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倩
-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意义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多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意义。方法分析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甲状腺乳腺外科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40例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及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多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40例患者中女性27例,平均年龄46.2岁,原发肿瘤平均直径7mm,25例(62.5%)为双侧微小癌,11例(27.5%)原发肿瘤侵出甲状腺包膜,21例(52.5%)存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术后3例(7.5%)出现低钙血症表现,2例(5.0%)出现声音嘶哑,术后3~6个月均恢复正常。结论多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侵袭性较高,因其有较高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建议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 王淑倩傅佩芬
-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多灶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 增殖抑制基因(HSG)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细胞肝癌增殖的影响
- 目的增殖抑制基因(HSG)能够有效的阻遏细胞周期和抑制细胞增殖,同时在球囊血管成形术后立即定向局部转染rHSG/Mfn2的措施能够抑制新生内膜的生长和血管壁的重塑。该实验主要应用腺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式转染HSG,以观察H...
- 王伟林王淑倩郑树森
- 文献传递
- 增殖抑制基因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应用
- 目的肝细胞肝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往往不易发现,一旦出现症状多数已属中晚期,如果不能彻底手术切除,目前仍缺乏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因治疗的问世开辟了肝癌治疗的新途径。增殖抑制基因...
- 王伟林王淑倩尉建峰贾长库郑树森
- 增殖抑制基因(HSG)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细胞肝癌增殖的影响
- 王淑倩
- 关键词:腺病毒
- HSG基因从体外体内抑制肝细胞肝癌生长的研究
- 目的:增殖抑制基因(HSG)能够有效的阻遏细胞周期和抑制细胞增殖,同时在球囊血管成形术后立即定向局部转染rHSG/Mfn2的措施能够抑制新生内膜的生长和血管壁的重塑。该实验主要应用腺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式转染HSG,以观察...
- 王淑倩
- 关键词:增殖抑制基因细胞增殖肝癌
- 文献传递
- 双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预测因素及其手术治疗策略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双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预测因素及其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分析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269例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的微小乳头状癌(PTMC)临床病理学资料,寻找双侧癌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探讨其手术治疗策略。结果肿瘤直径≥5 mm及肿瘤多发病灶和双侧癌显著相关(P<0.05),而肿瘤多发病灶是双侧癌的独立预测因素(OR=2.251)。双侧癌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为49.1%,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结论肿瘤多发病灶是预测双侧微小癌的独立预测因素,双侧微小癌有较高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有经验的甲状腺外科医师在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后加做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安全必要的。
- 王淑倩吕可真刘小蕉傅佩芬
-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多灶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 Th22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22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目的:TNBC型乳腺癌是指ER、PR、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约占所有类型乳腺癌的15-20%。近年来,随着特定靶点药物的发展,其他类型乳腺癌患者预后得到巨大改善。但TNBC往往发病年龄早,易发生内脏转移,更具侵袭性,...
- 王淑倩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白细胞介素-22病理学特征预后评估
- 文献传递
- 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未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21-gene recurrence risk score,21-Gene RS)与患者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46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收集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即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21基因的表达,计算21-Gene RS并基于个体化治疗方案分配试验(Trial Assigning Individualized Options for Treatment,TAILORx)分组及国家乳腺和肠道外科辅助治疗项目(National Surgical Adjuvant Breast and Bowel Project B-20,NSABP B-20)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低(21-Gene RS<11或21-Gene RS<18)、中(11≤21-Gene RS<26或18≤21-Gene RS<31)和高危组(21-Gene RS≥26或21-Gene RS≥31),比较不同风险分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差别。使用卡方检验比较计数资料,Kaplan-Meier曲线分析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方法进行组间差异比较,COX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469例乳腺癌患者,基于TAILORx RS分组,低危组比例为18.8%(88/469),中危组比例为48.2%(226/469),高危组比例为33.0%(155/469)。基于NSABP B-20 RS分组,低危组比例为43.1%(202/469),中危组比例为37.5%(176/469),高危组比例为19.4%(91/469)。无论使用TAILORx RS分组还是NSABP B-20 RS分组,21-Gene RS与患者的组织学分级、Luminal分型、Ki-67表达以及是否接受化疗和治疗方式的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高危组患者预后较差(P<0.05,Log-rank检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手术方式和21-Gene RS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结论21-Gene RS与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未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以及患者的组织学分级、Luminal分型、Ki-67表达以及是否接受化疗和治疗方式等临床病理特征
- 陈青沈海幸王艳丽赵菁马巾斐王淑倩傅佩芬
- 关键词:乳腺肿瘤预后
- 肝胆管结石对胆管癌的影响
- 背景研究显示,胆管癌的发病率正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加,从1972到1994年,胆管癌是我国上海发病率增加最快的恶性肿瘤,在男性中上升率为119%,女性中为124%。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胆管癌的明确病因,但研究已经证实胆管癌的...
- 王伟林王淑倩郑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