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成像
  • 12篇肿瘤
  • 11篇磁共振
  • 11篇磁共振成像
  • 10篇鼻窦
  • 8篇鼻腔
  • 6篇X线
  • 6篇X线计算
  • 6篇X线计算机
  • 5篇影像
  • 5篇体层摄影
  • 5篇体层摄影术
  • 5篇CT和MRI...
  • 4篇纤维瘤
  • 4篇扩散
  • 4篇扩散加权
  • 4篇扩散加权成像
  • 4篇加权成像
  • 4篇骨化
  • 4篇骨化性

机构

  • 2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耳鼻咽...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8篇王永哲
  • 23篇杨本涛
  • 21篇鲜军舫
  • 18篇王振常
  • 10篇刘中林
  • 8篇陈光利
  • 8篇王新艳
  • 6篇陈青华
  • 5篇李静
  • 4篇燕飞
  • 2篇宋乐
  • 2篇兰宝森
  • 2篇姜虹
  • 2篇郭健
  • 2篇张征宇
  • 2篇刘冰
  • 2篇宋丽媛
  • 1篇陈晓丽
  • 1篇戴皓洁
  • 1篇于文玲

传媒

  • 7篇中华放射学杂...
  • 7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全国第八届头...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全国第6届头...
  • 1篇中华医学会放...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MRI诊断被引量:25
2008年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组织学证实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MRI资料。结果36例内翻乳头状瘤源于鼻腔外侧壁25例,上颌窦4例,筛窦2例,额、筛窦2例,筛、蝶窦2例,额窦1例;其中11例为复发病例,3例伴恶变。26例呈分叶状,10例形状不规则。病灶最大径22~82mm,平均38mm。36例边界均清楚。与邻近肌肉比较,MRT1WI呈等信号32例,稍高信号4例;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34例,不均匀等信号2例(伴恶变)。与鼻中隔黏膜比较,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34例;32例病变在T2WI或增强T1WI上病变内部呈较规整的栅栏状,2例呈不规整的栅栏状(伴恶变)。8例行MR动态增强扫描,其中7例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TIC)为速升缓降型,另1例局部区域的曲线呈速升速降型(伴恶变)。结论MRT2WI或增强T1WI上呈较规整的栅栏状外观是诊断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可靠征象,形态不规整可能提示伴发恶变。
杨本涛王振常刘莎鲜军舫陈青华王永哲刘冰刘中林兰宝森
关键词:鼻腔鼻窦疾病
基于64层螺旋CT的筛板解剖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以64层螺旋CT测量筛板相关解剖学指标及其发育特点。方法按年龄组随机选取420例(840侧)接受鼻窦或眼眶64层螺旋CT检查的患者,冠状位及矢状位均以硬腭为参考平面,分别测量筛板水平板中点高度、筛板水平板宽度及前后倾斜度、筛板外侧板高度及其与水平板的夹角。结果≤12岁男性及≤11岁女性筛板水平板中点高度与年龄呈高度线性相关(男:r=0.82,女:r=0.80)。男、女左侧筛板水平板中点高度高于右侧(t=7.81,P<0.001),男、女左侧筛板水平板中点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3,P<0.001),男、女右侧筛板水平板中点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5,P<0.001)。筛板水平板宽度为(2.81±0.47)mm,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5,P=0.24),男、女及左、右筛板水平板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0.98,P=0.07、0.33)。各年龄组筛板水平板前后倾斜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3,P=0.22);男、女及左、右筛板水平板前后倾斜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1.43,P=0.43、0.15)。各年龄组筛板外侧板的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1,P=0.35);左侧筛板外侧板高度高于右侧(t=4.70,P<0.001),男、女左侧、右侧筛板外侧板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1.51,P=0.17、0.13)。左右侧、男女筛板外侧板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1.03,P=0.43、0.30)。筛板外侧板与水平板的夹角为(120.70±9.85)°,与年龄呈低度线性相关(r=0.18),筛板外侧板高度与筛板外侧板及水平板的夹角呈低度线性相关(r=0.25)。结论≤12岁男性及≤11岁女性筛板高度有随年龄增长的趋势,男性筛板高于女性,左侧高于右侧。筛板水平板宽度及前后倾斜度、筛板外侧板高度、角度无明显随年龄增长趋势。
王新艳杨本涛王振常鲜军舫王永哲李静
