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佳

作品数:48 被引量:61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2篇地震
  • 9篇GPS
  • 8篇断层
  • 8篇震前
  • 6篇地震危险
  • 6篇地震危险性
  • 6篇强震
  • 6篇发震
  • 5篇前兆
  • 5篇青藏高原
  • 5篇发震构造
  • 5篇M
  • 4篇地壳
  • 4篇地震活动
  • 4篇地震前
  • 4篇地震前兆
  • 4篇应力触发
  • 4篇破裂带
  • 4篇青藏
  • 4篇响应比

机构

  • 39篇中国地震台网...
  • 31篇中国地震局
  • 2篇防灾科技学院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四川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青海省地震局
  • 1篇上海市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重庆一三六地...

作者

  • 48篇程佳
  • 20篇刘杰
  • 13篇徐锡伟
  • 11篇余怀忠
  • 8篇甘卫军
  • 7篇杨文
  • 7篇姚琪
  • 6篇李纲
  • 5篇陈桂华
  • 5篇张小涛
  • 5篇于贵华
  • 5篇张永仙
  • 3篇陈为涛
  • 3篇马未宇
  • 2篇周龙泉
  • 2篇王中平
  • 2篇刘代芹
  • 2篇谭锡斌
  • 2篇万永革
  • 2篇吴熙彦

