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超
-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静电纺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综述了静电纺聚酰亚胺纳米纤维不同制备方法及各自优缺点,对静电纺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改性,提高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及其它特性,以及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潜在应用领域。综述表明,寻找适合的溶剂是实现一步法静电纺高性能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关键,通过改性调控可提高其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 王敏超吴瑢蓉曹厚宝熊杰
- 关键词:静电纺丝热稳定性力学性能
- 交联剂对再生丝素蛋白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分别从形貌、结构、力学性能、生物性能等方面综述了交联剂京尼平与戊二醛对再生丝素蛋白的影响。表明京尼平由于毒性低和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发现它比戊二醛更适合运用于蛋白类的物质组织工程。
- 吴瑢蓉王敏超曹厚宝熊杰
- 关键词:交联剂再生丝素蛋白
- 取向排列丝素蛋白/聚己内酯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双轴向拉伸性能被引量:4
- 2015年
- 以滚筒为收集装置,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有序排列的丝素蛋白/聚己内酯(SF/PCL)复合纳米纤维膜。利用FE-SEM和Mat Lab软件对不同转速下收集的SF/PCL纳米纤维的形貌及排列有序程度进行表征;利用双轴拉伸试验仪对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滚筒转速越大,纳米纤维排列有序程度越高;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表现出各向异性,同时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和非弹性。对实验曲线进行拟合,建立了纳米纤维膜在双轴循环拉伸作用下的拉伸负荷-伸长率数学模型。以滚筒转速为4.70 m/s的试样为例,数学模型拟合曲线与实验曲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 王敏超熊杰
-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和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利用静电纺丝制备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探讨纺丝温度和电纺液浓度对纤维形貌的影响及热处理对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FE-SEM、FT-IR、TG和XRD对不同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单轴力学拉伸仪对电纺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纺丝温度为(65±3)℃,电纺液质量分数为18%时,所得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形貌较好;一定程度的高温热处理有利于聚酰亚胺纤维结晶结构的完善,当热处理温度为150℃时,纳米纤维膜的最大拉伸应力和最大拉伸应变较高,分别为17.6MPa和76.0%。
- 王敏超熊杰
- 关键词:静电纺丝聚酰亚胺力学性能
- 静电纺制备TiO_2光阳极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简介了静电纺丝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综述了静电纺丝制备的TiO2光阳极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研究状况及其今后发展重点。研究进展表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太阳能转换装置,以其高效率,廉价的制造成本吸引了极大的关注;而静电纺技术具有制造装置简单、工艺可控、廉价、可工业化生产等优点,相较于颗粒状的光阳极,静电纺纤维光阳极电子扩散系数大和表面积大,在光阳极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 曹厚宝杨俊杰吴瑢蓉王敏超熊杰
- 关键词:静电纺纳米纤维光阳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 丝素蛋白/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双轴力学性能研究
- 本文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丝素蛋白纳米纤维膜,研究乙醇处理对其形貌、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处理后,丝素蛋白纤维直径增大,纤维间出现粘结,丝素蛋白分子构象从无规转变为β折叠结构,结晶结构以silkⅡ型为主,纤维...
- 王敏超
- 关键词:静电纺丝丝素蛋白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
- 文献传递
- 双轴向不同拉伸速率下丝素蛋白/聚己内酯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
- 2015年
- 对静电纺丝素蛋白(SF)/聚己内酯(PCL)复合纳米纤维膜在拉伸速率比为1∶1、2∶1、5∶1、8∶1下进行双轴向拉伸破坏实验和在拉伸速率比为1∶1、2∶1、4∶1、5∶1、8∶1下进行双轴向循环拉伸实验。结果表明,静电纺纳米纤维膜拉伸断裂负荷与施加的拉伸速率比有关,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具有非线性非弹性的特性。对双轴向循环拉伸负荷与伸长率曲线进行拟合,建立了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在双轴向循环拉伸加载段的数学模型。以拉伸速率比为4∶1的循环拉伸曲线为例,运用该数学模型所得曲线与实验曲线比较一致,证实模型有效。
- 王敏超熊杰
- 关键词: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