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5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踝臂指数与下肢动脉彩超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下肢动脉彩超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4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ABI、下肢动脉彩超检查,根据四格表法分析ABI及下肢动脉彩超诊断PAD及PAD狭窄或闭塞的检出率,分别计算ABI检测PAD及PAD狭窄或闭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下肢动脉彩超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检出率高于ABI(P<0.05)。PAD早期ABI敏感性低,特异性高。PAD动脉狭窄或闭塞时,ABI敏感性明显升高,特异性仍较高。结论 ABI是一种简单、实用及无创的评价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方法,但也有其局限性,超声检查仍是2型糖尿病患者PAD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 张庆梅周宇王薇
- 关键词:踝臂指数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 免疫支持治疗对21例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背景脓毒症是严重感染所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严重感染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免疫支持一直被认为是脓毒症患者的另一种选择。方法纳入脓毒症患者21例,在其他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治疗情况分为3组,分别为非免疫支持组(A组),胸腺肽...
- 陈怀生王薇温隽珉黎子超吴胜楠
- 关键词:脓毒症胸腺肽Α1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
- 文献传递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的改变及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动脉弹性的改变,以利于疾病早期风险的评估和干预治疗。方法应用日本欧姆龙-科林BP-203RPEII(VP-1000)动脉硬化检测仪,通过测量踝肱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了解血管弹性,踝臂血压比值(ABI)评估下肢动脉血管的开放情况。将220例新诊断T2DM患者按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A组(单纯T2DM患者)146例、B组(合并高血压)74例,进行baPWV、ABI检测,检测20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对照,评价T2DM患者早期动脉弹性的改变。同时检测受检者的血压、体质指数、血脂四项、血尿酸、C反应蛋白等指标,分析新诊断T2DM患者动脉硬化的风险因素。结果新诊断T2DM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均明显升高(P<0.05);baPWV明显升高(P<0.05),ABI明显降低(P<0.05);B组与A组比较,baPWV明显升高(P<0.05),ABI明显降低(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早期容易出现代谢综合征,导致动脉血管弹性早期就已经发生改变,而合并高血压会加重动脉硬化。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尤其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要早期进行干预性治疗,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
- 吴炎孙岩王薇王玉粦范祖监
- 关键词:脉搏波传导速度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动脉弹性
- ω-3鱼油脂肪乳治疗脓毒症并多脏器功能障碍30例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观察ω-3鱼油脂肪乳对脓毒症并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患者的炎症、免疫指标及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纳入脓毒症并MODS、需要完全肠外营养患者30例。按照患者是否接受ω-3鱼油脂肪乳治疗分为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按照指南要求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ω-3鱼油脂肪乳。结果观察组3例患者死亡,对照组6例死亡。观察组第7天APACHEⅡ评分、Marshall评分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23、0.016)。观察组第7天CD3淋巴细胞百分比、辅助/诱导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26、0.016)。结论ω-3鱼油脂肪乳对脓毒症并MODS患者具有一定的免疫调理作用,并可能改善临床预后。
- 陈怀生王薇张华东洪澄英温隽珉吴胜楠
- 关键词:脓毒症多脏器功能障碍鱼油免疫功能预后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1型糖尿病不同治疗方法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通过运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比较1型糖尿病患者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一天多次胰岛素注射(MDI)、MDI联合阿卡波糖三种治疗方法的血糖控制情况。方法纳入30例1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予以CSII(CSII组)、MDI(MDI组)及MDI联合阿卡波糖(MDI联合阿卡波糖组)治疗,均佩戴CGMS 72 h,比较患者的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时间及血糖波动参数。结果 CSII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7.90±1.96)%明显低于MDI组(10.90±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I组高血糖时间(585.83±139.26)min明显高于MDI联合阿卡波糖组(302.00±89.0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低血糖时间及反映血糖波动的指标包括血糖标准差(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波动次数(NG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II治疗通过降低HbA1c更有利于1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有助于降低1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
