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显像
  • 12篇PET/C
  • 12篇PET/CT
  • 6篇肿瘤
  • 6篇发射型计算机
  • 4篇断层显像
  • 4篇正电子
  • 4篇正电子发射
  • 4篇正电子发射断...
  • 4篇正电子发射断...
  • 4篇体层摄影
  • 4篇体层摄影术
  • 4篇脱氧
  • 4篇脱氧葡萄糖
  • 4篇PET/CT...
  • 3篇正电子发射断...
  • 3篇显像术
  • 3篇恶性
  • 3篇^18F
  • 3篇病变

机构

  • 7篇苏州大学
  • 7篇苏州大学附属...
  • 6篇江南大学附属...
  • 2篇江苏省原子医...
  • 2篇无锡市第四人...
  • 2篇美国国立卫生...
  • 1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上海市普陀区...
  • 1篇无锡市第二人...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 1篇江南大学附属...

作者

  • 22篇米宝明
  • 14篇郁春景
  • 12篇尤徐阳
  • 11篇万卫星
  • 10篇杜晓庆
  • 10篇徐巧玲
  • 6篇吴娜静
  • 5篇陈峰
  • 5篇章斌
  • 4篇徐峰坡
  • 4篇张玮
  • 4篇潘律德
  • 4篇吴翼伟
  • 3篇刘航
  • 3篇王栋梁
  • 3篇苏成海
  • 3篇谈佳卿
  • 3篇桑士标
  • 3篇姜继伟
  • 3篇赵震华

