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德华
作品数:
14
被引量:22
H指数:2
供职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廖松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高子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张惠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白逸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许翔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2篇
肺癌
11篇
预后
10篇
细胞
10篇
小细胞
10篇
非小细胞
9篇
细胞肺癌
9篇
小细胞肺癌
9篇
非小细胞肺癌
8篇
肿瘤
7篇
肺肿瘤
4篇
基因
4篇
P53基因
3篇
血管
3篇
抗原
2篇
预后价值
2篇
预后意义
2篇
生物学
2篇
突变
2篇
腺癌
2篇
基因突变
机构
12篇
北京医科大学
11篇
郧阳医学院
8篇
首都医科大学...
2篇
北京军区总医...
2篇
北京大学
作者
14篇
王德华
13篇
廖松林
12篇
高子芬
7篇
白逸秋
7篇
张惠信
5篇
许翔
4篇
李宁
2篇
田玉旺
2篇
丁华野
2篇
张伟
2篇
刘树卿
2篇
李宁
1篇
杜娟
1篇
杜娟
1篇
王珏
1篇
杜娟
传媒
3篇
郧阳医学院学...
2篇
临床与实验病...
2篇
中国肿瘤临床
1篇
诊断病理学杂...
1篇
中国癌症杂志
1篇
中华医学杂志
1篇
实用肿瘤杂志
1篇
肿瘤防治研究
1篇
国外医学(生...
1篇
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1篇
1999
8篇
1998
4篇
1997
1篇
1995
共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转移相关因素与肺癌预后
1997年
肺癌的预后一直是临床、病理学界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有许多临床和病理学特征一直被认为是肺癌潜在的预后决定因素。随着肿瘤生物学行为和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讨转移相关因素与肺癌预后的关系。肿瘤新生血管、神经细胞粘附分子、ABH血型组抗原、组织蛋白酶B与层粘连蛋白基底膜形成和白介素2等转移相关因素在肺癌转移和预后中的意义已受到重视。
王德华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转移
预后
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8
1998年
为探讨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预后价值,免疫组化检测85例NSCLC的p53蛋白表达,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检测31例肺腺癌p53基因5、6、7、8外显子突变,研究结果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随访时间的中位数为47个月,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和61%。p53蛋白表达与预后无关(χ2=1.00,P=0.8),而p53基因突变组病人的生存率显著低于无p53基因突变组(χ2=4.81,P=0.03)。本研究结果提示:在NSCLC中p53蛋白表达和p53基因突变可能有不同的预后意义,p53基因突变可作为肺腺癌的辅助预后指标。
王德华
廖松林
高子芬
白逸秋
张惠信
许翔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肿瘤
P53基因
基因突变
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因素及多变量分析
被引量:6
1997年
寻找非小细胞肺癌(NSCLC)独立的预后因素,识别手术后复发和死亡的高危险性病人,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随访NSCLC病人85例。采用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及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和DNA图象分析技术,采用Cox回归模型,多变量分析了临床、病理及主要生物学等13项因素。结果本组病例中位随访时间为47个月;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和61%。Cox回归显示,早期复发和死亡的单变量预后因素(P<0.05)为:淋巴结状况、pTNM分期、瘤栓形成、微血管数目、Ki-67抗原标记率、DNA相对含量以及p53基因突变;其中微血管数目和pTNM分期(均P<0.01)为NSCLC独立的预后因素,并由此建立了NSCLC的复发和死亡预测模型,得出了预后指数(PI)。结论PI可能是临床评价病人预后、识别NSCLC手术后复发的高危险性病人很有实用价值的指标。
王德华
廖松林
高子芬
张惠信
白逸秋
张惠信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COX模型
肺肿瘤
Ki-67多克隆抗体评价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活性及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1
1997年
为进一步探讨Ki-67抗原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增殖活性和预后方面的价值,本文采用Ki-67多克隆抗体对85例有详细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的非小细胞肺癌进行了免疫组化研究。病人的平均年龄55.6±8.4岁;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和61%;中位随访时间为47个月;Ki-67平均标记率为30%±24%,此标记率明显高于其它研究者的研究结果;Ki-67标记率与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Ki-67标记率<3O%组病人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0%、75%,≥30%组病人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2%、49%,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别(X2=4.91,P=0.03)。以上结果提示:Ki-67多克隆抗体较单克隆抗体能更好地反映肿瘤的增殖活性,并可作为NSCLC的辅助预后指标。
王德华
廖松林
高子芬
张惠信
白逸秋
许翔
关键词:
KI-67抗原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肺癌的主要生物学预后因子
1995年
肺癌的主要生物学预后因子王德华综述廖松林审阅(郧阳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十堰442000)当今,肺癌已成为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死亡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Peto等[1]预言:1995年世界上将有590000人死于肺癌,这个数字将继续增加到下个世纪。...
