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组织分离技术治疗腹壁肿瘤切除后腹壁缺损的疗效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组织分离技术(CST)治疗腹壁肿瘤切除后腹壁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同济医院和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普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因腹壁肿瘤行CST手术治疗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腹壁肿瘤患者均采用CST技术治疗。肿瘤病理类型以隆突性皮纤维肉瘤最多(4例),其次为硬纤维瘤(2例)和结肠癌腹壁转移(2例)。术前CT测量平均肿瘤最大横径(5.3±1.5)cm,肿瘤切除后平均腹壁缺损最大横径(9.4±1.4)cm。7例患者采用前入路CST(2例保留脐周腹壁穿支血管神经束,5例采用腹横肌松解技术)。10例患者使用合成补片,2例因为感染切口或联合肠管切除未使用补片。术后发生切口相关并发症3例,腹腔高压及肺不张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患者于术后17个月死于结肠癌肝转移,其余11例无肿瘤复发,无腹壁切口疝发生。结论在保证充分切缘的前提下,在腹壁肿瘤患者中使用CST技术可以有效关闭缺损,重建腹壁功能,防止切口疝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刁红亮倪志展王松葛步军黄琦
- 关键词:腹壁
-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0年
- 我国结直肠癌发生率和致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通过Sm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磷脂酰肌醇3-激酶等信号通路调节肿瘤的发生、侵袭及免疫逃逸。目前以TGF-β为靶点的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物研究包括受体激酶抑制剂、单克隆抗体、反义寡核苷酸等。本文就TGF-β信号通路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王松葛步军黄琦
- 关键词:结直肠癌转化生长因子-Β
- 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早期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探讨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早期并发症的原因及避免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导致相关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25.4%)存在术后并发症,经相关处理后都痊愈。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骨折脱位虽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手术相关并发症并不少见。因此,需重视跖跗关节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性,手术尽可能减少软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和恢复足弓的解剖形态。
- 王松饶志涛
- 关键词: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骨折脱位并发症
- 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的远期疗效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患者远期再发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寻找预防再发严重并发症的方法。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上海市同济医院普通外科接受穿孔修补术的117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随访术后3个月内是否行内镜检查,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术后是否继续吸烟.饮酒,是否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溃疡症状,是否出现穿孔出血,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结果﹑本组117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行胃镜检查22例(21.4%),接受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治疗5例。共有10例患者(12例次)发生严重溃疡并发症,其中幽门梗阻6例,再次穿孔4例,溃疡出血2例。从穿孔手术至首次发生严重并发症平均间隔(24.8±5)个月。2例穿孔及1例反复梗阻者行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均行保守治疗。与严重并发症组比较,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组患者术后早期行胃镜检查比例较高(23.7%比0,P=0.184)。结论﹑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患者的内镜检查及内科正规治疗依从率较低,长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 倪志展王松朱俩辰黄陈申葛步军黄琦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穿孔胃镜检查消化性溃疡出血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