关键词:鼻腔鼻窦
眶骨内溶骨性脑膜瘤的CT和MRI表现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眶骨内溶骨性脑膜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8年2月期间经组织学证实的眶骨内溶骨性脑膜瘤8例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8例均为良性病变,其中上皮型5例,纤维型2例,过渡型1例。病变位于眼眶外上壁4例,外壁3例,眶尖区蝶骨小翼1例。6例呈卵圆形,2例呈不规则形,边界较清楚,病灶最大径18~47mm,平均29mm。CT表现:6例骨质破坏,边缘毛糙,2例骨质呈囊状、膨胀性改变,边缘清楚;与脑灰质比较,平扫病变呈等密度7例,稍低密度1例;3例增强后呈中度强化。MRI表现:与脑灰质比较,T1WI呈稍低信号2例,等信号6例;T1WI呈稍高信号2例,等信号6例;增强后呈中度强化6例,明显强化2例;其中3例病变内部信号不均匀,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3例行MRI动态增强扫描,2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速升缓降型,1例为速升速降型。MRI清晰显示病变伴发或继发性改变。结论MRI所示等信号、中度强化是该病的较特征性表现;CT有利于判断病变的起源,MRI能够更清楚、准确显示病变的范围,联合使用2种影像检杏方法能够对该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杨本涛王振常孔庆聪鲜军舫郝大鹏陈青华李勇王永哲杨欢刘中林
关键词:脑膜瘤眶肿瘤磁共振成像
多参数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鉴别泪腺良恶性上皮性肿瘤中的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多参数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泪腺良恶性上皮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同仁医院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行眼眶MRI扫描并符合入组标准的104例泪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48例,女56例,年龄12~77(43±7)岁。良性上皮性肿瘤63例,恶性上皮性肿瘤41例,均行DCE‑MRI检查。DCE‑MRI半定量参数包括达峰时间(Tpeak)、最大强化率(ERmax)、斜率(Slope)、流出率(WR)、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定量参数包括对比剂容积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分数(V_(e))和对比剂转移速率常数(K_(ep))。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DCE‑MRI参数,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确定诊断阈值,评价其诊断效能。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鉴别泪腺良恶性上皮性肿瘤的最佳参数。结果DCE‑MRI半定量参数分析:泪腺恶性上皮性肿瘤的Tpeak小于良性上皮性肿瘤[(103.77±57.87)比(187.80±77.01)s,P<0.001],ERmax、Slope[M(Q_(1),Q_(3))]及WR大于良性上皮性肿瘤[(1.55±0.39)比(1.36±0.33),1.76(0.97,2.27)比0.62(0.50,0.93),7.70%(1.40%,21.60%)%比0(0,0);均P<0.05],良性上皮性肿瘤TIC曲线以持续上升型为主(49/63),而恶性上皮性肿瘤则以平台型为主(25/41)。定量参数分析:泪腺恶性上皮性肿瘤的K^(trans)、K_(ep)值[M(Q_(1),Q_(3))]大于良性上皮性肿瘤[(0.99±0.52)/min比(0.43±0.23)/min,1.33(0.83,1.55)/min比0.55(0.46,0.68)/min](均P<0.001),Ve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6±0.20)比(0.73±0.22),P=0.467]。经统计学分析表明,在预测泪腺恶性上皮性肿瘤的诊断效能上,参数TIC类型(OR=3.887,95%CI:1.409~10.725)和K^(trans)(OR=50.979,95%CI:6.046~429.830)的诊断价值更高,相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8.05%、77.78%和70.73%、95.24%,且定量参数K^(trans)的综合诊断表现优于半定量参数TIC,AU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875(0.796~0.932)比0.798(0.708~0.87
王永哲鲜军舫王新艳郭健宋丽媛
关键词:泪腺肿瘤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半定量分析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MRI研究
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是较为常见的鼻腔、鼻窦良性肿瘤,以被覆上皮过度增生呈乳头状突向基质内为病理学特征,关于其发病率国外报道为0.5%~4.0%.尽管本病组织学上属于良性肿瘤,但由于其术后...
