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盛柳青

作品数:31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武汉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计划研究与开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篇血管
  • 11篇动脉瘤
  • 11篇颅内
  • 8篇栓塞
  • 8篇颅内动脉
  • 8篇颅内动脉瘤
  • 7篇动脉
  • 6篇手术
  • 6篇静脉
  • 5篇影像融合
  • 5篇平板
  • 5篇平板DSA
  • 5篇脑血
  • 4篇血管造影
  • 4篇造影
  • 4篇直视
  • 4篇直视手术
  • 4篇容积重建
  • 4篇神经导航
  • 4篇栓塞治疗

机构

  • 27篇广州军区武汉...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31篇盛柳青
  • 28篇李俊
  • 24篇陈刚
  • 23篇马廉亭
  • 23篇李欢欢
  • 12篇杨铭
  • 12篇潘力
  • 11篇向伟楚
  • 10篇李国栋
  • 9篇赵曰圆
  • 8篇王强
  • 7篇祝源
  • 6篇伍杰
  • 6篇汤伟
  • 5篇黄河
  • 5篇甘志强
  • 4篇徐国政
  • 4篇蔡明俊
  • 4篇王丽
  • 4篇宋健

传媒

  • 11篇中国临床神经...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4篇第16届中南...
  • 2篇中华中青年神...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年份

