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靖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右侧第6肋骨软骨粘液样纤维瘤1例被引量:2
- 2009年
- 杨宏李树昌王舒靖
- 关键词:纤维瘤粘液样软骨肋骨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GIST中DOG-1的表达,并与CD117标记进行比较观察,分析DOG-1与GIST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D117和DOG-1在极低度及低度危险性GIST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95.2%(20/21)和90.5%(19/21);在中度及高度危险性GIST中CD117和DOG-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40/40)和97.5%(39/40)。CD117表达与DOG-1无关;DOG-1表达与GIST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分级和年龄无关;DOG-1阴性与GIST复发及转移显著相关(P<0.01)。结论DOG-1可作为GIST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潜在参考指标。
- 张秀梅时磊王海王舒靖朴正爱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CD117免疫组织化学
- 电化学发光法测血清CYFRA21-1参考范围的探讨
- 2012年
- 目的:运用ECLIA测定CYFRA21-1含量以及探讨血清CYFRA21-1的参考范围及其与性别年龄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健康体查者血清,用E lecsys2010仪器测定。结果:本实验测定仪器的精密度批内、批间变异度分别为2.1%、3.5%;准确度用回收率表示为98%。结论:电化学发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结果准确、可靠。
- 于勇王舒靖
- 关键词:CYFRA21-1电化学发光法
- 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malignant solitary fibrous tumor,MSF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分子遗传学、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例MSFT进行光镜、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2例,年龄分别为66岁及48岁。发生部位:骶前1例,临床表现为进行性二便障碍3年;后上纵隔1例,临床表现为活动后心慌半个月。肿瘤大小分别为10 cm×9 cm×6 cm及12 cm×10 cm×9 cm。镜检:细胞稀少区和细胞丰富区交替分布,两者之间有粗的玻璃样变胶原纤维分隔。密集区肿瘤细胞丰富,呈束状、漩涡状排列,可见血管外皮瘤样结构;瘤细胞呈梭形、短梭形,核染色质粗,异型性明显,有肿瘤性坏死、较多量核分裂(>4/10 HPF),局部出血。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34,Bcl-2,CD99及Vimentin弥漫阳性;P53部分阳性,上皮细胞膜抗原局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20%~30%;S100,Desmin,C K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阴性。结论:M SF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肿瘤,确诊主要依靠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需与血管外皮细胞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肉瘤、滑膜肉瘤、恶性间皮瘤、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和脑膜瘤等相鉴别。MSFT的预后不良,易复发和转移,根治性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应长期随访。
- 张秀梅王舒靖王海苗金凤朴正爱
- 关键词: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学
- 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浆中D-D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方法:急性肾衰竭患者50例,测定血浆中D-D含量,比较急性肾衰患者与对照组D-D含量的差异。结果:急性肾衰患者D-D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6.20,P<0.01)。结论:急性肾衰竭时患者体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的紊乱,D-D可以敏感地反映患者体内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改变,可以作为检测指标应用于临床。
- 张国前王舒靖
- 关键词:急性肾功能衰竭
- 肿瘤相关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在肺癌患者诊断中的意义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抗原(TAA)抗体联合检测用于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98例肺癌患者的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血清抗体的检测;用Western印迹对其中p62抗体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验证;用不同组合的肿瘤相关抗原(TAA)对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肺癌和正常人血清中p62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5%和1%,8种抗原组合检测肺癌时大大提高了诊断的质量。结论 8种TAA抗体联合检测肺癌,为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检和临床中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王舒靖董莹莹苗金凤
- 关键词:肺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WESTERN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