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鑫坤

作品数:24 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成像
  • 14篇磁共振
  • 10篇肿瘤
  • 10篇磁共振成像
  • 8篇扩散
  • 8篇扩散加权
  • 7篇细胞
  • 7篇扩散加权成像
  • 7篇加权成像
  • 5篇影像
  • 4篇肾癌
  • 4篇表观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平滑肌脂...
  • 3篇影像诊断
  • 3篇脂肪瘤
  • 3篇透明细胞
  • 3篇平滑肌
  • 3篇平滑肌脂肪瘤
  • 3篇腺瘤

机构

  • 20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市大兴区...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24篇王鑫坤
  • 16篇叶慧义
  • 9篇王海屹
  • 9篇王佳
  • 7篇邢新博
  • 7篇杨家斐
  • 6篇王叶
  • 4篇钟燕
  • 4篇唐业欢
  • 3篇习伟
  • 3篇尚柳彤
  • 3篇杨淑辉
  • 3篇袁静
  • 3篇胡明艳
  • 2篇王英伟
  • 2篇郭爱桃
  • 2篇王殿军
  • 2篇李世杰
  • 1篇董家鸿
  • 1篇马鑫

传媒

  • 8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中华全科医师...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乏脂质肾上腺皮质腺瘤的MR影像表现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肾上腺皮质腺瘤中不含脂质类型的MR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不含脂质的肾上腺皮质腺瘤的MR影像表现,总结肾上腺皮质腺瘤的不典型MR影像特征。结果 6例皮质腺瘤在MR影像上表现为化学位移成像反相位图像信号未见降低(不含脂质),5例出现囊变坏死,5例动脉期轻度强化,1例中度强化,扩散加权成像(DWI)图像均呈混杂高信号,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为0.718×10-3mm2/s。结论肾上腺皮质腺瘤的不典型MR表现主要为体积较大、信号混杂、少血供,有利于与肾上腺其他肿瘤鉴别。ADC值有望进一步增强诊断的准确性。
王佳王海屹王叶王鑫坤郭爱桃叶慧义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腺瘤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肝脏转移瘤和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价值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转移瘤和肝内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肝脏转移瘤和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各13例,均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比较两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瘤/肝值之间的差异,以及肿瘤与邻近肝实质之间的差异。结果 26例患者共26个肿瘤,所有肿瘤在ADC图像上呈高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边界较清楚。肝脏转移瘤及肝内胆管细胞癌平均ADC值分别为(0.974±0.167)×10-3mm2/s和(1.015±0.105)×10-3mm2/s,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5,P>0.05)。肝脏转移瘤组瘤/肝值明显低于胆管细胞癌组(t=2.910,P<0.05)。肝内胆管细胞癌及肝脏转移瘤ADC值均低于邻近肝实质(t=8.323、6.043,P<0.05)。结论磁共振DWI中测得的瘤/肝值可为肝内转移瘤和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王叶吴南洲王佳王鑫坤叶慧义
关键词:胆管肿瘤扩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
脊柱旁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特点和MRI影像学分析(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7年
目的分析脊柱旁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及MRI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脊柱旁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及CT、MR表现。结果 3例患者年龄均在30岁以下,病灶均位于脊柱旁,颈椎、胸椎和腰椎各1例,MRI表现1例为腰椎旁巨大占位,伴相邻椎体骨质破坏并侵犯椎管内,1例胸椎旁呈囊实性肿块,相邻椎体未见骨质破坏,1例为多个颈椎椎间孔扩大的椎管内外沟通的串珠状软组织肿块,增强后1例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病变轻中度强化。病理光镜下以小圆细胞及Homer-Wright玫瑰结为特征,免疫组化有两项以上神经源性抗体表达阳性,以CD99为著。结论脊柱旁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但缺乏特异性,表现各异,确诊需组织病理学检查。MRI检查的目的在于明确肿瘤侵犯范围,确定手术的可切除性以及评价疗效。
邢新博杨家斐王鑫坤习伟杨淑辉胡明艳尚柳彤
关键词: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嫌色细胞肾癌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嫌色细胞肾癌(chromophobe RCC,CRCC)的MRI表现。方法分析4例嫌色细胞肾癌患者MRI检查后的病灶形态特征及信号变化。结果 4例患者共4个病灶,病灶在T2加权像上表现为混杂高信号,内部有条索样分隔,增强扫描T2加权高信号区表现为延迟均匀强化,无囊变、坏死,不含脂肪脂质,有出血病变2例。结论嫌色细胞肾癌的少见MR特征为T2WI高信号,肿瘤整体信号不均匀,较小肿瘤也可见出血,肿瘤血供较丰富,增强扫描延迟期出现较均匀强化。
