管理的信息系统构架研究
王帆
关键词:面向服务构架工作流管理系统集成
一种基于生物工程蛋白的高强蛋白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工程蛋白的高强蛋白纤维,由类弹性蛋白与蛋白交联剂经湿法纺丝形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高强蛋白纤维由致密的动态亚胺键网络构成,该网络结构使得纤维具备高强度、高韧性、高力学稳定以及耐高低温的特...
刘凯何浩男王帆张洪杰
一种提高溶葡萄球菌酶稳定性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酶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溶葡萄球菌酶稳定性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在溶葡萄球菌酶的C端融合类弹性蛋白K72并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包裹PEG制备抗菌纳米颗粒,在不影响溶葡萄球菌酶的杀菌活性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溶葡萄球...
刘凯王爽刘景伟王帆张洪杰
基于图像的检索研究
王帆
关键词:图像检索半监督学习多视图
一种DC-DC升压转换器中的误差放大器的设计被引量:6
2008年
结合DC-DC升压转换器的工作原理,从系统稳定性和负载调整率要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设计方法,以确定误差放大器的主要结构和基本参数.与传统的误差放大器相比,该设计加入了动态电路部分,减少了环路的响应时间.另外,改进的电压移位部分不仅减小了芯片的面积,而且简化了误差放大器的设计.文中设计使用0.5μm-BCD工艺对整个升压转换器系统进行了模拟,并在各种工作条件下对系统进行仿真,得出了理想的仿真结果.
王帆孙义和胡俊材冯翰雪
关键词:误差放大器负载调整率动态电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