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 作品数:13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中央厚度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对中央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角膜测厚仪检测中央角膜厚度,在我院近视患者中随机抽取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及不戴镜者各100例200眼,做统计分析。再在近视患者中按戴镜时间<1a,1~3a,3~5a,5~7a,≥7a分组,每组随机抽取60例120眼,做统计分析。结果: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与不戴镜者的角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时间<1a,1~3a,3~5a,5~7a者的角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平均中央角膜厚度薄于不戴角膜接触镜者,并且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时间越长中央角膜厚度越薄。
- 王磊夏丽坤
- 关键词:角膜厚度软性角膜接触镜超声角膜测厚仪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流行性角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将120例226眼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总疗程为14d,观察两组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指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5.0%,痊愈率分别为85.0%和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与单纯使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相比,其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的临床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 夏丽坤曹哲瑶王磊胡媛张胜男
- 关键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流行性角结膜炎病毒
- 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中央厚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 王磊夏丽坤陆岩赵贷新高殿文
- 正交试验优选五倍子软膏处方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优选五倍子软膏剂的最佳处方。方法以软膏的外观性状、稳定性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实验,以蜂蜡用量、乳化剂用量、主要的加入方式为可变因素,并测定流变学参数。结果优化处方A2B3C2,即蜂蜡2%,span-80 4%,加药方式为药物加入油相。结论该软膏处方设计合理,制剂稳定性较好。
- 王磊程岚杨跃辉
- 关键词:正交设计处方
- 一种腿部关节机能康复治疗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费用性肌萎缩康复治疗技术领域的一种腿部关节机能康复治疗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方形空腔壳体,所述外壳内腔中部设有主隔板,且主隔板将外壳的内腔分为左右两部分,所述外壳左部的内腔为主腔,所述主隔板的右侧壁中部...
- 王磊
- 文献传递
- 五倍子外用制剂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3年
- 本文对近年已报道的五倍子外用制剂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介绍了五倍子的外用制剂、临床应用等情况,并对中药外用剂型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旨在为五倍子外用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姜清华王磊杨跃辉
- 关键词:五倍子外用制剂
- 中医康复学结合整合医学的教学实践被引量:3
- 2023年
- 中医康复学是近年来的新兴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强、要求掌握技术种类繁多的新兴、综合类学科,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康复人才至关重要。近年来,整合医学是全球医学教育的发展热点和趋势,注重于从人体整体出发,将医学领域最先进的知识理论和临床技能加以有机整合,是符合医学发展的新医疗体系,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实际情况,对整合医学在中医康复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与分析。
- 王磊周维何宇
- 关键词:中医康复学康复治疗学教学改革
- B-flow联合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在正常胎儿静脉导管检查中的应用的研究
- 目的 探讨B-flow联合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B-flow imaging and 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BF-STIC)在检查胎儿静脉导管方面的优势及可行性并建立孕18-...
- 王磊蔡爱露张颖
- 关键词:B-FLOW彩色多普勒静脉导管胎儿
- LASIK术后眼压测量值与中央角膜厚度的关系
- 王磊夏丽坤陆岩赵贷新
- 妊娠中晚期正常胎儿静脉导管入口处内径范围探讨
- 2018年
- 目的建立妊娠中晚期正常胎儿静脉导管入口处内径范围。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250例孕18~40周正常单胎胎儿静脉导管,去掉彩色,在二维灰阶图像上测量静脉导管入口处内径。建立各孕周胎儿静脉导管内径范围,并分析其与孕周的关系。结果 18~21周、22~25周、26~29周、30~33周、34~37周、38~40周正常胎儿静脉导管入口处内径分别是(1.2±0.2)mm、(1.5±0.3)mm、(1.7±0.3)mm、(1.9±0.2)mm、(2.0±0.3)mm、(2.2±0.3)mm。胎儿静脉导管入口处内径与孕周正相关(r=0.7,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能够观察到胎儿静脉导管,并能进行管径测量。妊娠中晚期正常胎儿静脉导管入口处内径范围建立可能对早期发现静脉导管异常及静脉导管相关疾病有帮助。正常胎儿静脉导管入口处内径随着孕龄增加而增加。
- 王磊张颖蔡爱露
- 关键词:胎儿妊娠中晚期静脉导管管径多普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