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果
- 作品数:9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236名铀矿工染色体畸变及外周血象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为研究铀矿工染色体畸变及外周血象的变化,采集236名从事铀矿工作人员(矿工组)和64名无射线接触健康人员(对照组)的外周血,采用血常规检测及微量全血培养法进行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发现:矿工组染色体型畸变率0.16%、染色单体型畸变率0.20%、总畸变率0.36%、畸变细胞率0.30%,明显高于对照组(0.02%、0.06%、0.08%、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80,p<0.01;u=2.40,p<0.05;u=3.60,p<0.01;χ2=9.88,p<0.01)。外周血象比较,矿工组外周血象均在正常范围内,但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PLT)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BC、RBC无统计学意义(P>0.05);矿工组血象异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R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铀矿工人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后引起染色体畸变率升高,在放射职业健康检查中染色体畸变检查较一般血液学指标敏感且"预警"作用明显。
- 叶安方王相果倪倩影汪晓宇王毅明
- 关键词:铀矿工染色体畸变血象
- 染色体畸变检查在放射性工作者职业健康检查中的意义
- 2009年
- 叶安方王相果高慎永
- 关键词: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职业健康检查外周血
- 浙江省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周围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了解浙江省放射工作人员周围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为辐射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对119名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介入放射组62名,诊断放射组57名)和64名无射线接触健康人员(对照组)进行周围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不同放射工种组与对照组比较,介入放射组染色体型畸变率及其余染色体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诊断放射组染色体型畸变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工种组间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放射工龄组比较,20年~组染色体型畸变率显著高于<10年组(P<0.01)和10年~组(P<0.05);<10年组与10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浙江省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型畸变率高于正常人群,尤其是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小剂量辐射损害仍然存在,应加强辐射监控与防护,注重细胞遗传学指标的定期检测,降低电离辐射累积效应的发生。
- 叶安方王相果倪倩影宣志强
- 关键词:染色体畸变
- 某省部分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及健康状况分析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了解浙江省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与健康状况,为职业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1至12月,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要求,对该省部分三甲医院367名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分析剂量检测结果、染色体畸变率、眼晶状体混浊率、外周血象及甲状腺功能等指标。结果该省2015年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13mSv/年,98.91%放射工作人员小于1rosy/年,均在国家规定限值(20mSv/年)以下;核医学组与介入放射组工作人员染色体型畸变(双着丝粒体)检出率分别为7.41%、4.35%,高于诊断放射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686、8.092,P〈0.01),介入组中发现1例疑似慢性放射性皮炎;放射工龄对晶状体混浊检出率有明显影响(P〈0.01),晶体混浊率随着工龄的增长而增高(x2趋势=16.363,P〈0.01),甲状腺功能异常率、淋巴细胞比值异常率在工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省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剂量水平是安全的,但从眼晶状体、细胞遗传学、指甲和皮肤等辐射敏感指标观察,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仍然对从事核医学与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有一定影响。
- 叶安方宣志强倪倩影王相果高慎永
- 关键词:染色体
- 一例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合并局部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照后34年患白血病死亡的报告被引量:1
- 2017年
- 电离辐射可诱发恶性肿瘤,已得到大量的实验动物和人类流行病学研究的证实,例如白血病、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等是辐射致癌危险度较高的肿瘤,其中辐射致白血病是造血组织最严重的远后效应。1978年浙江1例x射线探伤工作人员由于意外事故,受到1次全身不均匀照射,导致了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合并局部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事故后34年,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死亡,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 叶安方倪倩影王相果高慎永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骨髓型急性放射病伤患者电离辐射
- 1981至2015年浙江省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发病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 探讨浙江省1981至2015年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发病情况和特点,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5年,收集全省1981至2015年确诊的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资料,对发病基本情况、病种分布、工种分布、参加放射工作时间和工龄等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81至2015年浙江省放射性疾病共72例,其中男性54例(75.00%),发病年龄中位数为56.5岁,发病例数总体呈现波浪形下降趋势;放射性疾病涉及病种共5种,位居前3位的是放射性白内障、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分别占总例数的59.72%、20.83%、15.28%;放射性皮肤疾病中2例为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且其中l例合并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83.33%病例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80年代以前参加放射工作的病例占91.67%.结论 浙江省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总体发病呈现下降趋势,放射性白内障为常见放射病之一,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人员是主要患病人群.
- 叶安方宣志强倪倩影王相果高慎永
- 关键词:发病辐射防护
- 浙江省三个县级市放射工作人员防护水平监测分析
- 2014年
- 目的应用外周血染色体畸变分析评价放射工作人员防护水平,为各地区卫生监督系统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血常规检查及微量全血培养法对2012年浙江省三个县级市(东阳、永康、龙游)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周围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东阳和龙游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永康地区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东阳和永康地区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龙游地区企业与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地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指标,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率分析比白细胞计数更加敏感,可以为浙江省卫生监督系统监测某地区辐射防护条件是否合格、放射工作人员操作是否规范提供参考依据,达到健康监护目的。
- 王相果倪倩影高慎永
- 关键词:外周血染色体畸变血常规
-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的实践与思考
- 2017年
-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是评价电离福射损伤的敏感指标,常用于急慢性放射损伤评价、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慢性放射病诊断等领域。本文结合该室染色体畸变检测工作实际,探讨染色体标本制备中的技术控制要点、标本质量评估、质量问题的分析与改进等,预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 叶安方王相果悦倩影田宏志郭琳高慎永
- 关键词:电离辐射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