- 王薇陈怀生徐丹
- 关键词:动态血糖监测阿卡波糖
- 实时超声引导深静脉置管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的系统评价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评价实时二维超声(TDU)引导深静脉置管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有效性。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均从开始到2014年2月28日)。两名评价者分别根据纳入标准筛选、纳入文献。结果从2 184篇文献中筛查出符合纳入标准的2篇RCT进行分析。两个试验的Jadad评分均较低。2篇RCT文章共有1 216例患者,TDU组619例,体表标志组597例。TDU组穿刺成功率为100%,体表标志组成功率为95%,但是两个RCT存在较大异质性,数据难以合并。TDU组CRI发生率为7.75%,体表标志组为12.90%,两组CR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0.52,95%CI(0.19,1.39)]。其中Karakitsos等的研究提示,危重症患者采用TDU引导的深静脉穿刺引起的CRI发生率明显低于体表标志组[RR 0.65,95%CI(0.46,0.92)]。结论 TDU引导可以提高深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且能降低CRI的发生率。但是研究较少,且由于纳入的对象不同、方法学质量较低等原因而导致结果可信度较低,需要设计更为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以明确TDU引导深静脉穿刺在CRI防治上的作用。
- 张华东陈怀生王薇
- 关键词:深静脉导管深静脉穿刺导管相关性感染
- 牙龈沟液中骨膜蛋白含量与牙周炎的关系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骨膜蛋白与牙周炎的关系,检测和对比牙周炎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龈沟液中骨膜蛋白的含量。方法从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口腔内科的初诊患者中直接抽选法随机选取4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试验组,17名牙周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在入选病例选取观察牙,记录观察牙的出血指数(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依据观察牙PD和AL分为轻度牙周炎组15例、中度牙周炎组22例及重度牙周炎组11例。采集观察牙的龈沟液,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样本中骨膜蛋白的含量。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牙周病患者龈沟液中均可检测出较低浓度的骨膜蛋白[(0.45±0.13)pg/μL],而牙周健康人群的龈沟液中均检测出较高浓度的骨膜蛋白[(0.56±0.23)pg/μL],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0,P=0.019);牙周炎轻度、中度、重度各组骨膜蛋白的浓度值分别为(0.57±0.09)、(0.43±0.09)和(0.34±0.11)pg/μL,骨膜蛋白浓度值随炎症程度加重而逐渐降低;经相关分析,龈沟液中骨膜蛋白与BI呈负相关关系(r=-0.529,P<0.001),与PD、AL均分别呈负相关关系(r=-0.806/-0.772,P<0.001)。结论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骨膜蛋白的含量显著低于牙周健康人群;骨膜蛋白可能与牙周炎的病变严重程度间具有密切关系。
- 徐惠霞王薇袁理何飞朱丽红吴勇
- 关键词:牙周炎牙龈缝液
- 床旁实时超声指导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后期液体调控的价值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床旁实时超声指导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后期液体调控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07-01-2013-10-20我院ICU收治的严重外科感染合并肺外ARDS患者20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0例.A组根据超声监测结果,在循环稳定情况下维持出入液量负平衡,B组按照一般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记录其心输出量(CO)、氧合指数和累计出入量.结果 A组机械通气对间和ICU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t值分别为-2.371、-2.859,P<0.05).治疗第1天时,两组CO、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累计出入量低于B组(P<0.05).治疗第2、3天时,两组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氧合指数高于B组,累计出入量低于B组(P<0.05).治疗第4天时,A组CO、氧合指数高于B组,累计出入量低于B组(P<0.05).结论 床旁实时超声监测有助于指导ARDS患者液体调控,改善其临床预后.
- 陈怀生张华东洪澄英周志强文舜康吴胜楠王薇
- 关键词:超声检查血管外肺水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抢救甲状腺危象一例被引量:1
- 2011年
- 患者,女性,65岁,因“怕热7年,纳差1周,意识障碍3天”入院。患者于7年前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予“他巴唑”治疗,未监测甲功。1个月前自行停用他巴唑,改中药治疗,并服用干海带。2周前停服中药。
- 王薇吴炎李路徐丹
- 关键词: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甲状腺危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抢救他巴唑干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