杨本涛王振常鲜军舫陈青华张征宇王永哲刘冰刘中林兰宝森
关键词:内翻性乳头状瘤MRI表现影像诊断
文献传递
儿童急性鼻窦炎颅眶并发症的CT和MRI表现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鼻窦炎颅眶并发症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其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临床证实的儿童急性鼻窦炎颅眶并发症的影像资料,16例行CT平扫检查,所有病例均行MRI检查。结果 26例患者中眼眶并发症23例,颅内并发症3例。根据Chandler对儿童急性鼻窦炎眼眶并发症的分型,眶隔前蜂窝织炎2例,CT表现为眼睑、面颊部肿胀,MRI肿胀的软组织T_1WI呈等信号,T_2WI呈高信号,眶隔后肌锥内外间隙清晰;眶隔后蜂窝织炎5例,CT表现为眼睑、面颊部肿胀并眶隔后肌锥内外间隙模糊不清,MRI炎性水肿组织表现为T_1WI呈等信号,T_2WI呈高信号,肌锥内外间隙脂肪信号存在,增强后,病变累及范围内有强化;骨膜下脓肿16例,CT表现为眼眶内下象限肌锥外间隙软组织密度影,多呈梭形,11例眼眶内壁、下壁骨质有不同程度破坏,MRI表现为T_1WI低信号,T_2WI高信号,增强后脓肿壁明显强化。儿童急性鼻窦炎颅内并发症主要为脑膜炎及硬膜下脓肿,CT表现为前颅底、额部颅板下新月形低密度影,MRI脓腔T_1WI低信号,T_2WI高信号,增强扫描脓肿内外壁均明显强化,脑表面见脑沟回样强化。结论 CT和MRI的联合检查可明确儿童急性鼻窦炎颅眶并发症的类型、范围、部位,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随访观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永哲杨本涛鲜军舫陈光利燕飞
关键词:急性鼻窦炎并发症蜂窝织炎磁共振成像
鼻腔及鼻窦骨化性纤维瘤的MRI诊断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骨化性纤维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鼻腔及鼻窦骨化性纤维瘤患者的MRI资料。结果8例中病变中心位于筛窦3例,蝶窦3例,额窦2例;5例原发病例中4例病变呈膨胀性生长,1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3例术后复发病变的形态均不规则并呈分叶状;所有病变边界均清晰,伴周围结构不同程度受压。骨化性纤维瘤T1WI呈等信号7例(与脑灰质相比),呈低信号1例;T2WI呈低信号7例,其中4例夹杂片状高信号,呈高信号1例;继发囊变者4例,T2WI均呈高信号,T1WI呈等、低信号各2例;增强后病变呈中度强化,囊变部分不强化,而囊壁及间隔明显强化。结论鼻腔及鼻窦骨化性纤维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RI对观察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及手术方案制定有重要临床意义。
王永哲陈光利王振常杨本涛燕飞何立岩
关键词:鼻腔鼻窦骨肿瘤骨化性纤维瘤磁共振成像
颅面部骨化性纤维瘤的CT诊断
骨化性纤维瘤(ossifying fibroma)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颅面部的良性骨肿瘤,临床上较少见,约占良性骨胂瘤的4.38%.笔者回顾性分析某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颅面部骨化性纤维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探讨其CT特...
王永哲杨本涛陈光利王振常鲜军舫刘中林
关键词:骨化性纤维瘤计算机扫描影像学诊断组织病理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鼻腔、鼻窦实性肿块的适宜b值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MR DWI鉴别诊断鼻腔、鼻窦实性肿块的适宜b值。方法对61例鼻腔、鼻窦肿块患者术前行常规MR及DWI扫描,选取b值为500、1000 s/mm^2,测量病变实性部位ROI的ADC值,将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对照。比较良恶性病变ADC值的差异。分别在两种b值下以鼻腔、鼻窦良恶性肿块的ADC值作为临界点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z),确定诊断阈值,评价诊断效能并进行比较。结果b=500 s/mm^2时,21例恶性肿块和40例良性肿块的平均ADC值为(1.07±0.32)×10^(-3)mm^2/s、(1.90±0.62)×10^(-3)mm^2/s(P<0.001),Az为O.929,以ADC值:1.31×10^(-3)mm^2/s作为预测鼻腔、鼻窦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阈值,其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95.0%,准确率为91.8%。b=1000 s/mm^2时。21例恶性肿块和40例良性肿块的平均ADC值分别为(0.86±0.25)×10^(-3)mm^2/s、(1.55±0.41)×10^(-3)mm^2/s(P<0.001),Az为0.963.以ADC值=1.10×10^(-3)mm^2/s作为预测鼻腔鼻窦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阈值,其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97.5%,准确率为93.1%;两组b值的Az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500 s/mm^2时的图像信噪比明显高于b=1000 s/mm^2的信噪比。结论 b=500 s/mm^2时在保证更好图像质量的同时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更适宜鼻腔、鼻窦肿块的鉴别诊断。
王永哲杨本涛鲜军舫李静王新艳
关键词:鼻肿瘤扩散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舌根异位甲状腺的CT和MRI表现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舌根异位甲状腺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核素扫描或手术证实的舌根异位甲状腺患者的CT或MRI资料,其中6例接受颈部CT检查,2例接受颈部MR检查。结果8例病灶均位于舌根中线区,6例呈类圆形,2例呈分叶状,边界清楚,最大径16~36mm,平均24mm。与舌根肌肉比较,2例CT平扫呈高密度,其中1例密度不均匀;5例增强后明显强化,其中2例病灶内有散在的小囊状低密度区;3例病变密度不均匀,结合其他检查考虑伴发结节状甲状腺肿,其中1例经病理证实。2例MRT1WI、T2WI均呈较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病变信号较均匀。颈部均未发现正常位置的甲状腺。结论舌根中线区高密度或高信号并明显强化的结节是舌根异位甲状腺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常提示其发生病变;结合颈部无正常位置甲状腺,比较容易作出诊断。
杨本涛刘淑玲王振常董薇王永哲鲜军舫戴皓洁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