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俊梅
- 作品数:22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沥青基短切碳纤维氧化改性及其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被引量:3
- 2015年
- 研究了沥青基短切碳纤维(PCF)表面高温氧化改性时间及PCF用量对天然橡胶(NR)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高温氧化处理时间的延长,PCF表面出现较明显的凹坑,粗糙度增加,与NR的界面黏结明显改善。添加5份高温氧化处理的PCF时能大幅提高PCF/NR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100%定伸应力;随着改性PCF(高温处理320 min)用量的增加,PCF/NR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在PCF用量为5份时出现最大值,撕裂强度在10份时出现最大值,100%定伸应力基本未变,邵尔A硬度略有增大,热导率基本呈线性增加,储能模量明显增大,损耗因子峰值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略向低温方向移动。
- 张硕程俊梅赵树高
- 关键词:天然橡胶力学性能热导率动态力学性能
- 动态热力学分析法评估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界面粘合效果被引量:11
- 2006年
- 采用动态热力学分析法评估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SFRC)界面层的粘合效果。其基本原理为:使用动态热力学分析仪测定SFRC的损耗因子(tanδ),依据公式计算出表征材料界面粘合强度的参数α。试验结果表明,α值越大,材料的界面粘合效果越好,SFRC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耐磨性能也越好,但拉断伸长率减小。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数据精确和周期短等优点。
- 程俊梅于广水赵树高张萍
- 氟醚橡胶的耐热性能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研究200℃下老化时间对氟醚橡胶耐热老化性能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氟醚橡胶老化22d后仍保持优异的物理性能;氟醚橡胶的玻璃化温度、-50℃以上的储能模量不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损耗因子峰值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呈小幅增大趋势;氟醚橡胶适合用于-50℃以上环境下使用的密封材料。
- 裴涛程俊梅张昱旻赵树高
- 关键词:氟醚橡胶耐热老化性能
- 一种聚合物基碳纳米管分散助剂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 一种聚合物基碳纳米管分散助剂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该聚合物基碳纳米管分散助剂是一种芘功能化的非晶聚苯乙烯均聚物,结构式为聚苯乙烯主链一端由0.9~1.05个芘单元封端的聚合物。其数均分子量介于5,000~30,000,分子...
- 闫业海崔健王新程俊梅于永良
- 文献传递
- 溶聚丁苯橡胶/炭黑/短纤维多相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被引量:5
- 2005年
- 研究了短纤维用量和黏合水平、测试温度及频率对溶聚丁苯橡胶(SSBR)/炭黑/短纤维复合材料(SFRC)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FRC的储能模量(E')随短纤维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填充预处理短纤维的SFRC的E'大于填充同种未处理短纤维的SFRC,损耗因子(tan δ)则是后者大于前者(填充20份尼龙短纤维的SFRC除外).与相同填充量的纯炭黑硫化胶相比,短纤维部分取代炭黑后,硫化胶在大于15℃时的E'增大(填充未处理聚酯短纤维的SFRC除外),tan δ减小;SFRC的E'和tan δ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大,但频率为50~100 Hz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短纤维用量越高,SFRC的E'减小,且E'和tanδ受频率的影响越小.