传媒

  • 10篇中华核医学与...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整合素αvβ3分子探针18^F-Alfatide在肺癌患者中的生物学分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18^F-氟化铝螯合的聚乙二醇环RGD二肽(Alfatide)在肺癌患者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及肿瘤组织对18^F-Alfatide的摄取。方法选取15例疑拟肺癌患者,其中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56+9)岁,按体质量静脉注射18^F-Alfatide3.7MBq/kg,静卧60min后行体部及头部PET/CT扫描,扫描范围从颅顶至股骨上端,勾画ROI并计算SUVmax和SUVmean。对肿瘤石蜡标本切片后进行整合素仅。αvβ3免疫染色分析。采用S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18^F-Alfatide摄取和αvβ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5例患者中腺癌7例,鳞状细胞癌7例,小细胞肺癌1例。体内生物学分布结果显示,18^F-Alfatide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血液清除快,肌肉及血液本底低,肝、脾及肾脏放射性摄取较高,肺部肿瘤组织具有较高的放射性摄取,肿瘤组织的SUVmax与SUVmean。分别为4.27±1.32与2.75±0.77,T/NT为15.19±9.33;肿瘤组织18^F-Alfatide摄取水平随αvβ3,表达水平的升高而增加(rs=0.765,P〈0.05)。结论18^F-Alfatide具有较好的体内生物学分布特性,相应的PET显像可以反映肿瘤组织的αvβ3,表达水平。
郁春景米宝明翁鸢潘栋辉徐宇平陈飞陈小元杨敏万卫星
关键词:肽类氟放射性同位素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PET/CT在探测脾继发性恶性病变中的应用
张玮姜继伟王栋梁赵震华刘航米宝明吴翼伟潘律德苏成海桑士标章斌徐峰坡谈佳卿
PET/CT在检测白血病多器官浸润中的初步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 探讨^18F-FDGPET/CT在白血病多器官浸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影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临床确诊的白血病患者的全身^18F-FDGPET/CT显像,包括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结果8例病例中,骨骼及骨髓系统受累6例,脾脏受累4例,肝脏受累3例,淋巴结受累3例。结论PET/CT全身代谢与形态一次同时成像,可灵敏而全面地发现白血病全身多器官浸润病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米宝明张玮吴翼伟潘律德苏成海桑士标章斌徐峰坡谈佳卿姜继伟王栋梁赵震华刘航
关键词:白血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SPECT/CT骨显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间58例下腰背部疼痛患者(男28例,女30例;平均年龄61.3岁)SPECT骨扫描平面采集及腰椎SPECT/CT融合显像资料,综合SPECT/CT和随访CT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分别计算SPECT显像、CT和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腰椎峡部裂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不同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58例患者中,28例患者诊断为腰椎峡部裂。SPECT显像、CT及SPECT/CT融合显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53.6%(15/28)、78.6%(22/28)和100%(28/28),诊断准确性分别为48.3%(28/58)、89.7%(52/58)和93.1%(54/58);SPECT/CT融合显像的诊断准确性高于SPECT显像(χ2=28.13,P〈0.05)。结论SPECT/CT骨显像对腰椎峡部裂早期诊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华茜米宝明章斌唐平赵艳军倪建明
关键词:脊椎滑脱腰椎发射型计算机MDP
正常乳腺与乳腺癌病灶的^18F-阿法肽PET/CT显像特征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18F-阿法肽(Alfatide Ⅱ) PET/CT显像的特点。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间22例怀疑乳腺恶性结节或肿块的女性患者,年龄(52±10)岁,均于穿刺活组织检查和术前行^18F-Alfatide Ⅱ PET/CT显像,视觉分析正常乳腺的显像特点,并对比患者正常乳腺与子宫(按有/无绝经分组)及乳腺癌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的差异。根据病灶的放射性摄取分布形态特点将病灶进行分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判定其分子亚型,分析不同分型和分子亚型病灶的SUVmax。采用两样本t检验和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处理数据。结果22例患者有23个癌变乳腺(1例双侧乳腺癌病灶,1例一侧乳腺切除);20个正常乳腺和21个正常子宫(1例因子宫肌瘤切除),随访1年以上均未发现恶性病变。^18F-Alfatide Ⅱ PET/CT显像示11个正常乳腺可见腺体边缘部结缔组织区条索状放射性摄取轻度增高,SUVmax高于中心区腺体组织(1.81±0.67与0.79±0.37;t=6.771,P<0.001);此11例中,除1例子宫切除外,余10例均伴子宫弥漫性放射性摄取增高。19例患者正常乳腺结缔组织SUVmax (1.31±0.80)和子宫SUVmax(3.80±1.79)呈正相关(r=0.785,P<0.05)。将22例患者分为未绝经组和绝经组,2组正常乳腺结缔组织SUVmax(1.81±0.67与0.72±0.39)及子宫SUVmax(5.11±1.06与2.04±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4.42和8.66,均P<0.01)。23个乳腺癌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摄取增高,SUVmax为6.93±3.97,明显高于正常乳腺乳头区、结缔组织区及腺体区的SUVmax(t值:6.784~7.559,均P<0.05)。根据放射性摄取分布形态分为肿块型5个、结节型3个、弥漫型4个、多灶/多中心型11个,以多灶/多中心型灶SUVmax最高(F=3.55,P<0.05)。4个分子分型中基底样型乳腺癌病灶SUVmax较低(2.49±1.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水平高的病灶SUVmax高。结论^18F-Alfatide Ⅱ PET/CT显像示正�
米宝明孟东吕庆杜晓庆陈礼平张雨潘栋辉徐宇平杨敏陈小元郁春景
关键词: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氟放射性同位素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18F—FDGPET和CT判断肺结核病灶活动性的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评价18F-FDGPET和CT两种影像学方法对肺结核病灶活动性判断的差异。方法对18F-FDGPET.CT显像中发现的31例肺结核病例,分别用CT图像和PET图像对肺结核病灶是否活动进行判断,然后对两种影像学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判断结果一致者26例,不一致者5例。6例CT诊断为非活动性肺结核者(愈合病灶),PET均判断为非活动性病灶;16例CT示病灶大部分钙化、伴有少许索条影(陈旧性病灶)并诊断为非活动性肺结核者中,5例PET判断为活动性病灶,其中3例病灶为结节的未钙化部分放射性轻度浓聚,2例为索条影伴有放射性轻度浓聚;9例CT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者,PET均判断为活动性病灶。结论18F-FDGPET在判断愈合后的结核病灶和完全处于活动期的结核病灶时,与CT判断结果一致,但在对陈旧性结核病灶是否存在残余活动性病灶的判断上优于CT。
