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说新兴的“零”字结构被引量:1
- 2003年
- 王磊
- 关键词:构词汉语词汇
- 记忆之旅:艾柯小说《玫瑰的名字》的空间书写被引量:3
- 2018年
- 小说《玫瑰的名字》出现的空间形式有"物理空间""心理空间""社会空间"三种类型,"物理空间"在小说中是以物质形态呈现的可观可感的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是文本人物的记忆及其"脑文本"所建构出来的、并在读者的想象中成形的"表征空间"。文本人物的记忆及其"脑文本"既是读者游戏于文本空间的指南针,也是文本人物得以自由出入不同空间的身份证。从空间视角考察小说《玫瑰的名字》,通过文本人物的空间体验揭示其存在状态,进而探究空间书写与人物塑造的关系以及空间叙事的意义,最后试图指出记忆的空间性对小说《玫瑰的名字》这一虚构叙事作品主题层面、结构层面的影响。
- 王磊
- 关键词:记忆
- 浪漫的谎言与戏剧的真实——田纳西·威廉斯戏剧的空间叙事与伦理表达被引量:3
- 2019年
- 田纳西·威廉斯的《玻璃动物园》《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欲望号街车》都是以"家庭"为核心空间背景展开叙事的。文章以空间叙事学和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将威廉斯的"三大杰作"置于当时的美国南方社会伦理环境中,分析戏剧文本中家庭空间对个体独特性的锻造作用以及与家庭伦理环境的建构关系,考察文本人物如何在其家庭空间格局中找到一方属于自己且舒适的空间,以自己身处的空间位置表征自己的合法伦理身份。通过对"三大杰作"中的家庭伦理环境描写与人物伦理身份的逐步揭示,威廉斯创作了一个梦想空间,让人物走进去并做出伦理选择,借由人物的伦理表达揭示戏剧文本所要传达的伦理教诲价值。
- 王磊
- 关键词:戏剧《玻璃动物园》《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欲望号街车》
- 荀子《正名》篇语言理论解读被引量:4
- 2004年
- 荀子是先秦思想家,他对语言有深刻的认识,他的语言观主要体现在《正名》中。从其名实关系论、制名枢要论、语词功能论、结构系统论及语言时空观五个方面来看,并与索绪尔的语言观作比较,可以看出荀子对中国语言学的贡献是巨大的。
- 王磊
- 关键词:荀子《正名》语言观
- 艾柯小说《昨日之岛》中的脑文本演绎与空间书写
- 2019年
- 小说《昨日之岛》是作家艾柯将其终稿文学脑文本解码成书写文本的产物,而终稿文学脑文本的演绎与解码离不开经验脑文本和初稿文学脑文本的拼贴与组装。要实现小说中各类脑文本的拼贴与组装,唯有空间书写才能完成。从空间叙事学视阈切入,考察小说中出现的文化空间、文学空间以及“时间化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引入并运用聂珍钊教授文学伦理学批评中关于脑文本的相关理论,解读小说中的“大小故事”叙事与小说人物的脑文本演绎之间的关系。
- 王磊
- 显性书写与隐性绘制——《乞力马扎罗的雪》中“非洲形象”解读
- 2019年
- 运用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分析海明威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殖民主体、被殖民主体的矛盾身份焦虑问题,继而考察小说中被殖民主体从“失语”到“发声”的表达历程,探究由殖民主体和被殖民主体建构的自然层面非洲形象与人文层面非洲形象的书写特征。最后指出海明威笔下的非洲形象书写是带有双重性的——在显性书写具有自我拯救功能的理想他者自然层面非洲形象的同时,又隐性绘制出以被殖民主体非洲动物“发声”反抗殖民统治为核心的人文层面非洲形象。
- 王磊
- 关键词:后殖民批评
- 叙述类文学结尾艺术中的仪式书写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文学与仪式的关系渊源密切,仪式空间的展演意义与文学文本的叙事意义往往可以构成特殊的互文关系,换言之,仪式本身就是一种叙事,一种具有文化意义的“文本”。在仪式空间的展演过程中,世界是活生生的,同时也是想象的,在文学叙述的世界中也同样如此。文章基于叙述学理论和仪式理论的视角以及平行研究法,从“在场与不在场:生死危机仪式呈现”、“看戏与被看戏:地位转换仪式书写”、“治疗与被治疗:献祭再生仪式表演”三个方面研究经典的叙述类文学作品结尾艺术中的仪式书写。
- 王磊
- 关键词:结尾艺术
- 相悖的伦理身份与两难伦理选择——《神箭》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 2020年
- 阿契贝的小说《神箭》记录了20世纪非洲部族社会的“秘史”。作家侧重于从人物的伦理身份出发,通过展现其被疏离的过程,考察部族社会的变迁,尤其是乡村伦理的衰微,进而折射出部族政治和社会机制的变化。结合小说创作的历史语境,以“身份危机”为切入视角,探究伊祖鲁的伦理悲剧,继而阐明该部作品所隐含的非洲部族社会的伦理机制。
- 黄晖王磊
- 关键词:身份危机伦理选择
- 米亚·科托小说《梦游之地》中的文化政治景观书写
- 2019年
- 小说《梦游之地》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作家将长达十六年的莫桑比克内战作为小说叙事背景,以精妙的叙事结构和对语言的改造探寻了殖民大陆身份认同的出路与可能。可以看到,作家米亚·科托在文字中重建了莫桑比克整个国度。在文本细读和对文本历史语境的考察基础上,以'文化政治'切入,具体分析作家在其小说中书写的系列政治景观,即语言政治、身份政治、空间政治,继而探究作家在字里行间所传达关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声音与话语。
- 王磊
- 关键词:身份政治空间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