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平
- 作品数:73 被引量:704H指数:17
-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究补肾活血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2年
- 骨质疏松症是骨骼系统以骨量下降、骨强度降低,骨微观结构发生破坏为主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骨内科学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老年人群骨骼健康。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主要机制是骨骼微循环代谢紊乱后,导致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动态性生理平衡被打破。研究已证实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蛋白激酶B(Akt)信号转导系统是维持骨骼内环境正常代谢的重要关键靶向通路,在维持骨骼血液循环稳态方面具有关键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与骨骼血液循环方面的相关机制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有关中医药分子靶向药物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治疗相关性的分子生物学免疫研究不断深入,且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制以肾虚血瘀为主,基于此病机,补肾活血法在治疗骨质疏松症中应用广泛且临床疗效显著。文章将从PI3K/Akt信号通路作用机制、补肾活血法的干预效应及骨质疏松症的分子生物学免疫对接靶点等方面展开论述。
- 李锦锋秦大平宋敏宋敏赵希云谢飞洋刘硕卢增鹏张晓刚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补肾活血法PI3K/AKT信号通路
- 从筋骨并重理论探讨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防治策略被引量:53
- 2019年
-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发病率逐年增高的中老年性疾病,以骨量下降,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脆性增加,易骨折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全身肌肉力量、质量及强度下降为主的肌少症的发生。而肌少症常是隐匿发生,容易被临床医生所忽视。目前越来越多研究探索两者的相互关系,这对肌少症、骨质疏松症发病、防治具有深远影响。在中医学中此类病证属于"痿证"之"肉痿""骨痿""骨痹"的范畴,其主要病机是脾肾亏虚,肾虚骨枯、脾虚肉痿、筋骨失养引起肌肉骨骼系统力学生物学特性失衡。笔者从"筋骨并重"理论方面探讨提出"以筋养骨""筋柔骨正"的治疗思路,通过"筋骨并重"理论依据达到"以筋养筋、以筋养骨、柔筋骨正"的作用,而"筋骨并重"理论是遵循"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治疗原则和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在辨病基础上的辨证论治和辨证论治过程中的随证加减,为科学、准确地判断把握中医药对肌少症、骨质疏松症靶向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 秦大平张晓刚宋敏宋敏张华曹林忠赵文韬王志鹏徐斌徐斌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筋骨并重
- 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正骨理筋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3例。治疗组采用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对照组采用局部封闭配合西药治疗。分别于治疗1~2个月后按照临床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性,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采用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局部封闭配合西药治疗,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秦大平张晓刚姜劲挺
- 关键词: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手法中药内服
- 基于ILIZAROV技术原理的矫正器在矫正肘膝关节屈伸挛缩畸形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探讨利用ILIZOROV技术原理对肘膝关节屈伸挛缩畸形矫正器械研制及应用机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采用牵伸方法以ILIZAROV张力一应力法则治疗骨科疾病多运用在肢体延长,国内外对关节挛缩外固定嚣的相关报道甚少,利用I...
- 张晓刚秦大平宋敏曹林忠武生智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三步三位九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规范及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10
- 2014年
- 对三步三位九法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规范操作及作用机制进行探讨,该手法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结合腰椎的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采用顺摩逆按、顺拿逆推的方法,达到调补脏腑,疏通经络,减轻疼痛,促进组织修复的目的。
- 曹林忠秦大平张晓刚宋敏王斌宋鹏程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 有限元分析Ilizarov技术对肘膝关节屈伸挛缩畸形矫正器作用的机制被引量:2
- 2012年
- 背景:目前国内外鲜见采用有限元法分析Ilizarov技术在骨科疾病肢体延长及对关节挛缩外固定器的作用机制。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Ilizarov技术对肘膝关节屈伸挛缩畸形矫正器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Ilizarov生物学理论设计出的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特性和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关节挛缩矫正器。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应用Ilizarov技术在肘膝关节屈伸挛缩畸形矫正器设计中的力学有效性和科学性。结果与结论:建立了几何外型逼真、生物力学特性全面的肘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三维有限元模型及力学分析计算出各组织包括骨与软组织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力学指标,可通过施加关节挛缩矫正器的载荷分析其关节内、外的应力-应变分布及变化情况。Ilizarov技术可对肘膝关节挛缩畸形矫正器的设计与优化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有限元力学分析揭示了肘膝关节屈伸挛缩畸形病变组织结构的生物力学变化中的机制。
- 秦大平张晓刚宋敏武生智曹林忠
- 关键词:ILIZAROV技术矫正器有限元
- 基于中医“筋-经-骨”一体观探讨调筋正脊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期的机制及治疗思考被引量:25
- 2020年
- "推拿理筋肉,刺穴通经络,整脊调骨节"的"筋-经-骨"三位一体观在中医骨伤科诸多慢性筋骨病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以"筋肉""经穴""骨节"为整体,不仅对骨伤科慢性筋骨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样也契合了中医学"整体观念,标本兼治"的治疗理念,往往能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随着现代生活习惯的急剧变化,颈椎病发病率显著上升,其中以颈型颈椎病最为多见,颈型颈椎病属于中医骨伤科慢性筋骨病的范畴,且青年人居多,这与长期颈项部慢性劳损密不可分,病变节点同样以"筋肉、经穴、骨节"为核心,基于此病理机制,以逆病机所治原则,在"筋-经-骨"三位一体观理论的指导下,应用调筋正脊法介导干预颈型颈椎病的急性发作阶段,临床疗效满意。该文主要从"筋-经-骨"三位一体观论述颈型颈椎病的发病,调筋正脊法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以对临床上颈型颈椎病急性期的治疗提供思路。
- 权祯张晓刚秦大平秦大平宋敏于海洋宋敏
-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
- 身痛逐瘀汤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残余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21年
-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持续进展,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呈逐年递增趋势。有研究表明,我国骨质疏松患者的人数已达8800万[1]。目前世界范围治疗胸腰椎OVCF的微创手术主要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两种[2]。
- 于继凯秦大平蒋宜伟蒋宜伟
- 关键词:椎体压缩骨折身痛逐瘀汤学术性
- 从先后天之本探讨肌少-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防治策略被引量:1
- 2024年
- 肌少-骨质疏松症(OS)是一种以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症并存的肌骨共退综合性疾病,其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剧,OS的发病率增高,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但目前针对肌肉和骨骼共同作用靶点的临床药物还尚缺乏。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主骨,脾主四肢肌肉,从先后天之本对骨骼和肌肉共同进行中医药论治,或可为防治OS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李磊秦大平郑礼高国栋张晓刚宋敏宋敏徐斌王志鹏权祯
- 关键词:先天之本后天之本骨质疏松症
- 弹性内固定材料在下胫腓联合损伤中的研究应用
- 节损伤常常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的损伤,在骨伤科临床对于下胫腓联合韧带的损伤后处理措施是否恰当是保证踝关节功能最大恢复的重要因素,也是预防创伤性踝关节炎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及对踝部损伤诊治方法...
- 秦大平张晓刚宋敏曹林忠蒋宜伟宋贵杰
-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