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艳敏
- 作品数:74 被引量:156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化工专业人才培养被引量:7
- 2017年
- 通过学习专业认证标准,深入领会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围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从毕业要求、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我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初步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架构,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朱春山龚彦文申艳敏孙保帅毛治博
- 关键词:化学工程与工艺
- 水浴阶梯升温法耐盐性树脂AA/AM的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以丙烯酸-丙烯酰胺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水浴阶梯升温共聚合成耐盐性树脂,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研究了单体配比n(AM)∶n(AA),反应温度[T],单体中和度[N]等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使得吸蒸馏水,0.9%生理盐水,最大吸液倍率分别为3694g/g,174g/g。
- 申艳敏荆运洁
- 关键词:丙烯酰胺耐盐性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最佳反应条件
- “课程思政”视角下“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被引量:7
- 2021年
- “化工原理”是化工类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本文根据“化工原理”课程特点,提出了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思路,希望本文能为其他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提供有益的参考。
- 白红娟陈军航朱春山张雷王涵刘文举申艳敏张艳丽
- 关键词:化工原理教学设计
- CMC和AA/AM三元共聚高吸水树脂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羧甲基纤维素(CMC)-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为原料进行共聚合成了高吸水树脂,研究了单体、中和度、交联剂等因素对产品吸水性能的影响。
- 申艳敏魏宏亮
- 关键词:羧甲基纤维素
- 淀粉接枝丙烯酸超强吸水剂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讨论了淀粉接枝丙烯酸合成树脂过程中,引发剂、交联剂、丙烯酸的中和度、单体的用量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讨论了产品的耐盐性和受热保水性。
- 申艳敏刘海霞
- 关键词:淀粉丙烯酸超强吸水剂
- 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9
- 2007年
- 大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逐渐增加,心理问题已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正常发展,本文结合高校实际,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产生原因,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出了解决措施。
- 申艳敏朱菊华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 浅谈在大学生本科毕业论文中如何遵守学术规范被引量:1
- 2013年
-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高等院校有责任和义务在各个环节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毕业论文环节是培养其独立学习的一个和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学术规范对大学生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起到了合理的监督作用。本文从本科生在做学术论文研究中的政治思想方面,资料查阅方面,实验研究方面和论文撰写方面四个环节探讨如何遵守学术规范。
- 申艳敏龚彦文朱春山
-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论文学术规范
- 光度法考察八元瓜环与金橙G、亚甲基蓝的作用
- 2011年
-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考察了八元瓜环与金橙G和亚甲基蓝的相互作用情况。考察了溶液的酸度对作用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八元瓜环与客体的相互作用随客体及溶液pH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在pH=1~12的范围内,八元瓜环与金橙G作用明显,形成稳定的2:1的主客体包结配合物;而八元瓜环与亚甲基蓝(g4)的相互作用则在pH=1~10的范围内形成2:3的包结配合物,当pH>13后,则趋向于形成1:2的包结配合物,且随着pH值的增加,溶液颜色由蓝变紫。
- 郑利梅豆超群申艳敏陶朱
-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八元瓜环亚甲基蓝相互作用
-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1
- 2023年
- 新工科建设支持和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是现在工科专业建设的重点。“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作为工科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在新工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作者从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探索,并融入了课程思政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为进一步开展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党丹刘文举申艳敏
- 关键词:化工专业教学改革
- 工程认证背景下“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4
- 2022年
- “化工原理实验”是我校工科类专业的一门基础实践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持续改进”教学理念,结合当前教学现状和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作者从课程目标、教学手段、师资队伍、思政融入、考核机制几个方面进行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促进专业人才培养。
- 申艳敏刘文举赵培侠熊玉春白红娟张艳丽朱春山
- 关键词: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