王德华
廖松林
关键词:
早期肺癌
预后因子
NSCLC
复发
高危
生物学
非小细胞肺癌中Ki-67抗原标记率与预后关的研究
被引量:1
1999年
非小细胞肺癌中Ki-67抗原标记率与预后关的研究王德华,廖松林,高子芬,张惠信,白逸秋郧阳医学院病理教研室(湖北省十堰市442000)Ki-67抗原是一种增殖相关核抗原,其免疫组化染色能检测肿瘤的增殖部分(Growthfraction)。最近发展起来...
王德华
廖松林
高子芬
高子芬
白逸秋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KI-67抗原
标记率
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新生血管数目与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997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新生血管与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随访1985~1991年间8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病例,采用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显示新生血管对其病例进行研究。结果:病人的平均年龄55.6±8.4岁,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和61%,中位随访时间为47个月。有淋巴结转移病人平均微血管数目为80±37.9,无淋巴结转移病人平均微血管数目为65.6±34.3,两组之间有差别(F=3.11,P<0.05)。在31例腺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组微血管数目为107.8±37.3,无淋巴结转移组微血管数目为63.9±32.7,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别(F=10.54,P<0.01),单变量生存分析显示,随着微血管数目的增加,病人的生存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新生血管密度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并有重要的预后意义。
王德华
廖松林
高子芬
张惠信
张惠信
许翔
关键词:
血管组织
预后
肺肿瘤
8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p53基因异常的预后价值
1998年
目的:探讨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5例NSCLC的p53蛋白表达,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检测31例肺腺癌p53基因5、6、7、8外显子突变,研究结果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本组NSCLC病人的平均年龄为55.6±8.4岁(中位数55岁),随访时间的中位数为47个月,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和61%。p53蛋白表达与预后无关(χ2=1.00,P=0.8),而p53基因突变组病人的生存率显著低于无p53基因突变组(χ2=4.81,P=0.03)。同时,p53蛋白表达与PCR-SCP检测的p53基因突变的一致率仅为52%。结论:在NSCLC中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可能有不同的预后意义,p53基因突变可作为肺腺癌的辅助预后指标。
王德华
高子芬
白逸秋
白逸秋
许翔
张惠信
关键词:
P53基因异常
预后
非小细胞肺癌中检测肿瘤新生血管的方法学探讨
1998年
为了探讨Ⅷ因子相关抗原(F8RA/vWF)显示肿瘤新生血管的可靠性及方法学。我们对85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cellungcarcinoma,NSCLC)的石蜡组织切片进行F8RA/vW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F8RA/vWF免疫组化清楚地选择性地显示血管内皮细胞,肿瘤细胞和其它正常组织不着色,肿瘤内有高密度微血管区。微血管数目均值为71±39,Ⅰ期NSCLC微血管数目均数为652±348,腺癌为766±392。本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比较:F8RA/vWF免疫组化显示肿瘤新生血管有一定的可靠性。
王德华
高子芬
廖松林
张惠信
张惠信
李宁
关键词:
免疫组化
非小细胞肺癌
肺腺癌P53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研究
1998年
目的探讨p53基因在肺腺癌中突变的频率、位置和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检测31例肺腺癌的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结果14例(45%)出现P53基因5~8外显子突变,其中7、8外显子突变占73%。P53基因突变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03),在肿瘤≤3cm的病例p53基因突变率显著低于肿瘤>3cm的病例(P=0.005)。p53基因突变与吸烟史、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状况、国际病理TNM分期及瘤栓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腺癌中P53突变率为45%,主要分布在第7、8外显子,P53基因突变参与肺腺癌癌变的始动和腺癌的进展。
王德华
白逸秋
廖松林
高子芬
李宁
张伟
关键词:
肺腺癌
P53基因
PCR
临床病理
基因突变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2页
<
1
2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