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振林

作品数:65 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专利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天文地球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8篇测井
  • 17篇核磁共振测井
  • 17篇磁共振测井
  • 14篇岩石
  • 12篇页岩
  • 12篇页岩油
  • 12篇核磁
  • 11篇凹陷
  • 10篇核磁共振
  • 9篇孔隙
  • 9篇含油
  • 9篇饱和度
  • 8篇孔隙度
  • 8篇储层
  • 7篇盆地
  • 7篇准噶尔盆地
  • 6篇含油饱和度
  • 5篇地层
  • 5篇润湿
  • 4篇岩性

机构

  • 65篇中国石油天然...
  • 8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石油
  • 4篇长江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南方科技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同济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新疆...
  • 1篇中国石油西部...
  • 1篇克拉玛依市昂...

作者

  • 65篇王振林
  • 28篇孙中春
  • 22篇王伟
  • 11篇罗兴平
  • 11篇张妮
  • 8篇陈刚
  • 8篇张融
  • 7篇宋永
  • 7篇匡立春
  • 6篇支东明
  • 6篇毛新军
  • 6篇毛锐
  • 5篇王志维
  • 5篇李霞
  • 5篇刘忠华
  • 5篇袁超
  • 5篇宋连腾
  • 5篇常秋生
  • 5篇李潮流
  • 5篇李维