米宝明万卫星郁春景尤徐阳徐巧玲陈峰杜晓庆
关键词:氟脱氧葡萄糖F18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18)F-FDG PET/CT显像中肺外病变对肺癌的辅助定性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与目的 ^(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对肺癌和部分肺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仍有一定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PET/CT显像中肺外病变对肺癌的辅助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行PET/CT检查的疑诊肺癌病例。初始诊断仅根据肺内病变的PET表现、平均标准摄取值(mean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ean)和CT征象,然后根据肺外病变情况对肺内病变的诊断进行修正,比较修正前后诊断结果有无差异。结果 PET/CT发现81例同时伴有肺外病变,肺外转移性病变使13例可疑恶性修正为肯定恶性,1例良性修正为肯定恶性;肺外非转移性病变使2例可疑恶性修正为肯定恶性,1例可疑恶性修正为良性。除2例全身结核被错误修正为恶性外,其它15例经病理证实均为正确修正。修正前后PET/CT的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修正诊断率为13.5%(17/126),修正诊断正确率为88.2%(15/17)。结论肺外病变的发现对肺癌的术前定性有着较好的实用价值,提高了诊断效能,但仍然要注意与全身多发结核等炎性病变鉴别。
米宝明万卫星郁春景尤徐阳蒋峰游庆军
关键词:肺肿瘤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
^(18)F-FDG PET/CT在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8例(男17例,女31例)于本院行^(18)F-FDG PET/CT显像的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结节均得到病理证实。利用ROC曲线选取PET/CT半定量指标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最佳诊断界值。根据病灶的视觉分级、摄取形态、SUVmax值、CT衰减程度、钙化、突出于甲状腺边界外及病灶边缘是否清晰等七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比较这种综合评分方法与单纯利用SUVmax值判断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并比较良恶性两组间SUVmax值是否具有差异。最后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七项指标与良恶性结节的相关性。结果 1SUVmax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最佳界值为4.71,此时^(18)F-FDG诊断甲状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80.6%,特异度为75%;2将SUVmax与病理结果对照,发现恶性组SUVmax较良性组明显增高,但恶性组与良性组有重叠;3结合七项指标综合判断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较单独利用SUVmax判断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P=0.09);4七项评价指标中SUVmax及CT衰减程度与良恶性相关,对良恶性诊断具有一定价值。结论 1SUVmax最佳诊断界值为4.71;2良恶性两组间SUVmax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联合PET及CT多项指标综合诊断不能提高诊断效能;4SUVmax大小及CT中表现为低密度与恶性结节相关,CT中表现为极低密度与良性结节相关,对于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杜晓庆尤徐阳郁春景陈峰米宝明徐巧玲吴娜静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SUVMAXCTPET/CT
肾盏憩室误诊肾恶性肿瘤^18F-FDG PET/CT显像一例
2013年
患者男,44岁,因体格检查行PET/CT显像。患者静脉注射^18F—FDG 370MBq,60min后嘱排空小便行PET/CT检查(德国Siemells Biograph TruePoint 64 PET/CT仪)。PET/CT显像示左肾f:极见一局灶性FDG异常浓聚灶(图1),大小约为2.27Cm×1.54cm,SUV为16.65,病灶内可见点状钙化,肾恶性病变不排除。实验室检查(括号中为相应指标的正常参考值):CEA为3.21(0—3.4)彬L,AFP为3.92(0~7)肛g/L,CA19—9为12.35(0~27)kU/L,CA72-4为4.52(0~6.9)kU/L,细胞角蛋一片段为0.62(0.1~3.3)峭儿,肝肾功能、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增强CT示动脉期左肾上极见一大小约2.27cm×1.54cm稍低密度灶,形态规则,边缘光整,病灶轻度强化,门脉晚期左肾上极病灶下部见造影剂充填,呈分层现象,密度与肾盏及肾盂内造影剂密度相仿(图2);随时间延迟,左肾上极病灶CT值也较门脉晚期增高,诊断为肾盏憩室。
郁春景尤徐阳米宝明徐巧玲陈峰杜晓庆万卫星
关键词:PETCT显像肾恶性肿瘤肾盏憩室PETCT显像误诊低密度灶
^(18)F-FDG PET/CT显像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PET/CT显像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收集了40例肺癌患者及20例非肺癌患者,分别在注药后1 h和2 h行PET/CT显像,分别用PET显像、PET双时相显像、CT成像对SPN的良恶性进行诊断,并计算其诊断符合率;进而用PET/CT显像及PET/CT双时相显像对SPN的良恶性进行诊断,并计算其诊断符合率;并分别对诊断符合率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ET显像、PET双时相显像、CT成像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4%、79%、75%,三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CT显像、PET/CT双时相显像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91%,两者之间无差异;PET/CT显像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PET显像及CT成像,且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时相显像对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有限;与单纯PET显像、CT成像相比,常规PET/CT显像就能满足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韩招娣尤徐阳郁春景米宝明吴娜静陈峰杜晓庆万卫星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延迟显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