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敏
- 作品数:121 被引量:57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教师领办社工机构之“做什么”被引量:1
- 2018年
- 赵立新:教师领办机构有效连通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智力资源与社会工作实务资源,在推动社会工作实务人才队伍建设,发现社会工作服务发展需求,发掘社会工作发展社会资本,倡导社会工作政策,普及社会工作知识,增进社会工作行业交流,营造社会工作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等领域均发挥了积极显著作用。与此同时,这些机构在夯实高校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平台,提升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提升高校毕业生专业技能方面也发挥了支撑作用。
- 李芳易松国童敏赵立新
-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务领办教师社工社会工作专业
- 系统推进精神健康社会工作 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被引量:2
- 2022年
- 心理健康的层次和类型党的二十大在“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中明确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们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并专门提到“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作为健康重要组成部分的心理健康也因此受到社会的关注。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务除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增进民生福祉”部分明确提及外,还涉及报告中“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部分的内容。
- 童敏
- 关键词:精神卫生民生福祉心理健康
- 基层治理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的理论审视被引量:3
- 2023年
- 中国社会工作通过10多年的职业化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以基层治理服务为主导的专业实践路径。为此,有必要就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历程进行回顾,从中梳理出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基本逻辑及其依据的自主知识。通过回顾近15年来中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历程发现,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在国家的强力推动下,从民政为主的人群帮扶服务的实践路径向国家为主的基层治理服务的实践路径转向。这种基层治理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采取的是一种场景化服务的实践逻辑,即在相对开放的社区现实生活场景中帮助人们解决社区生活中的问题,增强人们融入和改善社区现实生活场景的能力。它以普通人群为对象、以“自助”能力提升为主线、以“人—场景”为观察框架、以行动理性提升为目标,具有自身独特的自主知识。这种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知识完全不同于西方专业社会工作所推崇的以“人—环境”为观察框架抽离现实生活场景的对象化服务的知识逻辑。
- 童敏杜经国
- 关键词: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
- 社会工作的自助和同伴支持理念的产生和演变——西方精神健康服务模式的发展轨迹被引量:12
- 2009年
- 西方传统的精神健康服务方式采取的是生物化学模式,关注精神疾病患者病症的诊断和消除,把精神疾病患者视为需要帮助的服务对象。随着20世纪60、70年代服务使用者运用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工作的自助和同伴支持的重要理念逐渐在精神健康服务中获得普遍的认可,让人们看到精神疾病患者自身所拥有的能力,不再仅仅关注精神疾病患者的病症,而是把精神疾病患者视为具有各种发展要求的人。到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精神健康服务方式逐渐采取复原模式,把自助和同伴支持确定为帮助服务使用者寻回有意义生活的重要元素。西方精神健康服务方式转变的基础,是对精神疾病患者看法的根本改变,把自助和同伴支持确立为服务的核心理念。
- 童敏
- 关键词:自助
- 空间思维的实践转向: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化何以可能被引量:5
- 2020年
- 经历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已经进入专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特别是在近几年兴起的跨部门联合推进的影响下,如何提供有效的专业服务不仅成为社会工作者关注的核心议题,而且也成为服务利益相关方共同关注的社会焦点。当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往往采取的是问题视角和优势视角,由于这两种常见的实践逻辑都采用了关注"是什么"这种抽离日常生活的外部观察的线性思维方式,致使专业服务需要结合场景的实践要求。场景实践要求人们融入到具体的场景中,关注"怎么应对"和应对行动的反思,以此拓展人们在具体场景中的实践空间。显然,这种空间思维的实践依据是人们的实践理性,目的是增强人们在具体场景实践中的行动空间。它不仅是西方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发展的要求,同时更是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诉求,与中国本土专业服务的现实处境和文化精神资源高度契合。
- 童敏
- 关键词:本土社会工作空间思维
- 项目服务的专业逻辑: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本土路径被引量:7
- 2016年
- 在政府的大力推进下,我国社会工作进入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服务专业化的不足已成为限制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现行三大专业方法并用的专业化推行方式进行逻辑分析,以及对与本土专业化发展的内在矛盾的揭示得出: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需要遵循项目服务专业化推进的逻辑,即以服务对象的自然生活场景为出发点,注重专业人士之间以及专业人士与非正式支持网络之间的团队工作方式,关注服务对象的能力和资源的挖掘,倡导一种预防为主的综合服务。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处在专业化发展的初期,与高度专业化发展的西方社会工作不同,需要学会处理与服务对象、服务合作者、服务出资者以及服务管理者的关系,保持项目服务具有针对性、转接性、整体性和累加性。只有这样,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才能从"非专业"的处境中走出来,迈向专业的发展道路。
- 童敏
-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化社会工作本土化
- 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基本处境及其督导者的基本角色被引量:51
- 2006年
- 虽然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但其专业实践的基本处境与西方明显不同,即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缺乏、服务对象的专业服务要求不明确、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身份欠缺以及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稳定性不足,这些因素影响了在目前中国本土处境下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一种专业服务关系,由此也导致了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督导者需要承担与西方督导者不同的基本角色: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设计者、专业服务需要的转化者、日常专业服务的指导者和专业服务的培训者。
- 童敏
- 关键词:督导
- 个人和家庭的超越:精神病人社区康复辅导模式探索
- 在社区环境中开展精神病人的心理辅导和治疗工作,辅导者首先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工作环境的变化,而是在辅导室里发展起来的辅导模式的限制。辅导者需要突破在辅导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把多元化、多中心、相互影响的社区沟通交流方式纳入到辅...
- 童敏
- 关键词:多中心社会建构主义
- 文献传递
- 解决式问题导向思维:中国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审视被引量:4
- 2021年
-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正式迎来我国社会工作深度职业化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这一新时期的主题。中国社会工作亟须回归社会工作的本质诉求,厘清专业的独特性,探索一条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可持续的专业发展道路。通过对助人服务这一社会工作核心诉求的深入分析发现,以问题和解决为核心内涵的问题导向思维是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它具有以问题为主线的修补式和以解决为主线的解决式两种方式。由于中国社会工作的主要专业发展空间在社区生活中,并且承担着创新基层治理和保障基本民生的历史责任。因此,需要选择在社区生活中推动环境一起改变的解决式问题导向思维,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社会工作发展道路;一旦选择西方的修补式问题导向思维,就会陷入行政化和形式化的专业发展困境中。
- 童敏周晓彤
- 关键词:社会工作
- 双向视角:"人在情境中"实践逻辑的新解释被引量:1
- 2023年
- 在社区日趋多元化的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多样、复杂,人们在社区现实生活中遭遇的问题常常与多方相关联.这样,人们要解决面临的现实困难,通常需要与周围他人共同努力,或者借助周围他人的支持,才能够找到有效的问题解决方式.因此,"问题解决+社会支持"几乎成了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一种发展趋势.对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开展专业实践的社会工作者来说,情况更是如此.在社区中,任何困难人群的帮扶都离不开邻里亲朋的非正式支持和社区以及相关部门的正式支持.不过,人们在运用社会支持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察视角,即单向视角和双向视角.
- 童敏
- 关键词:实践逻辑非正式支持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工作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