  • 3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0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超选择窦内置管和机械取栓、碎栓及溶栓治疗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探讨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超选择窦内置管和机械取栓、碎栓及溶栓治疗的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 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10例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其中静脉窦内置管机械取栓、碎栓及溶栓9例,保守治疗1例.经股静脉插管,将微导管插入上矢状窦前1/3机械取栓、碎栓后留置微导管溶栓,24 h泵入抗凝、抗血小板及溶栓药物,维持3~7d.结果 9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患者因脑出血增加自动出院.结论 超选择窦内置管和机械取栓、碎栓及溶栓治疗可尽快开通静脉窦,恢复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降低静脉高压性脑出血发生率,尽快改善临床症状取得满意的效果.
盛柳青马廉亭杨铭李俊陈刚潘力李欢欢伍杰甘志强王强
关键词:静脉窦血栓形成机械取栓碎栓
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超选择窦内置管和机械取栓、碎栓及溶栓治疗
目的:探讨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超选择窦内置管和机械取栓、碎栓及溶栓治疗的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2010年7月~2012年7月我科共收治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人10例,其中男8人、女2人,其中静脉窦内置管机械取栓、碎栓及...
盛柳青王强杨铭李俊马廉亭陈刚潘力李欢欢伍杰甘志强
关键词:重症静脉窦血栓形成机械取栓碎栓
基于平板DSA三维血管像的“双血管融合”技术在硬脑膜动静瘘的诊断和手术计划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硬脑膜动静脉瘘血管构筑的影像学新方法。方法:在10例DAVF病例采用平板DSA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病变血管行三维血管成像。在三维工作站采用“双容积重建”技术进行两支血管三维像的融合,研究DAVF的血管构筑...
李俊严昺孙琦马廉亭万峰盛柳青李国栋李欢欢陈刚向伟楚王强
关键词:硬脑膜动静脉瘘平板DSA手术计划
3D-DSA对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前交通动脉瘤(anterior communicating aneurysms,ACoA)发病率占颅内动脉瘤约30%,死亡率和病残率较高。对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动脉瘤解剖研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前交通动脉复合体是指:以前交通...
盛柳青
关键词:3D-DSA前交通动脉复合体
文献传递
平板DSA“双容积重建”评估颈内动脉颅内段管壁钙化及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颅内动脉瘤多发于老年患者,常常合并动脉硬化。尽管血管内介入治疗和显微手术治疗动脉瘤的疗效在不断进步,但仍有很多因素制约和影响了最后治疗效果。在颈内动脉(ICA)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中,
李欢欢李俊陈刚盛柳青向伟楚马廉亭王强李国栋甘志强蔡明俊
关键词:颈内动脉容积重建颅内段DSA血管内介入治疗
MRI与DSA三维影像数据输入神经导航融合行脑深部血管病直视手术的探讨
目的 探讨MRI与DSA三维影像数据输入神经导航融合在脑深部血管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共使用MRI与DSA三维影像数据输入神经导航融合行脑深部直视显微...
盛柳青李俊陈刚宋健黄河赵曰圆李欢欢汤伟金二亮向伟楚李国栋王丽马廉亭
关键词:平板DSAMRI神经导航
X线评估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采用普通x线透视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行介入治疗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的所有颅内动脉瘤患者。要求同时具有术后即刻及复查工作位造影像(所有患者常规留取“0°/CRAN30°、LAO90°/0°’造影像),共有86例患者102个动脉瘤满足要求。搜集微弹簧圈x线透视像:术后即刻“工作位”、复查“工作位”、“0°/CRAN30°’和“LAO90°/0°’X线透视像,将术后即刻及随访的x线透视像中对应的投照角度记录的弹簧圈形态进行对比,判定弹簧圈形态是否变化。根据同一病例DSA结果判定动脉瘤是否复发。采用Kappa检验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86例患者102个采用微弹簧圈栓塞的动脉瘤中,39个动脉瘤内弹簧圈形态有变化,DSA判定为复发;51个动脉瘤内弹簧圈形态无变化,DSA判定为未复发;3个动脉瘤内弹簧圈形态无变化,但DSA发现动脉瘤复发;9个动脉瘤内弹簧圈形态有变化,而DSA未见复发;总体准确率为88.2%,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2.9%和85.0%。采用Kappa检验,两种方法具有高度一致性(K=0.76,P〈0.05)。结论x线透视观察微弹簧圈的形态可以很好的预测动脉瘤是否复发,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随访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汤伟李欢欢陈刚祝源赵曰圆盛柳青金二亮李俊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颅内动脉瘤栓塞随访研究
MRI与DSA三维影像数据输入神经导航融合行脑深部血管病直视手术的探讨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MRI与DSA三维影像数据输入神经导航融合在脑深部血管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共使用MRI与DSA三维影像数据输入神经导航融合行脑深部直视显微手术治疗的5例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烟雾病合并脉络膜后动脉末梢分支动脉瘤1例,动静脉畸形合并静脉瘤2例,大脑前动脉A2段与腁周动脉外伤性多发假性动脉瘤1例,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Ⅱ级3例,Ⅲ级1例,Ⅳ级1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行脑血管造影获得平板DSA三维影像数据和MRI层厚2.0 mm三维断层影像数据,手术中将MRI与DSA三维影像数据通过Dicom接口输入神经导航系统进行融合,在神经导航引导下行显微直视手术切除、夹闭或电灼病灶,术后均复查DSA或320-CTA。结果 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切除病灶。术后4例患者恢复良好,无神经功能障碍;1例出现脑分裂综合征。结论在脑深部血管微小病变手术中,使用MRI与DSA三维影像数据输入神经导航,能够精准找到脑深部微小血管病灶并看清楚病灶与周围脑结构的解剖关系,以最小手术损伤完整、彻底的切除脑深部血管微小病灶。
盛柳青李俊陈刚宋健黄河赵曰圆李欢欢汤伟金二亮向伟楚李国栋王丽马廉亭
关键词:平板DSAMRI神经导航
尿激酶对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引流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尿激酶对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引流效果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6例,按尿激酶使用剂量分为A组(48例)和B组(78例)。A组给予血肿腔内注射2-4万单位尿激酶,B组给予血肿腔内注射5-10万单位尿激酶。使用尿激酶后48 h内复查头部CT判断血肿引流效果。结果A组复查头颅CT示血肿清除率≥85%的患者所占比例(60.4%,29/48)明显低于B组(83.3%,65/78;P〈0.05)。A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8.3%,4/48)与B组(9.0%,7/78)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6月,根据GOS评分,A组恢复良好9例,中残24例,重残11例,植物生存4例;B组恢复良好18例,中残42例,重残13,植物生存5例。两组患者预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尿激酶可以提高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引流效果,但是没有显著增加再次出血的风险。
盛柳青李俊陈刚杨铭潘力马廉亭李欢欢王强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尿激酶
脑血流彩色全循环成像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评价的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脑血流彩色全循环成像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0例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应用西门子Artis zee biplane双平板DSA,所配设备System syngo X-WP三维后处理工作站,将DSA二维原始序列数据用Iflow软件分析处理,在一张图像上分别用红色、淡蓝色、深蓝色标记显示一侧颈内动脉或一侧椎动脉的全程血流情况。结果利用Iflow软件处理后能在同一张影像上显示脑血流彩色全循环图像,清晰显示血管走向、狭窄、闭塞等病变,可以自动计算出循环不同期血流达峰时间,帮助诊断、评估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指导治疗。结论脑血流彩色全循环成像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于评估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是影像诊断学的新方法。
陈刚向伟楚李俊盛柳青李欢欢祝源赵曰圆马廉亭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