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艳玲

作品数:30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脑梗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4篇疗效
  • 4篇疗效观察
  • 4篇慢性
  • 4篇脑梗死患者
  • 4篇急性
  • 4篇干细胞
  • 3篇蛋白
  • 3篇血液
  • 3篇血液病
  • 3篇再生障碍性贫...
  • 3篇造血
  • 3篇造血干
  • 3篇造血干细胞
  • 3篇造血干细胞移...

机构

  • 30篇华北煤炭医学...
  • 7篇唐山钢铁集团...
  • 6篇北京市通州区...
  • 3篇唐山市第三医...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保定市急救中...
  • 1篇唐山市第四医...
  • 1篇联合有限公司

作者

  • 30篇王艳玲
  • 14篇杜志刚
  • 8篇伊红丽
  • 6篇高峰
  • 5篇朱梦波
  • 4篇陈乃耀
  • 3篇袁秀文
  • 3篇刘海涛
  • 3篇王英曼
  • 2篇刘占凤
  • 2篇李丽华
  • 2篇赵雅萱
  • 1篇宋蕊
  • 1篇杜小梅
  • 1篇崔晓聪
  • 1篇朱玉玲
  • 1篇李球兵
  • 1篇刘超
  • 1篇周旭
  • 1篇张嵩

传媒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华北煤炭医学...
  • 4篇中国综合临床
  • 3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第二届心身医...

年份

  • 7篇2009
  • 8篇2008
  • 9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5例
2007年
王艳玲李慧香杜志刚高峰赵雅萱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神经梅毒1例的临床影像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杜志刚王艳玲
关键词:神经梅毒核磁共振
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2007年
目的通过对1例ABO血型大不合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病例分析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ABO血型不舍的畀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CML相关并发症的认识。方法病例分析和文献复习。结果本例CML患者通过血型大不舍(A供O)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达到长期稳定植入,疾病得以根治。结论ABO血型大不合不是移植禁忌证,其出现的造血免疫并发症可防可治,对移植后存活率无影响。
高峰王艳玲朱梦波崔晓聪杜小梅冯术青李小宇陈乃耀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将63例重症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甲泼尼龙1000mg/d,静脉滴注,共3d,以后改口服泼尼松1~2mg/(kg·d);对照组用泼尼松1—2mg/(kg·d)。结果在治疗第2~5天,血小板计数〉50×10^9/L者。治疗组分别为1、10、19、19例,对照组分别为0、0、2、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止血天数治疗组(3.6±2.2)d,对照组(8.3±4.2)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2组疗效差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21d时。重新评价疗效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ITP患者,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有积极意义,尤其适用于口服泼尼松有禁忌者。而对于出血倾向不重者,传统治疗仍有一定价值。
王艳玲刘占凤杜志刚刘海涛陈乃耀高峰朱梦波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甲泼尼龙
脑出血大鼠细胞凋亡与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相关性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其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脑出血大鼠细胞凋亡与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相关性以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脑出血后脑水肿及缺氧诱导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应用TUNEL法测凋亡细胞.结果:出血后,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随时间进行性增加,并于出血后72h达到高峰且维持到第7日,此后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脑出血后不同时间阳性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出血后3d内,脑组织含水量进行性增加,此后逐渐下降,脑出血EPO干预组较脑出血组及对照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降低,HIF-1α蛋白阳性率减少.结论:缺血半暗带区脑组织中HIF-1α与细胞凋亡和脑水肿表达具有相关性.rhEPO能显著降低脑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减少HIF-1α表达,对脑出血后脑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杜志刚赵宝玲王艳玲伊红丽何山松王志刚
关键词:红细胞生成素缺氧诱导因子1细胞凋亡脑出血
不同类型首发脑梗死与血浆CRP、IL-6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8
2009年
选择脑梗死组患者114例,对照组70例。根据脑梗死病变大小,脑梗死组包括大血管病变组和微小血管病变组;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脑梗死组分为伴有颈动脉斑块组和不伴有颈动脉斑块组。两组患者均行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脑梗死组血浆CRP、IL-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大血管病变组及脑梗死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CRP明显高于微小血管病变组及无斑块组(P<0.05);组间IL-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认为脑梗死与血浆CRP、IL-6水平升高有关;大血管病变及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梗死患者血浆CRP水平显著升高。
杜志刚赵宝伶王德江王艳玲伊红丽何山松
关键词:脑梗塞炎症C反应蛋白白介素6
补阳还五汤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缺血后AQP-4表达和患肢恢复功能的影响。方法:100只SD大鼠分为损伤组和中药组,均手术致脑缺血。中药组术后即给予补阳还五汤口服液灌胃;损伤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术后1、3、7、14及21天分别对大鼠进行BBB评分和斜板实验检查患肢功能,然后处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脑组织AQP-4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后第1天,两组受损伤脑灰质、白质中可见到AQP-4的表达明显增加;第3天时达到高峰,损伤组更明显(P<0.05);第7、14及21天,中药组AQP-4表达的减少几乎与神经功能的改善平行,与损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抑制脑缺血后AQP-4表达,消除脑水肿,减轻脑损伤,从而使残存脑组织保存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杜志刚王艳玲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实验性脑缺血水通道蛋白-4
人脂肪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后血管新生和细胞因子的作用被引量:3
2009年
背景:大鼠脑缺血后植入脂肪源性神经干细胞可一定程度上恢复神经功能,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人脂肪组织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血管新生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12/2008-07在华北煤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及形态实验室完成。材料:脂肪组织来源于北京通州区第二医院收治的去除腹部多余脂肪的健康女性。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假手术组5只、模型对照组20只、细胞移植组20只。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培养人脂肪组织来源的基质细胞,胰酶消化后取第5代细胞向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前行BrdU标记,细胞浓度调整为4×109L-1。模型对照组、细胞移植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模型,造模1d后细胞移植组经尾静脉注入0.5mL人脂肪组织来源的神经干细胞悬液,模型对照组同法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主要观察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缺血区脑组织微血管密度,利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缺血区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1周时缺血区皮质即可见大量的微血管增生,2周时微血管密度达高峰,第4,12周时有所下降,但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点细胞移植组缺血区脑组织微血管密度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t=4.859,P<0.05)。脑缺血再灌注1,2周时,缺血区脑组织中可见大量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阳性细胞,阳性信号主要分布于皮质及血管周围的神经细胞;第4,12周时模型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阳性信号减弱,而细胞移植组阳性信号仍呈较强表达(t=5.894,P<0.01)。结论:人脂肪组织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可能通过促进微血管增生、提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来加快缺血区血运修复,从而改善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
杜志刚伊红丽王艳玲袁秀文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脂肪组织脑缺血血管新生
Crow-Fukase综合征合并脑梗死1例
2008年
杜志刚王艳玲
关键词:综合征脑梗死
前列腺癌中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2008年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受体Tie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在肿瘤组织发生、发展以及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39例前列腺癌组织中Ang-2,Tie2及CD34的蛋白表达,根据CD34染色结果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Ang-2,Tie2的蛋白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或血管内皮细胞质及胞膜,呈异质性分布;在39例前列腺癌中Ang-2和Tie2阳性表达率均为74%;且均与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的关系(P<0.05);Ang-2,Tie2蛋白阳性表达者的MVD分别为(42.1±5.2)和(42.3±5.1),显著高于相应的前列腺癌组织Ang-2和Tie2阴性病例[MVD分别为(33.7±3.3)和(33.2±2.3)](P<0.01).结论:Ang-2,Tie2在前列腺癌发生、演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密切.
李化永高双友杜志刚王艳玲宋蕊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微血管密度血管生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