- 程俊梅于广水史新妍赵树高张萍
- 关键词:溶聚丁苯橡胶炭黑短纤维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
- 热解法制备石墨烯的工艺条件优化被引量:3
- 2013年
- 探讨热解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的工艺条件对石墨烯性能的影响。通过FT-IR、XRD对不同热解时间及不同水洗条件下制备的石墨烯进行了表征,利用四探针测试系统研究了不同石墨烯的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时间的延长,石墨烯的导电性增加,热解时间为40min时制备的石墨烯有很高的导电性,电阻率为0.01Ω.cm;热解时间较短的石墨烯带有一部分极性基团,在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有很好的分散性。水洗条件对热解法制石墨烯性能影响不大,因此可以省略水洗步骤,提高石墨烯制备效率。
- 赵丽刘加强程俊梅胡海青
- 关键词:石墨烯电阻率氧化石墨
- 炭黑在沥青基短切碳纤维补强天然橡胶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研究炭黑及沥青基短切碳纤维表面臭氧改性对碳纤维填充天然橡胶(NR)硫化胶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改性后,碳纤维的涂覆层基本去除且表面粗糙度明显增加;碳纤维/NR复合材料拉伸断面中碳纤维表面光滑且与NR发生明显脱粘,复合材料物理性能较低;填充30份炭黑N330后,碳纤维/NR复合材料物理性能显著提高,炭黑/短纤维/NR复合材料和炭黑/臭氧改性碳纤维/NR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分别达到18.6和26.9 MPa,较碳纤维单独填充时分别提高了431%和627%;碳纤维与炭黑具有类似的微观结构,炭黑在碳纤维补强NR时起到桥梁作用,从而大大增强了两者间的界面强度。
- 程俊梅赵树高
- 关键词:天然橡胶炭黑
- Z125与N234对NR和S-SBR硫化胶增强效果的比较
- 2009年
- 在比表面积相近的情况下,探讨白炭黑(Z125)及碳黑(N234)对天然橡胶(NR)和溶聚丁苯橡胶(S-SBR)硫化胶的抗割口增长能力及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125和N234对NR和S-SBR两种硫化胶的增强效果相差不大;NR硫化胶的抗割口增长能力明显好于S-SBR硫化胶;NR中填充Z125的抗割口增长能力好于N234且随疲劳次数的增加Z125的优势更加明显,而S-SBR中填充N234的抗割口增长能力好于Z125且两者的抗割口增长速率基本不随疲劳次数的增加而改变;Z125使NR和S-SBR硫化胶在0℃和70℃下的tanδ值分别低于N234增强相应硫化胶。
- 程俊梅张萍于广水赵树高
- 关键词:NR动态力学性能
- 沥青基短切碳纤维表面改性及与纳米填料并用对天然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对硝酸(HNO3)改性沥青基短切碳纤维(PCF)及与炭黑(CB)、白炭黑(Silica)协同填充天然橡胶(NR)进行了研究,考察表面改性及并用对PCF表面形貌、石墨化程度和NR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填料与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HNO3改性后,PCF的表面粗糙度和O/C比显著增加,而石墨化程度有所降低。PCF单独填充NR时不具有增强作用,而与CB或Silica协同填充NR的拉伸强度显著提高,由3MPa分别提高到18.6MPa和23.7MPa;改性后则可达到24.5MPa和24.7MPa。与CB/NR硫化胶相比,PCF-CB/NR硫化胶的拉伸强度略有降低,但改性PCF-CB/NR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则提高了25.6%;与Silica/NR硫化胶相比,添加改性前后的碳纤维均使PCF-CB/NR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小幅降低。结合不同增强体系的拉伸强度、50%定伸应力和断面形貌SEM照片可以推断出,PCF单独填充NR时,改性前后均与基体的界面粘合较差;对PCF-CB增强体系来说,界面相互作用的提高主要以吸附理论为主,改性后则以机械互锁和吸附理论共同作用为主;对PCF-Silica增强体系,改性前后均以氢键作用为主。
- 程俊梅赵树高
- 关键词:碳纤维表面改性炭黑白炭黑天然橡胶
- 溶聚丁苯橡胶/炭黑/短纤维复合材料的取向结构与力学性能被引量:14
- 2005年
- 研究了溶聚丁苯橡胶(SSBR)/炭黑/短纤维复合材料(SFRC)的力学性能和短纤维在橡胶中的取向度及其黏合效果,分析了短纤维的黏合作用对复合材料应力应变形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短纤维的加入显著提高了SFRC的撕裂强度、10%定伸应力及邵尔A型硬度;短纤维用量小于30份时,2种预处理短纤维的取向度呈增长趋势,且尼龙短纤维的取向度明显高于聚酯短纤维;SFRC在平行方向上有不同程度的屈服现象,且添加聚酯短纤维的SFRC屈服应变及应力值小于添加尼龙短纤维的SFRC,SFRC在垂直方向没有应力屈服现象;预处理短纤维与橡胶的黏合效果优于未处理短纤维。
- 程俊梅于广水赵树高张萍
- 关键词:溶聚丁苯橡胶炭黑短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黏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