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禹宽平
作品数:
12
被引量:24
H指数:3
供职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自然科学总论
更多>>
合作作者
王身立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南省...
陈嘉勤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李敏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佳俭
湖南师范大学
邓国础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南省...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8篇
生物学
3篇
医药卫生
1篇
农业科学
1篇
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4篇
医学奖
4篇
诺贝尔
4篇
诺贝尔医学奖
3篇
酯酶
3篇
酯酶活性
3篇
酶性DNA
3篇
DNA
2篇
生物学
2篇
绿豆
2篇
活性
2篇
分子
2篇
分子生物
2篇
分子生物学
2篇
CPA
2篇
MRNA
1篇
蛋白
1篇
豆种
1篇
信号
1篇
信号传递
1篇
遗传学
机构
12篇
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12篇
禹宽平
5篇
王身立
3篇
陈嘉勤
2篇
李敏
1篇
邓国础
1篇
陈佳俭
传媒
4篇
湖南师范大学...
4篇
医学与哲学
1篇
中国动脉硬化...
1篇
生物学通报
1篇
湖北农业科学
1篇
生命的化学
年份
2篇
1996
6篇
1995
3篇
1994
1篇
1993
共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关于长寿命mRNA的研究(Ⅶ)──对氯苯氧乙酸(CPA)诱导萌发绿豆种子胚轴下端膨大的超微结构观察
1996年
应用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和转译抑制剂环己亚胺为工具的实验表明,CPA诱导绿豆幼苗下胚轴膨大成为愈伤组织的这一形态学效应不受放线菌素D的抑制,但受环己亚胺抑制.电镜观察下胚轴细胞,可发现膨大成愈伤组织的脱分化下胚轴及经100×10-6放线菌素D处理的不脱分化的下胚轴细胞大多为大液泡细胞和无液胞细胞,环己亚胺处理的下胚轴细胞都为无液泡细胞,对照组下胚轴细胞则为分生细胞.研究提示,液泡的形成和发育由长寿命mRNA决定.
禹宽平
王身立
关键词:
MRNA
超微结构
绿豆
发育遗传学家获1995年诺贝尔医学奖
被引量:2
1996年
三位发育遗传学家E.B.Lewis.C,Nusslein-Volhard和E.Wieschaus利用果蝇作实验材料,采用经典的遗传学方法,发现了控制早期胚胎发育重要的遗传机理而荣获了1995年诺贝尔医学奖。然而,在这三位得主的基础上对胚胎发育的分子机制作出重大贡献的分子生物学家却没有能获诺贝尔奖,表明了诺贝尔委员会重视的是科学家的原初创造力和对科学研究中的生命本体的关怀。
禹宽平
关键词:
诺贝尔医学奖
果蝇
酶性DNA(Ⅳ)──鸡肝DNA具有酯酶活性
被引量:3
1995年
从鸡肝中提取的DNA具有酯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α或β萘酯能被此DNA水解,从而导致坚牢蓝RR盐出现特征性的紫红色,以及在O.D540nm处引起吸收值的增加.
陈嘉勤
禹宽平
王身立
李敏
关键词:
酶性DNA
酯酶
活性
DNA
酶性DNA(Ⅲ)──鱼精DNA酯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995年
从鱼精提取的DNA表现酯酶活性.用α或β萘酯作底物,坚牢蓝作显色偶合剂,发现萘酯能被此DNA水解从而导致坚牢蓝出现特征性的紫红色.DNA溶液中的H+或OH-并不能使坚牢蓝显色.当DNA加热至100℃经1h之后,无论是缓慢冷却而复性或快速冷却保持单链状态,DNA仍能保持其酯酶活性;但DNaseI的处理却使DNA的酯酶活性丧失.
禹宽平
陈嘉勤
王身立
李敏
关键词:
酶性DNA
酯酶
DNA
活性
中国人为何与诺贝尔医学奖无缘
被引量:7
1994年
中国人为何与诺贝尔医学奖无缘?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国人传统思维存在的缺陷,也涉及到科研体制的改革以及科研成果的评判等诸多问题。本文拟就中国人传统思维存在的缺陷从思维学和方法论角度等方面来加以论述。
禹宽平
关键词:
诺贝尔奖
思维方式
中国人
“分子生物学还是一门科学吗?”
1995年
“分子生物学还是一门科学吗?”禹宽平(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长沙410081)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笔者之所以给这个耸人听闻的标题加上引号,因为这原本就是世界一流科学期刊Nature的总编JohnMaddox在1992年写的一篇专栏文章的标题(Nature,...
禹宽平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生物学
水杨酸及受体与植物细胞的信号传递
被引量:9
1995年
水杨酸(SA)是一种对植物细胞有广泛生理作用的激素。它是植物细胞内的天然免疫物质。当植物受病原体攻击时,水杨酸会大量增加,即迅速扩散到全株以保护植物。80年代末,Raskin发现伏都百花在开花期间花和花序会产生大量的热,其温度要比周围的高出许多,这个过程也是由水杨酸介导的。本文综述了植物细胞内关于水杨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Klessing及Chen等发现植物细胞内的水杨酸受体就是过氧化氢酶(CAT)。这些重大发现将给植物学家和农学家以重要启示:通过对水杨酸与过氧化氢酶关系的深入研究是否可以采用基因分子生物学技术提高作物的抗病力,是否可以将这些发现应用于光温敏水稻的育性调控中。
禹宽平
关键词:
水杨酸
过氧化氢酶
信号传递
G蛋白的发现──1994诺贝尔医学奖简介与启示
1995年
G蛋白的发现──1994诺贝尔医学奖简介与启示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长沙410081)禹宽平1994年10月,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该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A.Gilman博士和M.Rod-bell博士。Gilman1941年7月1日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
禹宽平
关键词:
G蛋白
方法论
关于长寿命mRNA的研究──(Ⅵ)CPA对绿豆种子中预存mRNA转译的调控作用及其诱导胚轴下端膨大的显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1994年
应用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和转译抑制剂环己亚胺为工具进行的实验表明,绿豆种子中预存mRNA的转译可以受到CPA的调控,表现为诱导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出现新的酶带和幼苗胚轴下端产生膨大并进而形成愈伤组织,对CPA诱导的上述形态效应进行了显微观察.
王身立
邓国础
禹宽平
关键词:
MRNA
转译
绿豆
分子生物学解开了孟德尔豌豆种子皱缩之谜
被引量:1
1993年
19世纪60年代,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用豌豆做试验材料,分析了其中的七对相对性状,最终发现了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在这七对相对性状中,孟德尔最先研究的是成熟豌豆种子的性状,即圆形(RR,Rr)和皱缩(rr)。自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重新发现以来,一代又一代的遗传学家试图弄清楚豌豆种子圆、皱性状遗传的分子机制。
禹宽平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豌豆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2页
<
1
2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