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中
- 作品数:58 被引量:719H指数:18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因地制宜,抓好春季麦田管理被引量:2
- 2008年
- 季书勤田云峰王绍中
- 关键词:麦田管理小麦生产单位面积冬季气候穗粒数成穗数
- 河南省优质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被引量:8
- 1998年
- 1河南省优质麦发展概况1.1优质麦育种及引种自80年代中期开始,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大、郑州市农科所、内乡农科所等单位相继开展了优质麦品种选育工作。进入90年代,先后培育出豫麦14号、豫麦23号、豫麦28号等面包小麦新品种,又引进优质麦PH82-2-...
- 王绍中林作楫赖菁茹
- 关键词:小麦
- 小麦超高产品种筛选的研究初报被引量:71
- 1998年
- 根据区域试验多年资料,系统分析了大穗型、大粒型和多穗型小麦品种成产三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其产量表现,认为河南省中北部小麦超高产(9000ke/hm^2以上)应当以三要素比较协调的多穗、中等穗型品种为主,目前较好的代表品种是温麦6号;提出了河南省今后小麦育种应当以逐步提高多穗型品种的穗粒数和千粒重,三要素协调发展为主攻方向。
- 王绍中赵虹王西成范和君田云峰
- 关键词:小麦超高产大穗型大粒型
- 小麦前氮后移的施肥效应与有效使用条件被引量:18
- 1998年
- 研究了高产小麦前氮后移的增产作用,指出这一技术与品种类型、土壤肥力、播种密度等条件有密切关系,在生产中运用前氮后移施肥技术必须与看苗管理、应变措施结合起来。
- 季书勤赵淑章吕凤荣刘媛媛王绍中
- 关键词:小麦前氮后移施肥效应
- 小麦品质生态及品质区划研究 Ⅰ.河南省小麦品质现状及地区差异被引量:48
- 1995年
- 研究证明,小麦的品质特性是品种基因型和环境条件的综合表现,环境生态因子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和烘烤品质有重要影响。对河南省30个小麦品种的籽粒品质和烘烤品质等多项指标的测定结果,其籽粒品质在全国居中上等水平,与世界一些主要产麦国的小麦品质相比,营养品质属于中等,用作烘烤的面团特性的主要指标较差。用4个小麦品种分别在北京、石家庄、郑州、灵宝、虞城和息县种植,其籽粒的球蛋白、醇溶蛋白、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面筋含量等指标都表现出由南向北的有规律变化。用3个小麦品种在全省不同地区54个点种植,相同品种不同地点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可以相差12个百分点左右,其差异远远大于品种间。表明在一个省范围内,小麦籽粒品质的地域差异是明显的,为品质区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 王绍中李春喜章练红崔转玲
- 关键词:小麦生态生态因子区划
- 全文增补中
- 不同农艺措施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采用5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强筋小麦的播期、基本苗、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等5项农艺措施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及其交互作用;建立了产量、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和弱化度等7个目标性状的数学模型;实现7500kg/hm。以上产量水平、品质指标达国家强筋小麦二级以上标准的最佳农艺措施方案为:播期10月6~7日,基本苗104.8~106.8万/hm^2,施氮(N)量294.9~308.0kg/hm^2,施磷(P205)量139.2~152.2kg/hm^2,施钾(K2O)量180.1~200.3kg/hm^2;经在同样生态类型区45.9hm^2麦田示范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 张慎举侯乐新王绍中
- 关键词:强筋小麦农艺措施
- 谈谈小麦生育后期管理
- 2000年
- 通常把小麦从抽穗到成熟称为生育后期阶段。此期包括抽穗、开花、授粉、籽粒形成与灌浆等生育过程,历时40天左右。此期天数虽然只占全生育期的1/6,但正值单穗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籽粒干物质积累半数以上是靠抽穗后的光合产物。在此阶段正值四月下旬至5月底,常有高温、干热风或阴雨天气,并有多种病虫害发生,如果管理措施跟不上,可导致小麦青枯、早衰、倒伏、粒重下降,造成减产。因此,即是前中期生长良好的麦田,仍要坚持不懈,继续加强后期管理,达到粒多、粒饱,丰产丰收。后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养根、护叶、延缓根系衰老,延长上部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和贪青晚熟,其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一、适时早浇灌浆水。小麦生育后期所消耗的水分约占全生育期的1/3以上。适宜的土壤水分能保证植株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如果水分短缺。
- 王绍中
- 关键词:小麦后期管理灌溉病虫害防治
- 小麦亩产600kg综合栽培技术被引量:6
- 1998年
- 小麦亩产600kg综合栽培技术季书勤赵淑章王绍中李从军吕凤荣刘媛媛(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杨胜利(新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屈城乡(国营博爱农场)乔旭(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为了促进河南省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实现大面积亩产600k...
- 季书勤赵淑章王绍中李从军吕凤荣刘媛媛杨胜利屈城乡乔旭
- 关键词:小麦综合栽培技术栽培
- 土壤不同营养状况与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4年
- 试验研究了土壤不同营养状况对强筋小麦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个处理中,土壤长期施用N,P,K等主要营养元素且配合比为1∶1∶1(N120.0kg/hm2,P2O5120.0kg/hm2,K2O120.0kg/hm2)时产量最高为5433.0kg/hm2,不施肥(ck)产量最低为1260.0kg/hm2;蛋白质含量以单施N素(N120.0kg/hm2)时最高达17.00%,N、P元素配合比为1∶1(N60.0kg/hm2,P2O560.0kg/hm2)时蛋白质含量最低为10.53%;蛋白质产量以N、P配合比为3∶1(N180.0kg/hm2,P2O560.0kg/hm2)时最高为696.0kg/hm2,以单施P素蛋白质产量最低为156.0kg/hm2。
- 赵淑章季书勤王绍中吕凤荣
- 关键词:强筋小麦土壤蛋白质产量长期施用子粒产量P2O5
- 依据小麦品种变化再谈良种良法配套被引量:3
- 2014年
- 根据1981-2013年河南省(国家黄淮南片)审定的小麦新品种的产量及成产三因素变化情况,简要论述了小麦新品种培育与小麦栽培技术的关系,指出河南省小麦新品种已具有较高生产能力,但大田生产因生产条件限制和栽培技术不配套而未能发挥新品种的生产潜力。提出了河南省小麦生产应当进一步重视栽培配套技术,打破春节过后即追肥浇水的传统习惯,认真抓好整地质量,强化生育中期肥水管理两项关键技术的推广落实。
- 赵淑章李向东王绍中武素琴
- 关键词:小麦良种良法配套中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