传媒

  • 5篇地球物理学报
  • 5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波谱学杂志
  • 2篇测井技术
  • 2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粘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科技创新与应...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8篇2021
  • 11篇2020
  • 7篇2019
  • 11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泥质砂岩液相渗透率计算新方法被引量:2
2015年
液相渗透率描述了岩石的渗流特性,是评价储层与预测油气产能的重要参数.液相渗透率是指盐水溶液在岩石孔隙中流动且与岩石孔隙表面黏土矿物发生物理化学作用时所测得的渗透率;液相渗透率的实验测量条件更加接近实际地层泥质砂岩的条件,使得液相渗透率更能反映地层条件下泥质砂岩的渗流特性;然而,现有的液相渗透率评价模型较少,且模型未能揭示液相渗透率与溶液矿化度之间的关系.基于此,开展了液相渗透模型推导与计算方法研究;文中首先将岩石等效为毛管束模型,推导建立了液相渗透率与比表面、喉道曲折度、总孔隙度、黏土束缚水孔隙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其次,根据岩石物理体积模型,推导建立了黏土束缚水孔隙度与阳离子交换容量、溶液矿化度等参数的关系;最终,将黏土束缚水孔隙度引入液相渗透率计算公式,建立了基于总孔隙度、阳离子交换容量、溶液矿化度、比表面、喉道曲折度等参数的液相渗透率理论计算模型.液相渗透率计算模型与两组实验数据均表明,液相渗透率随阳离子交换容量的增大而降低,随溶液矿化度的增大而增大.然而,液相渗透率理论计算模型的实际应用中喉道曲折度、比表面等参数求取困难,直接利用理论模型计算液相渗透率受到限制.在分析液相渗透率与孔隙渗透率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液相渗透率与空气渗透率之间的转换模型,形成了利用转化模型计算液相渗透率的新方法.为进一步验证液相渗透率与空气渗透率转化模型的准确性,基于两组实验数据,利用转换模型计算了液相渗透率;液相渗透率计算结果与岩心测量液相渗透率实验结果对比显示,液相渗透率计算结果与实际岩心测量结果吻合较好,文中建立的液相渗透率与空气渗透率转化模型合理可靠.
王亮毛志强孙中春罗兴平宋永王振林
关键词:阳离子交换容量泥质砂岩
页岩油储层品质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本发明提供一种页岩油储层品质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压裂试油井段的产能数据、核磁共振测井数据、阵列声波测井数据以及密度测井数据;根据预设产能级别信息对试油井段的产能数据进行分类确定压裂试油井段的产能级别...
胡素云刘忠华侯连华宋连腾毛新军罗兴平李潮流王才志张浩王振林王伟袁超李霞程相志
致密油储层核磁共振测井响应机理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中国西部某盆地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差,而核磁共振测井T2谱宽,其复杂的核磁测井响应认识不清,且响应机理也不明确.本文基于致密油储层的特性,通过对三组岩样不同系列的实验测量,包括核磁共振、毛管压力曲线、X衍射矿物分析和润湿性实验,主要研究了碳酸盐岩矿物含量对T2谱的影响和由润湿性引起的T2弛豫机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明确了致密油岩石核磁共振响应的影响因素及孔隙流体的弛豫机制.综合分析认为,所述的核磁测井响应特征是由两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是水的T2信号主要取决于表面弛豫,低表面弛豫率的碳酸盐岩矿物导致水的T2信号的长弛豫分量增多;二是由于岩石亲油孔隙表面的存在且其弛豫率低于亲水孔隙表面的弛豫率,使得油的T2信号由表面弛豫和体弛豫贡献.
赵培强孙中春罗兴平王振林毛志强吴义志夏培
关键词:核磁共振测井润湿性
复杂岩性储层元素俘获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正>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岩石类型多样,矿物成分多变,主要为一套沉积于咸化湖泊中,受机械沉积作用、化学沉积作用等因素控制,沉积粉细砂、泥、白云石的混积岩;基于常规测井交会图的岩性识别方法应用效果差,...
孙中春王振林王伟
文献传递
页岩油储层品质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本发明提供一种页岩油储层品质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压裂试油井段的产能数据、核磁共振测井数据、阵列声波测井数据以及密度测井数据;根据预设产能级别信息对试油井段的产能数据进行分类确定压裂试油井段的产能级别...
胡素云刘忠华侯连华宋连腾毛新军罗兴平李潮流王才志张浩王振林王伟袁超李霞程相志
致密储层压裂缝扩展规律与可压裂性评价被引量:4
2021年
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致密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真实破裂过程数值模拟平台RFPA软件,研究压裂过程中致密储层井周裂缝的扩展和延伸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岩石力学特性以及水平主应力差对地层井周裂缝延伸规律的影响,并利用灰色关联法定量分析各因素对压裂效果的影响程度,以及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储层的可压裂性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水平主应力差越大,压裂缝延伸的方向性越明显,地层起裂压力越低,裂缝延伸距离越大;随着抗压强度、抗张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增大,地层起裂压力越高,裂缝延伸距离越小,而随着泊松比的增大,地层起裂压力越低,裂缝延伸距离越大;基于灰色关联法,明确了影响压裂效果的因素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水平应力差>弹性模量>抗张强度>单轴抗压强度>泊松比;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综合考虑水平应力差、弹性模量、抗张强度及单轴抗压强度等因素影响的储层可压裂性指数计算模型,其与无因次压裂缝缝长、面积均呈较好的正相关性;结合已压裂井试油资料,储层可压裂性指数也与采油强度呈良好的正相关性。
熊健刘峻杰吴俊刘向君王振林梁利喜张磊
关键词:数值模拟压裂缝
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油藏水平井压裂裂缝扩展模拟被引量:5
2022年
水力压裂是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藏有效的开发手段,但压裂裂缝扩展特征不明确。针对该区水平井压裂起裂难和加砂难的问题,亟需开展水力压裂模拟,明确天然裂缝、岩石力学性质和施工参数对压裂效果的影响。依据玛页1H井实际泵压、压裂液排量、加砂量等压裂施工参数,采用Abaqus软件和Petrel软件建立二维压裂裂缝扩展模型和三维水力压裂模型,开展压裂裂缝扩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压裂改造效果与天然裂缝关系密切,天然裂缝发育处岩石抗拉强度越小,压裂裂缝越易被天然裂缝捕获;当压裂段内杨氏模量较大时,形成的压裂裂缝缝宽小,且多沿着天然裂缝走向扩展滑移,加砂难度大;当压裂段内杨氏模量较小时,形成的压裂裂缝缝宽较大,可直接穿过天然裂缝,加砂相对容易。
余佩蓉郑国庆孙福泰王振林
关键词:水平井压裂裂缝数值模拟
页岩油水平井的产能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油水平井的产能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对试油直井获取到的第一地质参数和第一生产参数进行分析处理,确定第一潜能指数关系式;基于第一潜能指数关系式以及水平井的第二地质参数,确定第二潜能...
王伟王振林黄立良余佩蓉何文军郑国庆赵龙陈刚刘财广于江龙
烃源岩的排烃函数与排烃指数函数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烃源岩的排烃函数与排烃指数函数的构建方法。该构建方法包括:根据地球化学实验数据,建立有机碳生烃函数;建立有机碳重量百分比的计算模型,计算不同深度的单位重量的烃源岩中的有机碳的重量百分比;根据有机碳的重量百...
孙中春王振林
文献传递
岩石静态泊松比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石静态泊松比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岩石的矿物组分及物性参数;根据矿物组分及物性参数建立动态泊松比与静态泊松比的转换模型;根据转换模型确定岩石的实际静态泊松比。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考虑岩石矿...
孙中春孙婷王振林张妮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