传媒

  • 6篇地震地质
  • 6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地震学报
  • 2篇西北地震学报
  • 2篇中国地震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震灾防御技术
  • 2篇2015中国...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地震监测...
  • 1篇2014年中...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0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
在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碰撞作用下,我国大陆是全球板内地震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形成了包括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震带、天山地震带、山西地震带、华北地震带等多次发生8级强震的地震活动区带。这些地震带频繁活动,在历史上发生了诸如1...
程佳
关键词:地震目录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块体运动模型与地震活动主体地区讨论:鲁甸和景谷地震的启示被引量:52
2014年
利用现有的活动断层资料和GPS监测数据等,按照活动块体的基本定义,假定块体的运动近似于刚性块体模型,对青藏高原的活动块体进行了一、二级划分,给出了具有运动学属性的块体运动学模型,通过对10多年来青藏高原系列地震,包括2014年鲁甸和景谷地震与块体运动之间关系的分析,讨论了未来地表破裂型地震活动的主体地区,指出巴颜喀拉和羌塘等块体的主控边界断裂是青藏高原最新1期地震活动的2个主体地区,鲜水河断裂东南段、安宁河断裂、大凉山断裂、小江断裂南段和红河断裂中南段,以及东昆仑断裂玛沁—玛曲段是最新活跃期内可能再次发生7级左右地表破裂型地震的地点;对地表破裂型地震的异常监测应关注块体边界不同构造部位的应变状态差异及其相关物理量的变化特征。
徐锡伟程佳许冲李西于贵华陈桂华谭锡斌吴熙彦
关键词:活动块体青藏高原
多方法联合分析未来地震发生趋势被引量:7
2012年
综合多种前兆方法分析地震活动规律,研究目标地区未来地震发生的趋势。首先采用图像信息法(PI)进行扫描,从长期尺度上找出研究区域内地震活动异常的地区,并结合相关的活动断裂分布及区域地震活动确定未来地震的发震危险区;然后采用加卸载响应比(LURR)、态矢量(SV)、矩张量加速释放(AMR)等中短期前兆方法分析这些区域的地震发生可能,并对地震发生的相关信息做进一步估算;在空间上实现向地震危险区域的逐渐逼近,时间上实现从长期预测到中短期预测的自然过渡。作为回顾性震例研究,我们对近3年来发生在中国西部的强震(ML>6.5)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算法而言,将不同前兆方法适当组合结合能够更为明确地为未来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信息和约束。
余怀忠程佳张小涛刘杰李纲张永仙
关键词:地震趋势图像信息加卸载响应比地震前兆
新疆于田两次7.3级地震之后南北地震带Benioff应变比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中国地震台网的地震目录,分别计算新疆于田2008年3月21日7.3级、2014年2月12日7.3级地震前后30天南北地震带Benioff应变比。结果表明,2008年7.3级地震后1年内,后续5级以上地震均发生在Benioff应变比高值区域附近或者高、低值交界区域,强震活动与Benioff应变比的高值区域存在明显对应关系。这反映了相应区域应力水平可能较高,于田地震的发生导致这些应力高值区容易释放小地震,研究结果对该区域后续强震的发生有一定指示意义。
杨文周龙泉刘杰程佳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南北地震带
青藏高原班公—怒江缝合带现今运动状况的GPS观测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利用青藏高原改则地区一条跨越班公—怒江缝合带的10站GPS剖面在2007—2009年的3期流动观测资料,采用自洽的统一参考框架方法分析研究了改则地区的现今地壳差异运动,得出该区域现今地壳应变率以南北向挤压为主,量值达(104.0±28.6)×10-9/a,同时兼有东西向拉张,量值约为(25.4±17.7)×10-9/a。利用半无限弹性空间的断裂位错模型和GPS速度矢量的约束,反演获得班公-怒江缝合带在该地区(即改则—洞错断裂)的现今运动以右旋走滑为主,走滑速率约为(7.4±0.8)mm/a。
肖根如甘卫军陈为涛程佳
关键词:GPS地壳变形
2012年苏门答腊Mw8.6地震成因及与周边大震关系被引量:3
2014年
巽他海沟西侧地壳北向运动的差异性是2012年苏门答腊地震发生的动力学成因.库仑应力计算表明,2004年和2005年苏门答腊2次特大逆冲型地震对本次地震具有显著的触发作用.有记录以来至2011年,本次地震的发震断裂带没有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震源区附近存在5级地震空区,2004年大震后该空区被打破.震前6年、4.5年和3个月发生了3组前震活动,其中最显著的是震前3个月发生的7.2级直接前震.
薛艳程佳刘杰杨文
关键词:地震应力触发地震空区前震地球动力学
多方法联合分析地震发生前兆
通常在地震发生之前,区域地震活动会发生一定的变化。PI方法从平静和活跃两个方面分析地震活动相对于长期背景场的变化,这与强震发生前区域地震活动性相一致,因而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地震发生位置及区域范围。但是这一方法也存在明显的不...
余怀忠程佳张小涛刘杰李纲张永仙王中平
关键词:地震前兆
文献传递
1997年以来巴颜喀拉块体周缘强震之间的黏弹性触发研究被引量:42
2011年
本文利用考虑黏弹性地壳结构和精确震源参数的震后形变模型,计算了玛尼、昆仑山口西、汶川地震所形成的同震和震后形变场的变化过程与特征,结果显示玛尼地震的震后形变场有利于昆仑山口西地震的能量积累,玛尼地震与昆仑山口西地震的震后形变场对汶川地震的作用不明显,而这三次地震总的震后形变场在玉树断裂带附近形成了一个明显带有左旋性质的形变,有助于玉树地震的发生.将计算出的应力值投影到断层的滑动方向上,得到了这些地震震前的库仑应力变化过程,结果显示玛尼地震对昆仑山口西地震的库仑应力值呈现一个从负转正的过程;玛尼地震和昆仑山口西地震对汶川地震的库仑应力改变量较小;这三次强震对玉树地震的库仑应力作用为0.012 MPa左右,大于地震触发的阈值0.01 MPa.最后利用断层应力积累与滑动速率的关系,计算出断层应力的年积累量,得到这些地震之间的影响值相对于年积累量的大小,结果表明仅昆仑山口西地震对玉树地震的影响在1年左右,其他地震之间的影响都很微小.由此我们认为即便是考虑地壳的黏弹性应力作用,对于较远的断层来说影响也较弱,自身的能量积累是短时间内地块边界带上较远距离强震连发的决定性因素.
程佳刘杰甘卫军余怀忠
关键词:玛尼地震昆仑山口西地震玉树地震应力触发
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前背景形变场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文中以东昆仑断裂带周围分布的27个GPS站点的地壳运动速率矢量为约束,利用半无限弹性空间三维断裂位错模型,反演了东昆仑断裂、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玛尼-玉树断裂和玛尔盖茶卡断裂带在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之前的运动速率,并认为这些断裂带以反演出的运动速率错动所形成的形变场可以作为震前的背景地壳形变场。基于这一具有构造意义的背景速度场资料,计算了区域地壳应变率场和地震矩累积率场。结果表明,昆仑山口西地震前,东昆仑断裂的东西大滩段和玛尼-玉树断裂西段为该区域2个最显著的地震矩累积率高值区,其中东昆仑断裂的东西大滩段高值区为后来的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的发震段。
程佳甘卫军王泽河陈为涛肖根如
关键词:东昆仑断裂GPS观测
基于GPS资料约束反演川滇地区主要断裂现今活动速率被引量:202
2008年
以GPS数据给出的川滇地区(96°~108°E,21°~35°N)速度场为约束,依据研究区已知断裂分布情况建立连接断层元模型,用最小二乘方法反演了该地区主要活动断层的现今错动速率.结果显示,印藏碰撞引起的北北东向推挤和高原隆升引起的重力势能作用造成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挤出.遇到来自稳定华南块体的阻挡后,高原东南部物质相对稳定欧亚板块转向南东方向继而向南运动,使得川滇地区围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作顺时针转动,造成川滇地块东侧断裂作左旋走滑活动,而其西侧断裂以右旋走滑活动为主.其中甘孜.玉树、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大凉山、小江断裂及其向南西方向延伸的部分和打洛.景洪、湄沾断裂构成青藏高原东南部东向挤出的东北边界和东边界,左旋速率分别为0.3~14.7,8.9~17.1,(5.1±2.5),(2.8±2-3),(7.1±2.1),(9.4±1-2),(10.1±2.0),(7.3±2.6)和(4.9±3.0)mm/a.青藏高原东南部东向挤出的西南边界似乎不是由单一断裂带构成,而是在较宽范围内形成的一条右旋剪切带.位于红河断裂北东侧的南华-楚雄-建水断裂和西南侧的无量山断裂带、龙陵.澜沧断裂活动性较强,分别具有(4.2±1.3),(4.3±1.1)和(8.5±1.7)mm/a的右旋走滑活动.但金沙江断裂目前基本不活动,红河断裂的活动性不强.龙门山一带没有发现明显的地壳活动,而其西北方向的活动带(龙日坝断裂)约有(5.1±1.2)mm/a的右旋走滑分量.川滇菱形块体内部的一些断裂表现出较强的活动性,其中理塘断裂左旋走滑速率为(4.4±1.3)mm/a,拉张速率(2.7±1.1)mm/a;玉农希断裂及其周边地区右旋剪切形变速率为(2.7±2.3)mm/a,地壳缩短速率(6.7±2.3)mm/a.丽江-小金河断裂中段活动性强
王阎昭王恩宁沈正康王敏甘卫军乔学军孟国杰李铁明陶玮杨永林程佳李鹏
关键词:GPS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