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屈光
  • 2篇儿童
  • 1篇单眼
  • 1篇眼外科
  • 1篇眼外科手术
  • 1篇远视
  • 1篇治疗儿童
  • 1篇少年
  • 1篇手术
  • 1篇青少年
  • 1篇青少年近视
  • 1篇青少年近视眼
  • 1篇屈光度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 1篇外斜
  • 1篇外斜视
  • 1篇像差
  • 1篇斜视
  • 1篇疗效

机构

  • 3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作者

  • 3篇王利华
  • 3篇马鲁新
  • 3篇王晓明
  • 1篇曲琚明
  • 1篇吴其正
  • 1篇孔冬

传媒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远视儿童应用1%环喷托酯睫状肌麻痹验光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远视儿童应用1%环喷托酯滴眼液以及联合应用表面麻醉药丙美卡因滴眼液的远视屈光度的峰值时间,并比较应用1%环喷托酯与1%阿托品睫状肌麻痹验光的屈光度值的差异。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将71例(141只眼)远视儿童[年龄(7.9±2.1)岁]分为A组(Pro+Cyc组)和B组(NS+Cyc组)。两组均于1%环喷托酯首次滴眼后30、40、50、60、70min进行电脑验光和瞳孑L直径测量,1周后给予1%阿托品凝胶点眼,连用3d后重复上述测量,分别为A’组及B’组。在对各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及方差齐性分析后,应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分别对A组、B组各时间点的电脑验光屈光度值及瞳孔直径进行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分别对A组、B组各时间点电脑验光屈光度数与A’组、B’组电脑验光屈光度数进行比较;应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A组屈光度数的峰值与A’组屈光度数的差值和B组屈光度数的峰值与B’组屈光度数的差值进行比较。结果A组和B组屈光度数的峰值分别出现在1%环喷托酯首次滴眼后50和60min。A组与A’组屈光度数峰值分别为(+4.44±2.34)和(+4.86±2.29)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6,P〈0.01);B组与B’组屈光度数峰值分别为(+4.50±2.19)和(+5.04±2.10)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4,P〈0.01)。A组屈光度数峰值与A’组屈光度数间的差异小于B组屈光度数峰值与B’组屈光度数间的差异(t=-1.99,P=0.048)。A组和B组瞳孔直径的峰值分别出现在1%环喷托酯首次滴眼后50和60min,均与其屈光度的峰值时间一致。结论在我国3~14岁远视儿童中,单独应用1%环喷托酯滴眼3次,在首次滴眼后50至70min验光可测得其最大的屈光度数;1%环喷托酯联合应用表面麻醉剂丙美卡因可使其峰值时间提前约10mi
王晓明马鲁新王利华
关键词:远视阿托品儿童屈光
单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单眼外直肌后徙术对中、小度数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期间行单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斜视度为15^△-35^△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69例。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定患儿注视6m和33cm的斜视度,根据看远斜视度定量行7-10mm单眼外直肌后徙术。随访时间≥6个月。手术前后采用Worth四点灯检查中心和周边融合,采用Titmus立体视图测定立体视锐度。疗效评价标准以眼位-8^△-0^△为正位;第一眼位与侧向注视的斜视度相差≥10^△为非共同性阳性。采用X^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3d和≥6个月随访正位率分别为81%和62%,欠矫率分别为12%和36%。斜视度为30^△、35^△(外直肌后徙9.5-10mm)者欠矫率较高。术前与术后远期随访比较,具有正常中心融合和周边融合者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P〈0.01;X^2=14.0,P〈0.01),术后明显高于术前;具有正常立体视功能者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0,P〈0.01),术后明显高于术前。术后远期随访未见眼位非共同性阳性者。结论单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斜视度为15^△-25^△的儿童间歇性外斜视安全、有效。
吴其正王晓明王利华马鲁新孔冬
关键词:外斜视眼外科手术单眼
青少年近视眼高阶像差与屈光度关系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摘要】目的了解青少年近视患者高阶像差的分布规律,探讨近视程度对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前瞻l生系列研究。对2007年8月至2007年9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眼科中心应用iTraee视功能分析仪进行检测的青少年近视104例104只眼[年龄(19.9±1.34)岁,等效球镜(-4.10±2.44)D]的高阶像差进行分析。在6mm瞳孔直径下测量3-6阶Zemike系数,计算各阶均方根(RMs)值、3-6阶总tMS值、球差(z4^0,z6^0)及彗差(z3^-1,z3^-1,z5^-1,Z5^-1)RMS值,并分别与屈光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受试者球镜平均为(-3.72±2.36)D,柱镜平均为(-0.77±0.62)0,总高阶像差(3~6阶)的RMS值平均为(0.433±0.176)μm,3阶至6阶的各项Zemike系数大致呈递减趋势(4阶球差z4^0除外)。全眼总高阶像差RMS值、3~6阶各阶RMS值和彗差RMS值均与近视程度显著相关(P〈0.01),而球差和z4^0值不随屈光度变化。结论在青少年近视中,高阶像差的个体差异较大。随着近视屈光度的增加,总高阶像差和彗差呈增加趋势,使视觉成像质量下降。
王晓明曲琚明马鲁新巩玲王利华
关键词:近视波前像差青少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