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栓
  • 3篇血栓形成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性
  • 3篇静脉
  • 3篇静脉血
  • 3篇静脉血栓
  • 3篇静脉血栓形成
  • 2篇血栓抽吸
  • 2篇支架置入
  • 2篇置入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深静脉血栓形...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介入治疗
  • 2篇抽吸
  • 1篇蛋白
  • 1篇支气管

机构

  • 3篇潍坊医学院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石萌萌
  • 3篇朱亮
  • 3篇王义平
  • 3篇潘晶晶
  • 2篇朱伟
  • 2篇张希全

传媒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机械性血栓抽吸治疗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机械性血栓抽吸治疗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4月~2009年1月236例急性中央型LEDVT病例的临床资料。经健侧股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患侧股静脉插入12~14F鞘管手动抽吸髂股段静脉血栓。112例合并髂静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行PTA和支架置入术;术后辅以肝素抗凝治疗。结果出院时健、患肢膝上、下15cm处周径差降为(1.34±0.57)cm和(0.93±0.42)cm,与入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7和23.99,P=0.00);随访16~48个月,中位随访35个月,随访率97.88%。术后36个月,水肿、色素沉着、溃疡等后遗症发生率:12.99%(30/231)、8.23%(19/231)、0%;静脉通畅率98.27%;随访疗效:优92.21%。支架置入术后12、24、36个月通畅率均100%。结论机械性血栓抽吸治疗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显著,并发症少,住院周期短,能够明显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王义平张希全石萌萌潘晶晶朱亮朱伟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支架置入介入性
介入治疗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4月至2009年1月236例急性髂股DVT病例的临床资料。均经健侧股静脉预防性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透视下患侧股静脉插入12~14F大腔鞘管,50 mL注射器负压抽吸髂股静脉血栓。112例合并髂静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置入,术后给予肝素抗凝。结果出院时膝上、下15cm处健、患侧周径差分别降为(1.3±0.6)和(0.9±0.4)cm,与入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7,t=23.99,均P<0.01);随访36个月,随访率97.9%。术后水肿、色素沉着、溃疡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0%(30/231)、8.2%(19/231)和0;随访疗效优92.2%。支架置入患者随访均通畅。结论介入治疗髂股DVT疗效显著,并发症少,住院周期短,能够明显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潘晶晶张希全王义平朱亮朱伟石萌萌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放射学介入性
经皮血栓碎吸介入治疗髂-股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经皮血栓碎吸治疗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4月至2009年1月236例急性髂-股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健侧股静脉入路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患侧股静脉插入14 F鞘管经皮碎吸髂-股段深静脉血栓。112例合并髂静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行经皮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置入术;术后辅以溶栓抗凝治疗。结果出院时健、患肢膝上、下15 cm处周径差降为(1.34±0.57)cm和(0.93±0.42)cm,与入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7和23.99,P=0.00);随访16~48个月,中位随访35个月,随访率97.88%。术后36个月,水肿、色素沉着、溃疡等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12.99%(30/231)、8.23%(19/231)、0%;静脉通畅率98.27%;随访疗效优92.21%。支架置入术后12、24、36个月通畅率均为100%。结论经皮血栓碎吸治疗髂-股DVT疗效显著,并发症少,住院周期短,能够明显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王义平张希全石萌萌潘晶晶朱亮朱伟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支架置入介入性
NDRG2基因通过Zc3h12d酶在核转录因子-κB传导通路调控中的作用机制
目的:  研究NDRG2基因与Zc3h12d酶在核转录因子(NuclearTranscriptionFactor,NF)-κB传导通路调控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1)用脂多糖(LPS)刺激人支气管气道上皮(16HB...
石萌萌
关键词:支气管疾病发病机制核转录因子-ΚBNDRG2基因黏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