王鑫坤杨家斐邢新博习伟
关键词:肾癌磁共振成像
腺性膀胱炎的MR表现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和探讨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is,CG)的MR表现。方法分析本院膀胱镜活检术后病理诊断为腺性膀胱炎的患者13例,对其MR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3例均行膀胱MR扫描,其中平扫7例,6例行增强扫描。13例CG的MR特征为:病灶多累及膀胱三角区、颈部及膀胱后壁(膀胱三角区3例,颈部3例,三角区和颈部均累及7例),输尿管开口受累时易造成开口狭窄并尿路积水(2例),MR平扫表现为膀胱腔内占位并邻近膀胱壁增厚病变(4例)、弥漫膀胱壁及粘膜增厚型病变(6例)、膀胱壁片状增厚型病变(3例),病变TI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于膀胱壁的高信号,DWI病灶呈稍高信号,ADC值平均约(1. 53±0. 12)×10^(-3)mm^2/s,范围(1. 34~1. 75)×10^(-3)mm^2/s,增强后病灶大多为轻度强化(5例),部分为明显强化(1例)。结论腺性膀胱炎的MR表现尤其是在DWI及ADC值、强化方式上,有助于和膀胱癌鉴别。
邢新博王鑫坤习伟杨淑辉胡明艳杨家斐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磁共振成像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和MRI影像诊断被引量:5
2012年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防瘤是肝脏少见的良性肿瘤之一,诊断的主要影像学办法为CT和MRI扫描。本文主要介绍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常见鉴别诊断,并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诊断价值。
李世杰王鑫坤王海屹叶慧义
关键词:肝肿瘤放射摄影术
CT基本知识
2013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CT、CCRI为代表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大提高了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同时也为循证医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客观依据。本文简要介绍CT的基本知识。
唐业欢王鑫坤叶慧义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扩散加权成像对非透明细胞肾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非透明细胞肾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非透明细胞肾癌患者,术前行DWI检查(b=0、800s/mm2)测定病变ADC值,比较不同亚型非透明细胞肾癌ADC值的差异。结果 48例共48个病灶,直径(3.8±2.3)cm,其中肾嫌色细胞癌(CRCC)20例,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28例(Ⅰ型18例,Ⅱ型10例)。CRCC的ADC值为(0.994±0.184)×10-3mm2/s,PRCC的ADC值为(0.860±0.114)×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CCⅠ型ADC值为(0.908±0.085)×10-3mm2/s,Ⅱ型ADC值为(0.775±0.113)×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CC和PRCCⅡ型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CC和PRCCⅠ型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b=800s/mm2时,ADC值可以鉴别CRCC和PRCCⅡ型,但不能鉴别PRCCⅠ型和CRCC。ADC值对鉴别非透明细胞肾癌亚型有一定帮助,但鉴别诊断效能不高。
王鑫坤叶慧义王海屹王叶唐业欢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鉴别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非透明细胞肾癌
第一部分,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LipidPoorRenalAngiomyolipoma,LPRAML)与非透明细胞肾癌(non-ClearCellRenalCellCarcinoma...
王鑫坤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扫描
文献传递
蜂蛰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磁共振表现(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蜂蛰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磁共振影像表现及治疗后的影像转归。方法收集3例蜂蛰伤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3例均行头颅磁共振检查,经治疗后均行磁共振复查。结果2例表现为双侧基底核团对称性病变,在T1WI、T2WI上呈稍高信号,DWI呈高及稍高信号,其中1例合并双侧额顶枕叶皮层层状坏死,T1WI呈条状高信号;1例表现为右侧额顶颞枕叶、基底节区、侧脑室旁、左侧枕顶叶急性期脑梗塞;3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磁共振复查范围均较前减小,T1信号由高到低,T2信号由高到稍高,DWI由高到稍高。结论蜂蛰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可表现为双侧苍白球纹状体坏死、皮层层状坏死及脑梗塞等,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点,及时治疗后病变的MRI影像变化与临床症状好转相符。
杨淑辉杨家斐邢新博尚柳彤王鑫坤胡明艳
关键词:蜂蛰伤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