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 作品数:8 被引量:65H指数:3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加强护患沟通 优化医疗服务 预防医疗纠纷被引量:28
- 2010年
- 目的优化医疗服务,预防医疗纠纷。方法查阅文献显示医疗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护患沟通欠缺和不足。进而分析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①沟通环境;②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沟通技能、护患沟通技巧;③患者及家属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经历等。并针对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提出防范策略,以优化医疗服务。结果我科近1年实施防范策略,加强护患沟通,优化医疗服务,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提高护患沟通质量,优化医疗服务,能有效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 侯丽王玲石明丽郭涛王超
- 关键词:医疗纠纷护患沟通
- 前列腺癌中miR-140-5p靶向YES1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研究miR-140-5p与YES1的靶向调控关系,阐明miR-140-5p通过YES1调控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并研究miR-140-5p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miR-140-5p的表达,采用CCK-8、细胞克隆实验、迁移和划痕实验测定miR-140-5p上调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蛋白印迹实验鉴定miR-140-5p的靶基因。结果癌组织中的miR-140-5p表达量相对癌旁组织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WPE-1细胞相比,前列腺癌细胞系中miR-140-5p的表达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实验转染后miR-140-5p的细胞增殖率显著下降,细胞克隆实验实验组相比对照组细胞克隆数目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实验转染miR-140-5p细胞系的愈合能力明显减弱(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转染miR-140-5p的细胞系的迁移能力下降(P<0.05);说明过表达miR-140-5p可抑制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确定YES1为miR-140-5p的潜在靶基因。YES1在前列腺癌细胞中过表达,与miR-140-5p表达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上实验表明miR-140-5p通过直接靶向YES1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起抑制作用,提示miR-140-5p可能是一个新的靶点,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 王超梅志杰曹振学梁玉杰陈梦杰张永琪郭园园杨小淮
- 关键词:前列腺癌迁移增殖
- 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对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中一种新的套线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20年8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腹股沟斜疝病例220例,其中接受单孔腹腔镜治疗的116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观察组,采用双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4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对照组。对在术中、术后、围手术期2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及远期复发状况进行比较。结果(1)患儿基本资料比较:在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等一般资料上,2组患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患儿手术基本状况比较: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上,2组患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手术花费、术后住院时长上,2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在术后阴囊水肿、发热反应上,2组患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术后不良切口反应上,2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复发情况:对出院后2组患儿进行随访,时长为6个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无复发,对照组有1例复发(0.96%);在复发率上,2组患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中,新的套线方式安全有效,具有推广价值。
- 陈芳芳付晓君姜磊王超汪宇
- 关键词:腹股沟疝
- Narcotrend指数与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护理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4
- 2021年
- 急性加重期COPD(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易并发呼吸衰竭,导致预后变差。有创机械通气(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PPV)是目前呼吸衰竭患者主要的维持治疗方法[1]。行机械通气患者需维持有效的麻醉深度,但镇静药物过量与蓄积会对患者呼吸及血流动力学造成影响[2-3]。Narcotrend指数是近年广泛应用的麻醉深度检测方式,其操作简单,对有效麻醉深度的维持及提升麻醉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此外,如何通过监测及护理减少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保障呼吸功能恢复是临床护理的重点。近年,临床研究者提出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ulmonary infection control window,PIC窗)为切换点,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护理干预[4],在保障临床效果的同时可有效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本研究以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NIPPV)护理干预价值,同时评价Narcotrend指数对机械通气中麻醉镇静的指导价值,报道如下。
- 李小杰陈黄王超何蕾
- 关键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NARCOTREND指数
- 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程序化镇静的效果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探讨程序化镇静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50例ICU机械通气神志清楚需镇静治疗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实施程序化镇静,对照组实施持续镇静,并分别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及住院期间镇静剂的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及住院期间镇静剂的用量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程序化镇静,能达到安全有效的镇静治疗效果,避免了药物蓄积,有效缩短患者带机时间和住院日,严密的监护,专业的护理,是程序化镇静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
- 侯丽何蕾朱红娟李雯王超陈振
- 关键词:机械通气护理
- 原发性胃癌淋巴结转移风险的新型目标预测模型
- 2023年
- 目的寻找原发性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新型目标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2年6月在本院普外科和肿瘤外科行胃癌根治术的514例原发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目标模型组(347例,67.5%)和对比验证组(167例,32.5%)。先运用Logistic单因素分析方法,对所有病例样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筛查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变量,确定目标预测模型输入节点的变量项目,再使用多层感知器训练目标模型。目标模型由Logistic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变量构成输入层。人工智能依据输入数据分析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并与真实值进行比较。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获取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模型的准确性。结果目标模型组与对比验证组临床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肿瘤位置、肿瘤形态、肿瘤长径、分化程度、以及肿瘤分期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根据目标预测模型绘制出的ROC曲线分析显示,目标模型组的AUC为0.841(95%CI:0.795-0.863),对比验证组的AUC为0.707(95%CI:0.679-0.852),提示目标预测模型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诊断能力。结论原发性胃癌淋巴结转移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肿瘤位置、肿瘤形态、肿瘤长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等有关。本研究构建的新型目标预测模型能准确预测原发性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临床诊断和治疗及预后评估价值。
- 汪宇陈芳芳王超陈春春
-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
- 经胆道注射ICG荧光显影指导下LC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
- 2023年
- 目的:研究经胆道注射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影指导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2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LC,研究组给予经胆道注射ICG荧光显影指导下LC。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3 d炎症因子、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胆管识别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研究组IL-6、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降低,研究组AST、ALT、AL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胆道注射ICG荧光显影指导下LC可改善手术指标,缓解机体炎症,促进肝功能恢复,但二者术后并发症未存在差异,今后需扩大研究样本进一步证实。
- 王超周凯
- 关键词:吲哚菁绿肝功能
- 中肝联合尾状叶切除治疗Ⅳ型肝门部胆管癌临床分析
- 2021年
- 目的总结分析中肝联合尾状叶切除术治疗Bismuth-CorletteⅣ型肝门部胆管癌(HCCa)临床资料。方法选取该院普外科2013年2月至2021年6月行外科手术治疗8例Bismuth-CorletteⅣ型HCC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行尾状叶联合Ⅳ段、Ⅴ段、Ⅷ段切除。均无血管重建,均行胆肠端侧吻合。清扫淋巴结皆是阴性,上下切缘均显示阴性。发生胆漏2例,胸腔积液1例。患者经治疗后全部顺利出院。结论中肝联合尾状叶切除是一种兼顾根治性和保留足够功能肝体积的一类治疗HCCa术式,可应用于未合并血管侵犯的HCCa患者治疗。
- 王冬冬周凯徐建中王超孙万亮张登勇鲁正
-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尾状叶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